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德育教育于体育教学之中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德育,教育,体育教学
  • 发布时间:2014-08-21 12:44

  摘要:德育是“四育”之首,在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应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学校体育教学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是能体现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就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展开探讨。

  关键词: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

  我国教育方针强调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而体育是寓德、智、体、美于一体的教育,是德育、智育、美育发展的坚实基础。体育教学、体育活动、体育比赛不仅能够锻炼学生体质,提高体育能力,培养体育意识,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及坚韧、勇敢、拼搏、奋进的性格。

  一、上好理论课,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在每个学期的理论课上,笔者都要精心准备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用生动的事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例如在课堂上让学生欣赏大型体育运动会的比赛,观看我国运动员为国拼搏、为国争光及赛场上升国旗、奏国歌的动人场面。笔者为学生讲述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刘长春在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上的坎坷经历,讲述1984年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射落新中国第一金的许海峰,盘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盛典。这些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可以深刻体会到国盛则民强,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以事实为切入点,培养集体主义观念

  90后的学生大都在家中娇生惯养,说一不二,再加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往往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突出的表现就是个人主义至上,从而导致集体主义观念淡漠。

  在笔者学校每年举行的排球比赛中,经常会看到一些班级场上的队员相互埋怨,输球时总有极个别学生在大声地指责队友,结果是散沙一片,各自为战,越比越输。所以笔者在教学尤其是在球类项目的教学中会以此为契机,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逐渐使学生懂得每个集体项目如果没有队友的配合、集体的努力、团结协作的精神,就很难体现出良好的战术意识,也就很难取得比赛的胜利,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三、变后进为先进,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

  现在的中专学生生源质量整体偏差,入学成绩偏低。有的学生有体育特长,非常热爱体育运动,但专业理论成绩较差,被称为学习困难生,往往会被老师忽略。所以在体育课的教学中笔者会紧紧抓住这部分学生的体育特长,充分发挥其优点,让他们当体育小干部,担任“助教”的角色,让其感受到老师对他的重视,感受到鼓励和信任。课后笔者会经常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进行一些学习上的探讨,使他们认识到好的运动技能的形成必须有丰富、扎实的专业知识作为铺垫,慢慢地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逐步改进他们“除了体育及格,其他课都不及格”的现状。

  四、鼓励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增强信心

  有一些身体素质差、心理有障碍、对体育课有抵触心理的学生,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应尽量用激励的语言鼓励他们,促使其消除障碍,勇于克服困难。

  在一次跳山羊教学时,有一个学生始终不跳,笔者问其原因,她是因为害怕而不敢跳,觉得自己跳不过去。笔者没有大声训斥他,而是说:“如果鲤鱼觉得自己渺小,就永远跃不过龙门,同样,你总觉得自己能力不够,不敢尝试,永远也成不了大事。我相信,你能跳过去,你也应该相信自己。”笔者鼓励她,尽力帮助她克服心理障碍,加上到位的保护与帮助,她逐渐增强了信心,从分解动作到完整动作,一次、两次、三次……直至她完全掌握了动作要领,可以独自完成项目。所以说,体育锻炼能使人体承受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负担,要完成规定的动作,除了靠机灵、聪敏和动脑外还要克服生理和心理的困难和障碍,这为磨练人的意志、培养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五、严格规范要求,指导道德行为

  体育教学具有群体性、竞赛性、游戏性等特点,所以无论是队列训练,还是竞赛、游戏等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规则、规定下进行的。体育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地利用这种严密的组织形式,始终认真贯彻落实课堂常规,对学生的集合、整队、队列练习等制定出具体的要求,使之纪律严明、整齐划一。在进行游戏、竞赛时坚决地严格执行规则的规定,充分发挥规则的作用,贯彻尊重裁判、尊重对手的思想,让学生将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的理念牢记于心,用这样的方法培养令行禁止、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短跑、体操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勇于拼搏的精神;中长跑可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接力、球类等比赛可以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跳跃项目可以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因此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项目教学的特点,把握时机,把德育教育内容寓于体育教学之中,让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升华。

  文/陈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