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与盾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微博,语言,媒体
  • 发布时间:2013-05-17 16:10

  最近看到一条微博,说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却自相矛盾。比如,既有“出淤泥而不染”也有“近墨者黑”;既有“兔子不吃窝边草”也有“近水楼台先得月”;又或“宁可玉碎,不为瓦全”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每句话都经常挂在嘴边,每句话都有道理。

  这么多自相矛盾的话,实属必然。任何事都有两面性,或多面性,况且人和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不同,自然也就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多问题,它们都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比如评价一款车的好坏。

  这是个难题。

  作为媒体,当然要告诉读者,它好不好看、好不好开、乘坐舒适不舒适、省不省油……这些都很容易通过我们的专业编辑在感知后表达出来。可汽车媒体行业也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明明是一款不怎么样的车,但非要把很明显的缺点置之不理,再把最普通不过的“特点”加以放大,得出个“很不错,值得推荐”的结论。迫于广告压力而出来的试车报告,怎能让消费者获得有意义的指导呢?

  媒体要生存,生存靠广告,也要靠读者,这就是矛盾。如何权衡广告利润与读者口碑,是汽车媒体的首要大事。有了广告投入为前提,真要写出“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反倒成了难事。

  无需遮遮掩掩,更无需模棱两可。XXTV的主播和记者每天都在批判苹果手机的售后服务如何这般,到头来,自己用的不还是苹果!真把这些事整天挂在嘴边,反而欲盖弥彰。

  其实,若看开一些,不用这么为难。在信息更新如此快、信息量如此大的今天,消费者甚至会比媒体抢先获得第一手资料,即便不能,也会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得全面的信息,而我们,也就成了辅助指导的角色。所以,我们无须解决矛与盾的问题,用心做到“以专业的视角来告诉你真实的感受”即可,这也是《汽车导报》十几年来一直坚持的。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