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表美”未必都是好的

  • 来源:财会信报
  • 关键字:企业管理,外在印象,丹尼尔·麦克尼尔
  • 发布时间:2014-12-16 12:39

  “对一个外表英俊漂亮的人,人们很容易误认为他的其他方面也很不错。”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麦克尼尔的这句话被业界称为“美即好效应”,它从心理学角度剖析了在判断、认识一个人时的常见误区,即人很容易被表象所迷惑,因视觉印象好而产生错觉。企业管理中的识人用人,一旦被外在印象所左右产生偏倚情绪,对这个人的判断力就会停留于外表而无法进入内核,看不到这个人的思想本质,将导致对这个人的错误判断和冒险任用。

  一个男人相貌帅气、身材健壮,抑或一个女人拥有美貌和婀娜身姿,能说会道且反应灵敏,许多人可能都会认为此人一定是个人才,在其他方面也不逊色。但实际上却未必,有许多事例表明:才女多缺少美貌,而美女多缺少才华;高智商的男人可能其貌不扬,帅哥俊男跑腿的不少。“美即好效应”暗示人们,当你看到各种美丽外表的时候,容易习惯性的认为其内部也是好的,这个时候,最好能保持冷静,对其内心内核作认真的探究。当然,这种美丽外表并不仅限于人的相貌身材,还可以伸延到其它诸多方面。

  葡萄牙航海探险家斐迪南·麦哲伦继西班牙航海家哥伦布四次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新大陆后,曾花了近3年时间率船队进行了世界首次的环球远航。当年麦哲伦为了获得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与资助,特请著名地理学家路易·帕雷伊洛同往王宫去觐见西班牙国王。听了久负盛名的帕雷伊洛对麦哲伦的极力推崇和他充满传奇色彩的航海路线,国王欣然答应出资支持环球航行。

  结果,麦哲伦本人并没能亲自完成此次环球航行,船队行至菲律宾时已经迷失路线被困在岛上,且麦哲伦在与菲律宾当地部族的一次冲突中不幸死亡了,船上的水手在他死后继续冒险向西航行,才环球一周侥幸回到了欧洲,证明地球是圆的,因此成就了彪炳史册的环球航海壮举。事后有专家分析发现:美中不足的是,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路线存在经度和纬度的诸多偏差,这与帕雷伊洛当时对全球地理的错误认识和计算有关。

  国王因为他是著名的地理学家,就言听计从,险些导致全船人都回不来。这种盲从,也可以看作是被“另一种美丽外表”所迷惑,因为帕雷伊洛的大名产生了对他盲目崇拜的“美即好效应”。

  美即好效应常常还会表现在日常工作中,一些企业招聘喜欢以貌取人,高薪招聘美女帅哥,招进公司才发现上当,原来他们的智商、学识和技能都存在很多问题。更有甚者,是被“另一种美丽外表”迷惑,诸如文凭职称、花言巧语、社会背景、人生履历等等。其实对于企业的实际需要来说,关键看这个人能否完成一定的工作计划,唯一可靠的是其本人的试岗、试工,观察他的实际工作表现,以判断他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也能够验证那些“美丽外表”的东西。

  识人是为了更好的用人,这里插一段小故事:古时候有一对师徒结伴远足出行,途中他们找到一家客栈小憩。弟子看到店里有两个女工,长相差的在柜台收银,长得美的却在厨房洗碗拖地,就问师长说,这样用人公平吗。这位师长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弟子忍不住又问店主这是不是怕“红杏出墙”?主人笑答:长得漂亮不听管束,举止傲慢,所以我让她干粗活了,另一个不漂亮,心算精细,又懂得尊敬别人,所以就让她收银管钱。

  通过这则小故事也可以领悟:以貌取人、用人,容易失于肤浅,囿于某人的外表,容易以偏概全,丢失真正的人才和很多的宝贵东西;一叶障目,一俊遮百丑的错觉则可能是用人的悲哀。这个店主能够忽略外貌、抓住内在,因此小店的经营才会更好。企业在用人时,不妨多琢磨“美即好效应”的陷阱,多考察人才的内在品质。

  文 许亮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