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司马光的“道”论管理

  • 来源:财会信报
  • 关键字:司马光,管理,企业文化
  • 发布时间:2014-12-16 12:54

  以身做责刚正不阿。随着司马光职位的升迁,有不少人想通过他捞些个人好处。为避免此类“人情”,他在自家客厅内贴了一张告示。告示中写道:凡来者若发现我本人有什么过失,想给予批评和规劝,请用信件交给我的书童转我,我一定仔细阅读,认真反思,坚决改正;若为升官、发财、谋肥缺,或打算减轻罪名、处罚,请一律将状子交到衙门,我可以和朝廷及中书省众官员公议后告知;若属一般来访,请在晤谈中,休提以上事宜。

  俭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而在高深的商业理论层出不穷的今天,不少人认为来谈论勤俭节约好像是有些过时,甚至会令一些人大失所望。对于国内许多企业管理者、经理人,张口闭口都是现代管理理论,但是他们却忘了,勤俭节约是众多行业和企业运营的最基本法则,假如连这个最基本准则都做不到的话,企业的发展都将只是空中楼阁。

  中国众多的中小企业,面对着资金实力超过自己成千上万倍的国外巨头,首要的任务不是谈论管理战略,而是培养一种勤俭节约的企业文化,没有这种文化,再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科学技术都没办法帮助你节约成本。这种文化不应仅仅是写在店铺的管理手册里,更重要的是先要体现在企业的高层领导人自身,这也是关系到企业能否做强的一个重要因素。

  治国理政之道--关乎其久

  司马光强调治国要“明其道,循其法”;他所说的“道”,就是儒家传统思想中的“礼”。他认为礼义是万古不变的准则,是国家治乱兴亡的根本。司马光在总结一个朝代灭亡之后的经验时认为,礼坏义崩是他们衰亡的根本原因。不管“王”也好,“霸”也好,他们的行为,都在礼义法则的指导之下:任用贤明有能力的人才,奖励善行,惩罚邪恶,禁制凶残,镇压暴乱。只不过名位尊卑不一样,恩德深浅不一样,功勋大小不一样,辖区广狭不一样,如此而已。并不像“黑白”“甘苦”之恰恰相反。

  他这里的礼就是指制度、教化、等级的总体,用在公司上就是组织结构加授权加培训,法律和制度的作用相对来说是小的,试想法律能管得了孝道吗?制度能管得了员工对公司的不忠诚吗?世界上还有很多基本上没有任何法律的国家,但是这些国家的秩序比很多有法律的国家都要好。

  赏善罚恶,意在激励;司马光提出“为政之要,在于用人,关键在于赏善、罚恶。司马光认为,人的功绩有大小,因此奖赏有厚薄;人的罪恶有大小,因此刑罚有轻重。他主要强调两方面,一是赏罚明当,一是赏罚必行。赏罚明当,就是要赏有功而罚有罪。”有功则赏,有罪必罚;赏必有所劝,罚必有所惩,赏不以喜,罚不以怒;赏不厚于所爱,罚不至于所憎“。在赏罚问题上,最常见的是凭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出发,这样就容易夹杂个人感情因素,把事情弄糟。惩罚一个不善的人而天下不善之人都有所害怕,这就是国家施威。奖赏一个有功的人而天下有功的人都很高兴,这就是国家造福。只有威福兼施,才能使国家安定。其实,也是在激励少罚多奖,正确执法执政。

  上下同信,无信不保;司马光认为,不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到地方治理,无论是人才的选用还是民众的管理,都需要一种”信“的存在。这里的可以是诚信,也可以理解为信任、信誉。他说”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大到国家之,小到民众间,都需要”信“来保证正常的关系链。

  因此,对于企业而言,信同样重要;它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已为众人一致认同。但是有一些企业主只是着重于企业对社会、对消费者的诚信,而忽略了企业对员工应有的诚信这最重要的一环。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员工激励、员工培训是目前许多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这也是企业实现稳步推进,做长做久的重要保障。司马光的这些”道术“中的思想精华,虽然现在我们看来并不那么晦涩如深,对于现在的管理者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启示。这就需要对员工不断进行教育培训,一旦培训教育上去了,即使内部的制度很少,处罚也特别轻,同样能把公司员工管理好。

  历史凝聚着很多闪着智慧之光的管理精华,供我们学习参考,如同一面镜子,能照出我们管理上的不足。

  (完)

  文 王运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