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动KTM任何一款车型,屏幕上都会显示: READY TO RACE。这就是KTM一直秉承的品牌精神:释放赛车激情。你准备好了吗?
没有ABS、也没有TCS,更没有普通轿车所拥有的豪华装备,X-BOW GT就是一玩具,一台可以合法上牌开上马路的纯粹驾驶机器。
三个脚踏板挨得很近很近,穿一双稍微宽点的鞋都容易踩到隔壁,非得“瘦身”的赛车鞋或平底鞋才行。启动发动机耗了将近一分钟:在专业技师的帮助下,插入钥匙接通电源,按两下MODE按钮,挡杆到N,踩下离合与制动的同时按下启动按钮,这下才算点着了。
来自奥迪的2.0T发动机,动力输出和奥迪TTS273hp那台相若。不过这次,将近300hp的涡轮增压机器放在了X-BOW GT的后方,由两只后轮承受全部动力,车辆动态表现和前置四驱的奥迪TTS完全两码事,加上没有ABS和TCS的“帮助”,X-BOW GT非常“欺负”驾驶者。

“欺负”只是相对而言,驾驶技术足够的话就不能叫欺负了,相反,X-BOW GT给驾驶高手带来的绝对是享受。挂入一挡,离合踏板没想象中重,轻抬就能掌握。X-BOW GT的踏板不像方程式赛车踏板般“死重”,方程式赛车踏板由纯金属构造,无任何动力辅助,踩踏离合和制动时都需要使劲,还好,X-BOW GT能够轻松应付,踏板设计符合上路在市区拥堵路段时的操作。
动力输出快捷顺畅,密齿比变速箱迅速让发动机去到高转区域,仪表上的三盏小红灯不停闪烁,提示换挡了。高转速时的排气声浪真带劲,高亢的排气声在市区里受人关注,闻其声、观其形,绝对能让路边行人发出“哇”的一声。
闪电般的加速,让X-BOW GT从静止到破百只需4.1秒,这个成绩和超跑几乎持平。虽然只有区区285hp,但轻量化是关键,847kg的重量比那些牛逼哄哄的超跑轻了一半。来到转弯处,我刻意挂入低挡位并加大油门,带有机械限滑差速器的后轮令左右后轮不至于有过大的转速差,显而易见的动力一下子让两后轮空转,车尾随之甩了起来。车尾舞动的幅度依油门的收放而摆动,受控、听话、好玩。我戴着头盔,清楚听见自己叫了起来,好久没驾驶过如此开心的车了。
当然,我们是在封闭宽阔的场地下完成以上动作,平时上路驾驶是不需要佩戴头盔的。不过,将车驶上马路需要很小心应付,哪怕你在红灯起步后的转弯,油门稍微给大了都会出现甩尾,湿滑路面尤甚。就此问题我们特意咨询KTM中国总代理锐益轲(中国),他们表示,车主们必须经过赛道上的专业培训才能上路。

专业驾驶培训非常受用,我们一众编辑每年都接受多个不同汽车品牌的驾驶培训,这一点感受很深。让车主在赛道上尝试最为直观,可了解不同方式操纵下车子的各种行驶状态。什么时候出现极限、什么时候出现推头甩尾,应如何正确应对等,都为了避免日后街头可能出现的险情。
X-BOW GT专为符合上牌上路而设,和赛道版的X-BOW相比,X-BOW GT多了转向灯、前挡风玻璃、喇叭而已,其它机械设定、悬挂结构和赛道版并无分别。换句话说,你手中这台赛车,如今能合法行驶在道路上,热血车迷想想都会兴奋。
KTM来自奥地利,拥有超过50年的丰富赛车经验,其首款公路版赛车X-BOW GT,由Dallara和KTM Technologies共同研发底盘和空气动力装置,有了方程式赛车制造专家Dallara的参与,加上使用碳纤维车架的特殊构造,让X-BOW GT拥有和赛道版赛车几乎相同的迷人性能。随着KTM中国首家展厅在上海新天地开幕,手工组装的X-BOW GT计划每年向中国市场限量生产100辆,各位下手要趁早。
对了,KTM X-BOW的正确读音为:KTM CROSS BOW。
文>谭德凯 摄>KTM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