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长春轻轨站台安全隐患的研究
- 来源:中文信息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长春轻轨,站台,安全隐患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23 15:15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城市的公共交通与人口密度之间的冲突日趋严重,大力发展城市轨道公共交通成为各城市解决人们出行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各种事故和安全隐患也逐渐出现。长春轻轨的两条线路自开通以来一直采用开放式站台,与封闭式的地铁站台相比,在安全隐患上存在更多的问题,本文就长春轻轨站台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了黄线实有化、采用半封闭站台、单位时间限定售票、上下车乘客出入站台和上下车分流及提高乘客素质等措施,以期最大限度的降低乃至消除安全隐患,为广大乘客提供一个安全的候车及乘车环境。
关键词:长春轻轨 站台 安全隐患 应对措施
一、前言
1997年3月,长春市政府召开第30次专题会议,研究长春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方案,并决定把3号线一期工程列入九五计划.此次会议后,长春市轨道交通筹建办公室和长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制完成了《长春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说明》。与此同时,由北京城市设计研究院完成了环线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2001年12月28日,长春轻轨一期工程试车成功。至此,长春率先建成中国大陆第一条轻轨线路,此线路为长春火车站至卫光街。2003年长春轻轨二期工程启动序幕,至2006年完成了卫光街至长影世纪城的线路建设,至此,轻轨3号线完成了全长34.3公里,主城区内24.70公里,从长春站到长影世纪城共计33站的线路设计并成功的全线通车。轻轨4号线则为长春轻轨的三期工程,于2009年5月全面开工,设计全长43.5公里,主城区内28.96公里。2011年6月30日,东大桥至车场段进入观光试运营状态,2012年5月,轻轨三期完成线路铺设16公里并全线试运营,从车场站到长春站北站共计16站。2012年9月22日,轻轨3、4号线在两条线路的交汇处临河街站与卫星路站开放了换乘通道,乘客可以一票制实现两条线路的换乘,大大提高了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
二、站台拥堵的事故分析
自英国伦敦1863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以来,全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300多座城市修建了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仅仅30余年时间,但目前发展势头迅猛,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统计,2013年末,中国累计有19个城市建成投运城轨线路87条,运营里程2539公里[1]。随着一条条轨道交通的投入运营,乘客在站台发生事故的概率也急剧增多。从造成事故的原因上分析,产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拥挤1999年5月在白俄罗斯,因地铁车站人员过多,混乱而拥挤,导致54名乘客被踩死事件[2];2001年12月4日晚,北京地铁一号线一名女子在站台上候车,当车驶入站台时,被拥挤人流挤下站台,当场被列车压死。
2.不慎落人和故意跳人轨道[3]长期以来,因人员跳人地铁轨道,造成地铁列车延误的事件屡次发生,短的一两分钟,长则三五分钟。而地铁列车只要一旦受到影响,不能正点行驶,势必影响全局,就需全线进行调整。不仅影响当事列车上的乘客,而且使整条线路甚至其他轨道交通线路上的乘客都可能被延误。
3.工作人员处理措施不得当韩国大邱市地铁2003年那场大火中,地铁司机和综合调度室有关人员对灾难的发生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4]。前方车站已经发生火灾后,另一辆1080号列车依然驶入烟雾弥漫的站台,在车站已经断电、列车不能行驶的情况下,司机没有采取任何果断措施疏散乘客,却车门紧闭,而且仍请示调度该如何处理。更不可思议的是,在事故发生5分钟后,调度居然还下达“允许1080号车出发”的指令。
4.站台设备硬件故障未能及时排除[5]2011年7月5日上午9点36分,北京地铁4号线动物园站A口扶梯发生溜梯故障,上行扶梯突然失控变为下行,导致扶梯上的数十名地铁乘客从高处摔下。事故造成一名13岁男童死亡,3人重伤,另有27人轻伤。北京市质监局公布了初步调查结果,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奥的斯电梯固定零件损坏,扶梯驱动主机发生位移,造成驱动链条脱落,扶梯下滑”。
三、长春轻轨站台安全隐患的应对措施
从上述事故中我们可以看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主要事故和公路公共交通主要事故的发生场所有所不同,公路交通的事故多发生在运行途中,而轨道车辆的事故则主要发生在车辆出入站台及上下客的途中。为此,针对长春轻轨各站台,根据事故的发生原因,提出了以下几点防护方案,减小并期望最终能够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乘客的安全。
1.黄线实有化与带有屏蔽门的地铁站台相比,长春轻轨站台与大多数城市的轻轨站台一样,采用的是开放式站台,在列车停靠站台上没有屏蔽门的防护,只在距离站台边缘1米位置的地面上有一条黄色的粗实线,提醒乘客候车的安全距离。黄线是轻轨站台的安全线,如果乘客不按指示,随意站在黄线外,当列车停靠站台时,乘客身体和列车厢靠太近,很容易被刮到,而且站在黄线外,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跌下站台,非常危险。当候车人数较多时,就会出现人流拥挤,乘客越出黄线越来越靠近站台边缘,如在长春轻轨3、4号线的换乘站点临河街站经常出现列车贴着乘客减速进站,人车间距不足0.3米,此时,这条代表安全的黄线形同虚设,为了保障乘客安全,不被挤落掉进轨道或被列车刮到,黄线实有化很有必要。
所谓的黄线实有化,第一种做法就是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模仿地铁的封闭式站台,建立半屏蔽站台。由于轻轨车辆也讲究停车对标,每次停靠在站点时,车门都对应着固定的位置。在黄线位置上树立起一道1米高的坚实的钢化玻璃屏障,并在对应车门开启的位置设置电动开闭的玻璃门,与列车车门同步开启与关闭,这样可以保证乘客在候车时候无法越出黄线外。此外,还可以采用可升降的隔离线进行黄线的实有化和立体化。与在银行取款时的隔离线类似,在轻轨站台的车门对应处安装隔离线支柱,采用电动控制或者信号控制,在候车时,隔离线降低至1-1.2米的位置,相当于将地面的黄线升到了一定高度,不仅仅可以引起乘客重视,更起到了阻隔作用,当列车进站停稳后,隔离线随着列车车门的开启升高至2-2.2米处,人车之间的阻隔消失,方便乘客上下车。这两种做法都是将涂在地面的平面黄线立体化,让乘客无法忽视,客观上使黄线实有化,起到防止乘客跨线越界,保护乘客安全的作用。
2.上下乘客分流,排队等候上车目前,在长春轻轨线路上运行的是长春轨道客车生产的3节编组和6节编组列车,3节编组车为2动1拖、6节编组车则为4动2拖,每节动车每侧各有2对车门,拖车没有车门。当列车进入站台停稳后,靠近站台一侧的车门会全部打开,乘客此时就会经由各个车门上下车。在车内乘客和站台候车乘客人数较少时,从任一车门上下都不会存在大的问题,但是在乘客上下班高峰期和乘客密集站点位置时,每个车门有上有下就会出现车内的出不来,车外的上不去现象。此时,无论车内还是车外都会因为拥堵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将每节动车一侧的2对车门进行编号,如单号为上客门、双号为下客门,就如公共汽车的前后门一样。同时,在单双号车门对应的站台位置进行相应的标注,如高速动车组车辆站台一样标号,并注明哪些是上客门区域,将上下车的乘客进行分流,等候上车的乘客在上客门区域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进行排队等候;在列车车厢内也同样进行标注,并利用列广系统在进行进站播报时进行广播提示,提示乘客下客门的位置,提前聚集到下客门附近做好下车准备,不要拥堵在上客门处。这样实现了乘客分流,当列车停稳开门后,车上乘客就可以顺利下车而不会因为同一个车门有上车的乘客拥挤导致下不去的现象出现,而在上客车门处排队等候的乘客也可以井然有序的进入列车车厢内,不会因为有下车的乘客造成进出冲突在车门口处滞留。实现上下车乘客分门进出,可以避免人流的冲突,减少因为拥挤造成的摩擦乃至谩骂或打架事件发生。此外,没有了车门处人流方向上的冲突,乘客在上下车时会有更多的精力注意脚下,减少脚下踏空夹在列车和站台空隙中的危险。
3.增加工作人员,实时现场提示目前,在长春轻轨沿线站台上,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较少,以3号线临河街站为例,由于此处为通往市中心的换乘站点,在此站候车的往往都是需要等候好几趟车才能上车的乘客,尤其是早上上班高峰期的时候。当列车开门后,有些着急的乘客不管不顾前面的状况如何就迎头向前冲,列车要关门了也阻止不了他们推挤和前进的趋势,明知已上不去车却还抱着侥幸心理,希望在车门关门前的一刹那可以挤进车厢。而由于车辆投入运营时间的增长,车门防卡感应渐渐失灵,车门夹人也就时常发生。而在这样的站台上,很少可以看见轻轨的工作人员身影,偶尔出现一两个轻轨的员工扯着嗓子喊“大家不要挤、站在黄线外候车”。这样的声音很快就被人群的嘈杂声淹没,完全起不到维护秩序和提示的作用。
轻轨公司应该对站台单位时间内乘客数量的分布规律进行统计,然后进行工作人员人数的安排,在候车人数繁多的站台、换乘站点等关键站台配置足够的人手,可以按照乘客密度配置工作人员,也可按照站台长度进行工作人员的分配,利用车站的广播系统和给工作人员配置的扩音器随时进行乘客秩序的维持,保持乘客有一个安全良好的候车秩序。
4.加强站台管理,定期检查消防设施轻轨站台作为公共交通的聚集点,站台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广大乘客的人身安全。每个站台的工作人员都应配合各自的站长按时按量的完成对本站点的管理与检查工作。首先,对于车站内配备的自动扶梯、残疾人专用电梯等便民设备应该按照检修周期进行保养维护,出现问题及时修理。据调查,长春轻轨部分站台的自动扶梯的扶手曾出现不同程度的漏电现象,当人手接触到扶手漏电处时,出于条件反射会有一个缩手动作,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若动作过大或者漏电强度大的情形下,有可能出现后仰滚下扶梯或者后脑磕到台阶的危险。因此,勤于检查,一旦发现类似的设备状况,及时排除,就可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此外,轻轨列车属于电力机车,列车和站台的消防措施要合格,消防设备要定期检查,保证均在保质期内并能正常使用,消防通道保持可以随时开启的状态。公司要定期对所有员工进行消防培训和消防演练,防患于未然,以保证在出现突发火灾时可以全员参与灭火救灾,最大限度的减少伤害。
5.提升乘客素质,倡导文明乘车由于乘客素质对轨道交通安全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应加强对市民的安全乘车意识的教育,减少由于乘客素质低下而造成的事故。提升乘客素质,可以在乘客购买的车票上印上相关的提示语,如:“请在黄线以内候车”、“请遵循公共秩序排队上车”、“先下后上、文明乘车”等字样的标语;此外,可以在列车内的轻轨电视上以小短片或者动画片的形式播放文明乘车的做法及混乱乘车的危害。通过文字和视频的形式为乘客建立一种立体的乘车思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乘客的素质,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四、结论
长春轻轨站台作为目前展示长春城市文化风貌的一个窗口,除了各站台风格迥异的建筑外,更重要的是维护列车正常运营,保证广大乘客安全乘车,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将各种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上述提到的各种应对措施,有些可以立即实行,如在新发行的票面上印刷提示语、在轻轨电视上播放相关内容、定时检查站台设备、开展消防培训等;但有些还需要通过相关的技术和资金,如将黄线实有化就需要司机有较高的驾驶技术,政府和企业能够有足够的资金来配置相应的设备;有些需要进行足够的社会调研,如上下乘客分门分流、配备足量的工作人员等。但我们相信,通过轻轨公司和广大乘客的共同努力,安全隐患会越来越少,乘车环境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张晓雨,刘晴.140万里路的生命牵挂[J].记全国地铁列车安全行车纪录创造者,2008(8)
[2]李为为,唐祯敏.地铁运营事故分析厦其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6,12
[3]苏经宇,马东辉,苏幼坡,贾抒,刘瑞兴.地铁恐怖事件与基本对策[J].建设科技,2004,7,16
[4]李三兵,陈峰,李程垒.对地铁站台集散区客流密度与行进速度的关系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12
[5]朱效洁.上海轨道交通人民广场枢纽站大客流组织对策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1
作者 彭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