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最爱 本田S2000改装实例
- 来源:汽车导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本田,S2000,改装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4-14 09:37
提到S2000,过百的升功率以及高转VTEC带来的畅快感受,光是听听就令人为之着迷。但由于国内保有量少之又少,要亲身体验确实比较困难,下面不妨跟同样热爱S2000的我们与S2000来个亲密接触吧。
对于S2000,照片就看得多了,能够近距离接触,说实话还是第一次。暂且抛开其性能不说,外观确实让人心动,就算是看过再多图片,再熟悉,亲眼见到还是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其在国内尚属罕见,让我觉得它的外形丝毫不输给当代热门的敞篷跑车,特别是打开顶篷以后,真是让人一见倾心。
本次介绍的这辆S2000,车主为其换上了J’S Racing宽体包围套件。如果你是本田迷,对J’S Racing这个品牌应该不陌生。J’S Racing1999年在大阪创设,2001年3月正式成立改装会社,主要针对Honda车系研发一系列强调竞技的改装产品,再以参赛经验开发市售版套件。主要产品有发动机周边部品、车身强化、传动系统与外观空力套件。
J’S Racing宽体包围套件包含了前后包围、发动机盖、前叶子板、后外扩轮拱以及碳纤维尾翼,但由于某些原因(下文会提及),发动机盖和碳纤维尾翼并没有装上。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后外扩轮拱,它的固定方式是:在原厂车身外钻洞以铆钉固定,加宽后能容纳更宽尺寸的轮胎。另外,前叶子板轮拱位置的后半段刻意留空,能快速排出通过的气流,降低乱流产生。
车主还选用了由RAYS出品的Volk Racing RE30轮毂,除此以外在外观上没有作出更多夸张的装扮,整体保持干净素雅。
不惜重金,只为纪念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对这台车的来源一定相当感兴趣,或者说也想买一辆,不过这并非一件容易事。车主早年在加拿大留学,刚开始开的是G35,之后一直开奔驰CLK,直到有一次试驾了S2000后,其较CLK轻便的车身,以及灵活的操控深深地吸引了他。就如车主所说,本田的高转表现,虽然不是特别快,但是一直很亢奋,这种车开完以后就会非常爱,一直爱。
除了驾驶表现深得车主心之外, S2000还是车主自己挣钱买的第一辆车,而且最初的改装都是自己“一手一脚”弄的,特别有纪念意义,因此不惜重金将车从加拿大运回国内。回国后第一个问题就是上牌,由于车管所只认原装车的外观,所以下一步这辆S2000就要还原原厂包围了。
为赛道日做足功夫
这辆S2000在加拿大主要满足车主参加赛道日需求,改装自然免不了。发动机方面,车主采用了TODA强化套件,令发动机动力表现更加惊人,从马力机得出来的轮上马力为285hp。作为自然吸气发动机来说,这个表现确实让人赞叹。
进排气作为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必修课程,车主自然不会马虎对待。据了解,车主用过很多套进气,对比过后最终一直用着这套J’S Racing出品的进气,搭配Amuse钛合金排气,保证进排气同样畅顺无阻。
操控方面,有SPOON底盘强化套件加持,保证了S2000在赛道上的良好操控性。车主介绍,S2000底盘采用了X型骨架,本身已相当硬朗,所以在选择强化套件的时候需要多加注意,不然会加剧转向过度的程度,变得更难操控。至于避震,车主选择的是一位朋友厂家T1R的出品,并由厂家亲自调校以适应赛道。此外,Xtreme stage 2单片式离合套件的强度更能满足激烈驾驶的需求。
内饰方面,BRIDE赛车座椅能够很好地将车手稳稳包裹。对改装车,特别是跑赛事的车来说,DEFI三连表必不可少,需要时刻关注发动机状况。S2000整个中控台的设计,基本上所有控制按键都包围着驾驶位,这些设计都以驾驶者为中心,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感觉相当过瘾。
人人都喜爱
事不宜迟,按下左边那颗红色启动按键,伴随着爽朗的排气声浪,眼前的数字式液晶仪表点亮。稍等,总感觉少了点什么,没错,要体验S2000,怎能不打开它的顶篷呢。敞篷带来开阔的自由感,排气声浪更无阻隔地萦绕在耳边,让人忍不住给个赞!
S2000 诞生历程
本田SSM(1995年)
本田在1995 年东京车展上展出SSM,全称“Honda Sport Study Model”, 本田SSM即S2000的概念车型,是一款后轮驱动两门双座敞篷跑车,搭载2.0升直列四缸发动机。首次引入可以提高车体刚性及安全性能的X型骨架。此车达到50:50的完美配重比,极致强调操控性能。
AP1(2000年-2003年)
在1999年推出的S2000,底盘代号为AP1。搭载型号为F20C的2.0升双顶置凸轮轴直列四缸V-TEC发动机,峰值马力介于240hp到250hp,峰值扭矩207Nm到218Nm之间。S2000使用纵置式前中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布局,发动机搭配六前速手动变速器及托森限滑差速器。
S2000 AP1采用双横臂独立悬挂,配备电动助力转向。16英寸轮毂搭配普利司通Potenza S-02轮胎。小巧轻便的发动机安装在前轴后面,加上铝制的发动机盖,使其获得50:50的完美前后配重。标准配置为软顶敞篷,本田也提供需要加价的铝制硬顶顶篷。
AP2(2004年-2009年)
2004年,S2000 AP2的底盘在AP1底盘基础上进行了改良。使用新设计的17 英寸铝合金轮毂搭配Bridgstone Potenza RE050轮胎,加上重新调校的悬挂系统,减少S2000的转向过度特性。弹簧公斤数以及阻尼系数均小幅变动,也针对悬挂机构进行了修改,减少了过弯的束角变化,进一步提高其过弯稳定性。
变速箱内的同步齿轮材质由黄铜更改为碳纤维。此外,本田还对外观,包括前后保险杆、大灯组件进行了修改,加入新的LED尾灯和椭圆形的排气管。
出口至北美市场的AP2,搭载2.2升的F22C1直列 缸发动机,此发动机是在F20C基础上,增大活塞行程而得来,发动机的红线区由F20C的8800转降至8000转,并设定8300转断油。F22C1发动机的峰值扭矩增加至220Nm/6500转,而马力输出峰值与F20C同为237hp,不过出现在较低的7800转。为配合新改良的F22C1,S2000的六速手排变速箱的传动齿轮比率也进行了修改,后两个挡的齿比被缩小,另一个变化是加入了离合器的释放延迟阀。
S2000 CR(2008年)
2008年,本田对北美市场增加发售了S2000 CR版本。S2000 CR在普通版本的基础上,通过减少不必要的配置降低车身重量,配备了更低转向比的转向齿条、更硬的减震阻尼,搭配Bridgstone Potenza RE070高性能半热熔轮胎,后轮的尺寸由245/40/R17扩大到255/40/R17。车身套件包括前下扰流,后保险杆,扰流尾翼均被重新设计。普通版S2000配备电动折叠软顶在CR版中被手动硬顶替代,备胎也在CR版中被省略,空调和音响等也被取消,变为加价可选配置,以进一步减轻重量,并降低重心。
来源>《汽车导报-改装与四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