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十星高地·秦巴强县”提供人才保障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职业教育,竹山县,人才培养
  • 发布时间:2014-08-21 09:46

  摘要:本文结合竹山县实际情况,对如何实现建设“十星高地·秦巴强县”展开论述。

  关键词:职业教育 竹山县 人才培养

  最近,市委授予竹山建设“十星高地·秦巴强县”的发展旗帜,着力打造生态产业集聚区、绿色城镇示范区、精神文明引领区、秦巴扶贫开发先行区,这是“市级战略、竹山实施,市里支持、竹山主导”的重要体现,更是竹山县人民共同的愿望和企盼。竹山县职业技术集团学校肩负着全县职业教育发展的神圣使命,统筹全县中等职业教育、职业高中教育、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社会职业技能培训,将以“学习贯彻十八大,争创发展新业绩”活动为契机,着力打造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为建设美丽竹山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以项目争取为抓手,夯实办学基础

  办学实力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建设能力的基石,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是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经过近几年的艰苦创业和开拓创新,竹山县职业技术集团学校已成为十堰市南三县(竹山、竹溪、房县)唯一一所国家重点职业学校,但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任务依旧繁重。当前,牢牢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利好机遇,以争取资金、争取项目、实施项目为助推器,加快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大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是我们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支撑和现实之策。

  一是积极争取示范校建设项目,努力使竹山县职业技术集团学校在 “十二五”期间进入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优质特色校建设行列,获得国家专项资金投入,推进校园标准化建设,促进学校提档升级。二是加快实施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项目之教育扶贫工程项目,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建设区域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争当竹房城镇带职业教育发展排头兵。三是积极争取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二期)项目,建成仿真实践教学环境,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与职业工作环境的零距离对接,努力建成“前校后厂,一校一园”的办学格局,提升学校综合实训条件和教师队伍的教学管理水平,为广大学生开展实习实训、提高动手能力奠定坚实基础,抢占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制高点。

  二、以品牌建设为核心,提升办学人气

  品牌是学校的生命力,是办好区域性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竹山县职业技术集团学校将重点发展“三类专业”,创建一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专业。

  1.做大品牌专业

  竹山县职业技术集团学校是十堰市南三县唯一一所具有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资格的学校,也是十堰地区唯一一所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学前教育专业试点学校,承载竹房三县和神农架林区幼儿教师培养的重任。同时,办好学前教育专业也是对原竹山师范光荣历史的传承,必须办优办特。

  2.扶持新兴专业群

  抓住国家、省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着力办好机械加工类和信息电子类等省级重点示范专业群,开发课程核心技能,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努力使每一位学生体面、高薪就业。

  3.打造特色专业群

  根据地方支柱产业发展需求,专业建设实施“腾笼换鸟”,着力打造“一县一品”特色专业群。竹山县职业技术集团学校将紧紧围绕县域特色产业,重点办好绿松石加工与营销、旅游服务与酒店管理、茶艺等地方特色专业群建设,加强与高等院校的衔接与沟通,加大与行业、企业、协会的联姻与合作,解决师资、实训等难题,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开创校区联动、校企合作、融合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双赢局面。

  三、以技能培训为基点,服务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

  1.积极发展学校与园区企业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竹山县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和“一区五园”经济开发区的建成,竹山县工业企业快速发展,部分行业和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长。竹山县职业技术集团学校将“立足本地企业、立足工业园区、立足支柱产业”,坚持“产业与专业对接,岗位对准课程,实践对准教学,师傅对接教师”的办学路子,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学校、企业、社会三方评价机制,使培养的人才更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深受企业的欢迎,好就业,就好业。

  2.发展“学校+基地+农户”的农民技能培训模式

  为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县委、县政府“南部烤烟西部茶,东部肚倍北果杂,畜牧养殖建小区,城郊蔬菜标准化”的产业布局,竹山县职业技术集团学校聘请了县内外农林牧专家担任兼职教师,组成了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以“组团服务·送教下乡”“农民点菜·专家下厨”的培训方式,广泛开展“茶叶、烟叶、畜牧、油茶、肚倍、蔬菜、花生、水产养殖”八大产业板块的专业技能培训,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产业格局,每年为全县转移培训近5000人次,培育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职业技能培训深度融入我县现代生态农业产业链。

  文/沈敬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