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地级市财税主官专业化率问题”学术沙龙成功举办

  • 来源:财会信报
  • 关键字:天和智库,财税,专业化
  • 发布时间:2014-12-16 10:12

  12月5号,天和智库(北京)经济研究所在京组织召开了第41期学术沙龙,主题为“全国地级市财税主官专业化率问题”,与会嘉宾有: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王立彦、中央财大税务学院税收与财务管理系主任蔡昌、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理事朱鹏祖、京东集团副总裁蔡磊。

  在2014年1月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中,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要大力加强司法伍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司法部门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是关系到民生的重大问题。同样,财税系统的健康发展关乎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财税主官专业化、职业化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命脉的发展问题。在此背景下,天和智库于今年10月、11月份对全国地级市财税主官信息公示率、职业化率、专业化率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同时发布了调研报告。报告引起了国务院办公厅的重视,并于2014年12月1日发布了《关于加强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的意见》,该意见也得到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积极响应。

  王立彦认为,这个调研价值和意义非常大。“除了探讨财税系统外,还可以将之放大,引发对整个公职系统人员尤其是对社会政策影响较大的部门的探讨,从这个视角上来评价。”他表示,由此可延伸讨论一下代表全国人民的人大代表的素质。“我比较关心人大财经委员会、人大预工委的情况,人大财经委都是人民代表组成的,他们的专业化怎么样?”王立彦如是说。

  对于信息公示问题,朱鹏祖认为,信息公开不管从哪个角度讲都是必须做的事情。从另外一个层面看,作为政府来说,做这件事情成本并不大,但是不做损失非常大。最基本的公信力不算是重大的事情,但这点小事都做不好的话,肯定也是政府的一个效率问题。他认为,公职人员尤其是干部、主官的履历包括教育背景的公开,从某种意义来讲,反过来对政府公务员的委派、任命也是一种监督。对于专业性,是要随着公务员制度改革而发展的。

  对于专业化率,蔡昌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是专业化率的界定,不能按是否学过某个专业来评判,有的人虽然没有学过专业课,但从事了这个职业很长时间,不能说他不专业。另外,专业学科之间有很多是交叉的,教育背景不能作为太大的评判权重。

  蔡磊认为,人才的专业化率和体制机制是相关的。专业化最起码有对职业的遵从,财税局局长如果不懂财政运作流程,甚至不懂财政的根本意义和职能,把预算不当成预算、不执行预算,反正这个钱是给领导花的,领导想怎么花就让他怎么花。如果学过财税专业的人,对税法、预算法的遵从必然有一定的职业和专业素养,提醒你不做职权范围之外的事情。

  蔡昌认为,职业化和专业化归根结底是人事制度的合理性与否,这涉及到四个方面,一是选拔,二是培养,三是评价,四是激励。制度建立好了,问题的解决也就水到渠成了。

  (记者 滕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