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年薪5万,你拖“后腿”了吗?
- 来源:财会信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年薪,工资,收入分配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09 12:45
5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年不同岗位平均工资水平数据,全部调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9969元。其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109760元,专业技术人员66074元,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47483元,商业、服务业人员40669元,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42914元。商业、服务业人员平均工资最低,是全部就业人员平均水平的81%。岗位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为2.70。
在世界各国平均工资数据中,49969元的年薪只能算是中下游水平,但是对于多数中国工薪阶层来说,人均年薪近5万元也算是一个比较体面的数据。难怪网友纷纷吐槽,调侃自己拖了平均工资的“后腿”,直言“被平均”。统计数据与民众感受的差距如此之大,问题出在哪里?应该说,与以往只统计国有单位职工工资不同的是,本次统计数据涵盖了规模以上的私营单位,并发布了不同行业的平均工资数据,这是一大进步。但是,规模以下私营单位、个体户、打零工者、自由职业者、失业者、亿万农民被排除在统计范围之外,平均工资统计范围依然难言全面。就是同一行业、同一单位,单位负责人与普通员工之间也依然存在较大的工资差距。体面的平均工资数据背后隐藏着“被平均”的隐忧,这显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
应该承认,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职工整体工资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是,真正能够涨工资的多是体制内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国企特别是垄断行业高管及职工,部分具有科技含量的高新企业职工。而相当数量的普通职工的工资水平远远跟不上经济增长的步伐。有报道称,平安保险老总年薪数千万,电力行业抄表工年薪10万以上,烟草行业中层干部年薪30万,就是佐证。再加上国企、公务员福利分房等高额隐性福利,更是令其他行业望尘莫及。如果不下气力缩小贫富差距,平均工资增长的成果被高薪阶层分享,让落在后面的人共享“被平均”的虚荣就显得很滑稽。
工资增长还存在地区差距、行业差别。由于财力不同,经济不景气,在有的地方与单位,工资增长只是画饼充饥,并没有足额发放到位。且不说商业、服务业人员平均年薪只有40669元,而这些行业的普通从业者工资更低。更有相当数量私人作坊务工者的工资尚在最低标准附近徘徊。还有不少人无业可就,宅在家里拿低保金过生活。再加上高昂的房价让不少人成为房奴,增加了其工资痛感。
劳动者工资增长并非取决于数据好看,而取决于多数人是否真正从中受益。如果民众的生活质量改善不明显,平均工资即使再高,意义也不大。统计平均工资,不是为了面子好看,拉低薪族给高薪群体垫底子,而是为了让广大民众得到实惠。
实际上,没有纳入统计范畴的规模以下单位职工与平均工资之下低收入群体的工资水平不容乐观。经济学上有个著名的“木桶理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如果处于“最短木板”位置的低收入者的工资水平没有真正提高,即使平均工资再漂亮,高收入者充分享受了发展的好处,也与低收入者无关。
近5万元的平均工资数据颇为体面,但对于民众个体而言,毕竟只是“纸面富贵”。对此,政府一方面要下气力提振经济,让广大民众获得涨工资的实惠;另一方面要深化收入分配改革,落实国企高管限薪措施,压缩“三公消费”,治理国企、机关高额隐性福利,并给民生福利增量,而不能躺在平均工资数据上自我陶醉。
文 叶祝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