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海王叉 玛莎拉蒂Alfieri概念车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玛莎拉蒂,Alfieri概念车,Berlinetta
  • 发布时间:2014-04-14 09:15

  2014年,玛莎拉蒂正式跨越百年,并以品牌创始人阿尔菲力(Alfieri Maserati)之名,注入这款在日内瓦车展首发的全新概念设计力作。追远承始,回归那个在岁月中日渐模糊的本来面目。

  久不翻阅史籍,许多人也许都忘了,百年前创立之初的那个玛莎拉蒂,原由赛车制造商出身。也就是说,在成为郭美美指定炫富专车之前,它本是正儿八经的战斗品牌。后几易其手,被菲亚特集团纳入旗下后,又不及同门中调性相似的法拉利般风头日盛,日久不免沦为附庸。

  追远承始

  好消息是,它并不甘于另辟蹊径以Quattroporte和Ghibli这类豪华四门轿跑安身立命。如今它祭出开山祖师的名讳,意图高举追本溯源、复兴传统的旗帜,回归意大利骄傲的2+2 GT轿跑范式——用正宗的意大利语定义,这叫“Berlinetta”。

  既贵为百年纪念大作,又服膺复兴传统的光荣使命,自然免不了回溯历史经典的俗。玛莎拉蒂历史上光荣的2+2 GT传统,可循1957年的3500 GT、1959年的5000 GT或1969年的Indy一脉追溯。他们都是玛莎拉蒂历史上的一时之选。而作为同时象征其优雅设计及赛车血统的巅峰之作、Pininfarina为海王叉操刀的新千年前最后一款代表作、饱含古典优雅比例美学的1953年A6 GCS/53,当仁不让地成为Alfieri的创作意念源泉。

  但是,角色设定更运动化的Alfieri并非只是骚情GranTurismo的入替者。尽管它采用了GranTurismo MC Stradale截短了24mm轴距的底盘,和来自GranTurismo的全副驱动桥。从其命名选择及最高规格的“内涵”配置推断,Alfieri应当将以旗舰级运动型GT的角色空降海王叉麾下。虽然项目仍未进入最终的原型车开发阶段,但整个设计已体现出显而易见的务实与克制——设计总监洛伦佐·拉曼乔蒂(Lorenzo Ramaciotti)已斩钉截铁地表明:“Alfieri是我们100年光荣历史和眼前未来的转折点。我不敢说量产车能在一两年内面世,但我肯定大家能看到十分相似的成果。”

  视觉比重中寻根

  显然,我们不能将Alfieri简单地理解为A6 GCS/53的现代化“拉皮”,尽管后者设计的精髓提纲挈领地构架了前者造型的精神:流畅圆润的曲线仍是Alfieri的基本造型语言,构筑其修长的发动机盖、圆滑的顶弧和短促丰满的“翘臀”。这种型制若在英国,多以“Fastback”相称,而在意大利人骄傲的GT传统中,这是典型的“Berlinetta”范式。意大利语中,其原意为“小型轿车”(因最初特指代双门硬顶跑车),后经摩德纳双姝等诸多经典的演绎发展,涵盖范围逐渐扩展至所有双门硬顶(含2+2)跑车。而其与“Fastback”的最主要外形区别,多在短促丰满的车尾。

  Berlinetta是典型的意式造型传统,其根本特点,则集中在长头、斜背、短尾所形成的特殊视觉比重分配之中。在A6 GCS/53身上,这种比例通过从车头掠向车身中部的下沉弧线与后翼子板的拱形肩线构成的线条起伏,以及前倾式A柱作强调。而在Alfieri的设计中,则以额外的下沉式窗线,弥补了撤消遮挡视线的前倾式A柱后中部车身的视觉比重。

  追远尚古的情怀弥漫于Alfieri设计的点点滴滴,回归传统和“痛说革命家史”,一方面是玛莎拉蒂在新的历史和市场条件下对“自我”的强调与重申。另一方面,似乎也是对摩德纳红魔霸权的抗争与自强——真是这样的话,在不久将来肩负复兴使命的Alfieri横空出世后的摩德纳德比,必将精彩无比。

  撰文>李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