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未来的管理会计利器:永续滚动预算

  • 来源:财会信报
  • 关键字:管理会计,预算,永续滚动
  • 发布时间:2014-12-16 12:38

  传统的事业单位预算为了规范国家年度集中性财政收支计划,预算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非经法定程序,当年内不再变化。事业单位预算规定带有强烈的计划性和指导性,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不能随意更改。

  永续滚动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与会计年度脱离开,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延伸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可使单位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有效避免了年度预算的时滞性。永续滚动,使视野从静态的年度范围扩展到动态的跨年度范围,把视线放的更远,开始考虑未来,也能更加迅速的反映和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使业务决策更贴近市场;也是一种实现化整为零又化零为整的预算管理方法,可以大大促使预算单位局部与整体的协调一致,是掌控未来的管理会计有效利器之一。

  就企业来看,近年来,永续滚动预算已被实践于宝钢、邯郸钢铁等企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复杂多变,永续滚动能把握企业的未来,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即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具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较粗的预算逐渐由粗变细,帮助我们克服预算的盲目性,从动态中把握企业的未来。

  就事业单位预算来看,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预算是将预算期间划分为一年。一年只做一次预算,从中长期来看,原有预算方式并不能最优化地去完成最终的发展目标。永续滚动预算按照“近细远粗”的原则,相对更为灵活,根据上一期的预算完成情况,调整和具体编制下一期预算,并将编制预算的时期逐期连续滚动向前推移,使预算总是保持一定的时间幅度。自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财税体制改革提出要求以来,滚动预算已经成为了各界的热点话题,滚动预算逐步成为事业单位预算体制改革的焦点。事业单位业务信息存在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动态性。永续滚动方法,将比以事后核算为主旨的报告更能支持事业单位决策,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就财政预算来看,去年11月,财政部长楼继伟在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时指出,先编制财政三年滚动规划,逐年更新滚动管理,最终强化滚动规划对年度预算约束性。财政部科学研究所前所长贾康表示,原来是一年做一年的预算,编制滚动预算后,可以更好地瞻前顾后。财政永续滚动预算,期限一般为3年以上,每年更新一次,重点在于对政策变化进行调整。在事业单位进行展开永续滚动预算,将对我国的政府会计制度和预算绩效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2014年10月底,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区政府办出台了《关于开展区级发展性支出三年滚动预算编制工作的通知》,从2015年度起,涉及到项目资金规模较大、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农业、住建、交通、卫计、环保等6个部门,试编发展性支出三年(2015-2017年)滚动预算,2016年度将全面铺开发展性支出三年滚动预算编制工作。

  重庆市财政局也于2014年12月提出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改变目前政府预算“一年一平衡”为跨年度平衡的格局。提出把部门规划与财政规划衔接,把现行支出与政府长远发展规划结合,为经济社会发展赢得更多的可调节空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滚动预算。

  虽然永续滚动预算的方法本身不是太复杂,但是要真正应用,不是那么简单。国内一些专家指出,政府治理的理念要有一个大的调整,以前的决策都是年度的,现在跨年度规划,那决策方式就从年度决策就变成中期决策,意味着决策方式重大的调整。

  结合一些学者观点,就财政预算来说,永续滚动实施和运用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政府及单位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及各专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制定发展性支出三年总体计划及分年度滚动实施计划,以此作为编制滚动预算的基础和前提。要强化对年度预算的约束,各部门预算中涉及财税政策和资金支持的要与滚动财政规划相衔接;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的机制,这种三年滚动的财政规划,消除了年度间的脱节现象,能够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和经济周期调节的需要来调节财政政策。其次,必要时设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充分发挥调节作用。事先强化支出的预算,将每年超收收入除冲减赤字后的全部、一般公共预算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纳入基金管理,超收补充基金“储备”起来,短收调用基金弥补预算执行收支缺口,实现逆周期调节,保持事业单位的平稳运作。最后,要做到精细化管理。一些单位,细的管理是以周为单位滚动,这是对于月度滚动预算的有效补充。再如三年的滚动预算,后两年预算项目确实难以准确细化的,必须有实质内容和明确的项目资金用途,按照规划要求列出项目支出方向或项目概况,待以后年度编制预算时予以完善。“永续滚动预算”将对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和预算绩效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文 何雪锋 杜雨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