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培训

  • 来源:大学生
  • 关键字:培训,外企,脱产培训
  • 发布时间:2015-01-28 08:16

  在外企工作,对于刚踏入职场的学生来说,初期的挑战性很大,因此公司也会提供一系列的培训,保证新人们有足够的学习机会,边工作,边成长。我觉得这些培训非常“了不起”,因为它们既有针对性,又高效给力。

  on-boarding(入职培训),上手不再愁

  供应链管理培训生的工作地点在工厂。每个人上班第一天,老板都会做好一份培训计划,上面列好着一个月都需要掌握什么技能,找谁,培训什么内容。另外因为我是女生,又没有工科背景,老板知道我对生产线的机械没有接触,所以特地交代我先去车间找到一台设备,在第一个月搞定它并爱上它。我看了一下生产线布置图,发现有个叫做内盖机的,个头比较小,组成也不太复杂,那就从它开始吧。

  按照路线图,我进入车间寻着标牌名称找到了那台内盖机,却顿时惊呆了:它被罩在两米高一米宽的防尘罩里,前后输送带相连,一点都不简单好么!这让我怎么了解?怎么掌握操作原理?没办法,我想到上学时候经常用的方法,不懂就看书,研究。于是从备件柜翻出设备手册,A4纸张大小,六厘米厚,纯英文!我开始沿着目录、介绍、图片、名称、组合图、工作原理,一上午四个小时,好不容易了解了百分之七十,但是离开书本,我还是没法和眼前这个高速运转着各种轴承和皮带的大家伙联系起来。

  班长阿豪看我一上午愁眉苦脸,走过来问,咋了?我把培训计划给他看:简直mission impossible啊。他一笑,拍拍我肩膀,妹子,谁让你自己看书学习啦,这是要找生产线同事带着你操作培训的呀。我一看,可不是,培训师正是各个设备负责人的名字。我赶快找到内盖机的负责人阿湛,正赶上下午停产,便跟他约了两小时实操培训。

  第一个钟头,阿湛讲为主我帮手为辅,先“解剖”内盖机。我们按停设备打开防尘罩,阿湛从上到下,从外到内,把入口星轮、中央转台、出口星轮、上转台、真空吸气管、夹具一个个拆下来讲给我听。讲到三轮联动我不懂,他就急中生智从网上找来机械表的机芯图给我看,哦,原来齿轮之间是用锯齿相连运动的,内盖机的原理也就是在每个齿轮处放一个瓶子,通过齿轮运动把瓶子从前向后传输。第二个钟头,以我操作为主,阿湛指导为辅,按照之前讲的顺序和原理,我再逐个把零件装回内盖机,同时讲出它们的名字和作用。碰到太专业的名称,阿湛都会重复或深入讲解,保证我转化为自己熟悉的语言去记忆和操作。不得不说这样的操作真有效率,本来以为自己一周也搞不定这个设备,没想到一天下来,我竟然可以可以自己拆装内盖机,帮同事们洗转线了。

  这种初期的入职培训还有挺多。第一个月,线上同事都会在车间手把手教我,包括操作设备,包括做质检员,包括每日的安全和质量检查,见习别人操作后再自己动手,确实快速又显著地提高了我们这些没有专业背景的新人的实践能力,开始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了。而且,因为看到了自己能在生产线熟练上手了,意识到只要肯学习有方法,即使没有任何机械背景也没有搞不定的事,这也让我自信心爆棚。

  new hire school(实习结业脱产培训),排班不纠结

  公司有个说法,叫做first 90 days,任何人到了一个新的岗位,都有三个月的实习期适应,过了这段时期,能力和思维就都应该步入正轨了。所以在入职的第三个月末,公司会把所有当年全国供应链部门的新人都聚集到一起,到公司全国最大的工厂提供一个月的脱产培训,总结过去的同时,更要顺利承接未来更具挑战的工作。

  先说一下我当时的状态,经过前三个月的锻炼,感觉自己一下子吸收了很多知识,设备的、系统的、工作方式的;也接触到很多人,老板、生产线员工、相关部门同事,但是却不清楚整个公司是怎么管理运作的,也不太明确怎样和其他部门合作。举个简单的例子,每周五下午计划部会给我下一周的生产订单,而我要根据订单需求把员工排成早、中、晚三班,可很多时候,计划部的人把一天的订单排得太紧,当班员工来不及调配设备,没人愿意上这种太紧张太累的班;有时计划又排得太松,一三五白中夜各一次生产,员工又反映不愿意太间断的短时间休息,没时间和家人出行,总之就是我每次排班都纠结于怎么既能支持生产又能照顾员工生活需求。

  而这次培训,却解决了这个最困扰我的问题。第一周学习供应链整理运营模式,第二周是针对生产各部门运作的介绍,最后两周是生产线小组实操和工厂之间的案例分享。其中让我收获最大的,还得数运营部带领大家做的一个乐高游戏。

  我们被分为五组进行竞赛,每组五个人分别代表计划部,生产部,仓储部,运输部和分销中心,用红、绿、蓝三种不同颜色的积木代表不同的产品。游戏从生产部按照计划部给的预测订单生产开始,以客户从分销中心买货结束。在规定的时间内,出售产品最多的组获胜。

  我本以为很简单,结果仅“如何满足实际订单”这一项就让我纠结不已。我们仅可知产品的生产周期和存储空间,但客户实际订单的变化却非常大,需要上游的计划部和下游其他部门第一时间紧密协调配合才能及时调整生产量,任何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最终的结果。比如开始我们组的策略是三种产品都提前多生产,每种70箱,以第一时间满足订单的变化,结果生产部人手不够,搞得大家手忙脚乱出现一起质量事故,导致仓库爆仓产品全部堆在厂房内。后来我们又决定不积攒任何库存,每种都只生产30箱,等有需求再生产,结果订单突然来了又急死人,虽然计划部使劲儿催,但是每个货物都要走10天的保温流程,根本来不及供货。时而特别急,时而又没办法只能等,这简直就跟我平时排班遇到的问题一样一样的。

  经过那次培训,每次再出现排班问题,我不会忙着先和计划部争吵说他们不体谅员工,或者第一时间央求员工回来上班了,而是学会了站在自己的岗位上考虑对整个供应链的影响,这样我就会很快找到出问题的订单,了解业务需求有多紧迫,能协调的,就和计划部一起看怎么排产最好,真的紧急的,就去跟员工解释任务的紧迫性,大家也都愿意服从我的调配。比起以往急着解决问题却不知从哪儿入手,new hire school之后的我,掌握了系统化思考的能力。

  corporate training(在职培训),汇报变高效

  每个季度,HR会都给我们发邮件,列出三个月内公司提供的所有培训,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在内部网站报名参加。这些课程的讲师都是公司的高级经理,经验丰富。虽然很多高质量的培训有时需要几天和几百美元参加,但不少非常火爆的课程,在放出来第一天依然会被一抢而空。

  谈起演讲,许多人都觉得太熟悉了,我自己在学生时代也演讲了无数次。但那时做个演讲只是在评选优秀时根据PPT照本宣科展示自己的实践活动成果,或是结课答辩时候总结下学习成果就好,说得怎么样并不会影响结果。但工作以后对演讲的要求却太不一样了,它曾经一度让我抓狂:一次老板要求我为生产线节约一个人力成本,从以前每条线都配备一个质检员,到实现两条生产线只用一个质检员。经过两个月的准备,我和质检员负责人一起拍摄下现有两个质检员在不同生产排班和不同洗转线次数的实际操作,分析出其中必要和不必要的工作,对必要的工作进行流程优化,对不必要的工作通过合理排班和合理转产进行消除,结果发现可以实现老板的要求,唯一需要的是老板给予2万元的资金支持,在两条线之间增加一个质检台,从而优化质检员的行走路线。这些投资比起节省的人力成本来说微不足道,我在汇报前胸有成竹。

  结果汇报当天,我有点紧张,虽然有足足30分钟,但我大多数时间都花在念PPT上堆积的内容和数据,既没给出一个完整的结论,也没和老板说明白为什么需要投资。还没等我念完,就被老板打断:你工作做得不少,但思路不清晰,回去好好整理下再来找我谈。做了充足的准备,请示却不成功,我很灰心。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从那时起,我就开始盼着“如何有效做演讲”的培训快点来。

  培训果然很给力。培训师是市场部的当红品牌经理Selina,一上来就让大家把困扰都列下来,根据大家所需,上午讲技巧,下午演练。到我陈述的时候,我又犯了讲得太快不顾听众的毛病。她当头打断了我,犀利地说:你先别说话,先想两个问题——你想讲啥?你想让谁听?哦。对。仔细一想,我似乎只是想念完PPT,只想让自己听,难怪又快又没重点。看我意识到问题了,Selina又接着强调了她上午讲的技巧:在开始和结尾一定要反复强调你想讲的内容,演讲时间内一定要反复和你的关键听众有眼神交流。

  趁热打铁,一个月后第二次跟老板汇报,我决定按照Selina的提示来。首先在PPT上列出主要的三条就足矣:第一,一个人力成本每年多少钱;第二,投资质检台多少钱;第三,投资质检台是安全可行的。如果老板有疑问,我再把调研数据和安装使用设备以及人员培训计划列出来。其次,眼神始终不离老板,发现她有兴趣的时候我就详细讲,她有疑问的时候我就慢慢讲,随时答疑。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只用了20分钟,老板就说这次听清楚了,没问题你去做吧。这一次,我终于体会到了高效工作的魅力,也非常感谢这样给力的在职培训,帮我解决了工作中的切实问题。

  现在我已经工作一年半了,但离开了学校还能不断学习和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在对公司做出贡献的同时还能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真是挺幸福的一件事。

  文/博兮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