理性看待螺纹钢反转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螺纹钢,铁矿石,投资
  • 发布时间:2012-10-30 10:53

  螺纹钢自从9月触底反弹后,进入窄幅箱体震荡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这时间把人熬得真是够呛。从持仓量上分析,螺纹钢主力合约在10月17日前后由1301合约转至1305合约,目前多空双方都很谨慎,暂时形成了均势。

  在上上周,我们好不容易看到全球铁矿石供应出现偏紧迹象的报道,铁矿石指数和BDI指数(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疑似的V形反转也才有了雏形,而上周国内很多钢厂停止检修、恢复生产的消息又让人犯了蒙。之前螺纹钢的价格为什么会跌那么多?如果不是因为有产能过剩、大量库存难以消化的差劲基本面,资金哪能推波助澜地把期货价格砸到3200元/吨的惨不忍睹的低位呢?中国经济不会再有几年前两位数增长的局面了,钢铁企业每每好了伤疤就忘了疼,假如钢厂大面积复产,那么投资者又该何去何从呢?真是让人纠结。拿我自己来说,由于上周判断螺纹钢价格会继续上涨,所以开了个小多单,结果不巧陷入了尴尬的震荡局面。尽管开仓量不大,但拿得还是比较担心,毕竟应该再等一等才更好。以现在多空双方僵持、观望,利多因素不强的局面看,螺纹钢的反转,实际上恐怕难以一蹴而就。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一个十分难解的话题--世上究竟有没有理性的投资人?换言之:人们的投资行为都是理性的吗?长期以来,传统经济学和金融学给出的答案都是肯定的,这种理论认为,投资人是按理性来行事的,他会收集、分析尽可能多的信息,然后做出理性的判断,并进行理性的投资行为。

  可在真实的交易中,哪里有那么多的“理性”呢,如果投资人的行为都那么“理性”,怎么还会有人赔钱呢?

  仅从交易层面上讲,通过记录自己的日内操作,操盘手知道他开仓或平仓那一刻出于何种冲动,因为职业操盘手都有一套自己的交易手法或者进场、出场的信号与指标,而绝大多数普通投资人是凭什么下单的,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被套了却不舍得尽早砍仓出来,以至于最后拖成了巨亏?诸如这些问题,实际上没有几个普通投资者认真想过,更别提遵循什么“理性”的思索结果了。

  还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家兼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内曼(Daniel Kahneman),帮我们揭示了普通投资者惯常的投资行为,他是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通过“行为金融学”告诉我们,人类并不具备无限的理性,由于人们的理性受到自己生理与心理能力的限制,从而导致人们在认识与判断上出现系统性的偏差,而且这种系统性的偏差会重复出现。

  比如,交易者有道听途说的习惯,有盲目从众的“羊群效应”,还有在信息采信上的以偏概全,即只听自己想听的、爱听的一面,而忽视和排斥那些与自己意愿不一致的信息等等。

  听卡内曼老先生这么一说,我们倒真的可以释怀了--在投资上,咱们其实都是因为经常不理智而导致不断犯错误的凡人。还有,亏了钱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力争下次别人再犯同样错误的时候咱们自己不犯。

  拿这次对待螺纹钢的表现看,在多空消息和多空双方的力量都比较平衡的时期,尤其要使自己保持冷静,不轻易对某种具有明确指向的消息或感觉有所倾向,而是理性地多想一想,从而做出更客观的判断。(作者为成功航线投资者教育培训机构校长)

  帅龙/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