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为会计行业带来全方位变革

  • 来源:财会信报
  • 关键字:互联网+,会计,财务
  • 发布时间:2015-08-05 08:39

  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李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随后,国务院于日前正式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掀起了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的浪潮,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再添动力。可以说,“互联网+”的思维已经广泛而深入地影响到了各行各业。其中,会计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也终于迎来了“互联网+”的东风,迎来了能助力行业整体扶摇直上的崭新时机。

  7月20日,主题为“‘互联网+’与大会计时代”的中国财会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与会嘉宾围绕“互联网+”背景下的大会计时代这一主题,解读了新常态下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动力。同时,与会嘉宾还就“互联网+”延伸出的管理会计、财会管理国际化、信息化等热点话题展开了一系列讨论。来自财政部会计司、各地方财政管理部门、学界、企业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多方代表参加了研讨会。本期,本报记者将梳理论坛中的各方观点。

  “互联网+”为会计行业带来全方位变革

  财政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戴柏华在论坛山表示,会计工作的许多方面已与互联网开始深入融合,网络代理记账、在线财务管理咨询、云会计与云审计服务等第三方会计审计服务模式初现端倪;以会计信息化应用为基础的财务一体化进程不断提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逐渐成熟;联网管理、在线受理等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管理模式成为会计管理新手段;在线联机考试、远程培训教育等已成为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

  他强调,《指导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全面开启通往“互联网+”时代的大门,会计行业也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一是“互联网+”为会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支撑。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信息处理更实时、动态、集中,会计核算更规范、高效、便捷,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会计技术的演进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互联网+”为会计人员的转型带来了新机遇。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融合的辅助下,单位构建涵盖财务分析与预测、财务战略规划、资本市场运作、全面预算管理、风险控制和绩效管理等较为完备的现代化管理体系成为可能,将有助于会计核算向价值管理转型,推动管理会计独特作用进一步体现。三是“互联网+”为会计职能的转变创造了新环境。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会计职能已从传统的“信息处理和提供”转向“信息的分析使用和辅助决策”,从“事后算账”转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加快推进“互联网+”,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会计的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监督等功能,推动会计工作提质升级。

  针对“互联网+”为会计业带来的新变化,新任财政部会计司司长高一斌也指出,互联网技术引起了商业模式、交易方式、管理活动等方面的重大变革,也对会计行业带来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其一,在职能拓展方面,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事后核算模式,实现会计核算与业务活动的同步集成,会计监督、内部控制与业务流程的有机融合,更好地促进会计工作对经济活动的实时反映和有效监控,更好地为内部管理服务。其二,在核算技术方面,互联网技术解决了电子信息在单位之间的快速传递,电子合同、电子发票等电子档案将逐步取代纸质凭证,大量会计资料以电子形式生成、传递和保存,会计工作将逐步实现无纸化。其三,在组织形式方面,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会计核算与业务活动在物理空间上的适度分离,依靠高效率、高度集成的软件系统和通讯技术,使会计工作从分散式的独立核算模式向集中式的财务共享模式转变。其四,在服务模式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会计服务机构将线下业务发展为以线上业务为主,打破了会计服务的地域限制,实现了实时记账和实时财务咨询,将为客户提供更多、更高效、更便捷的会计服务。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也为会计管理部门的政务公开、电子政务、网上交流等服务提供了有效平台,促进了会计管理部门管理服务模式的进一步转变。

  会计业需坚持自我发展 迎接“互联网+”新机遇

  高一斌表示,随着“互联网+”概念的不断普及,会计行业要想顺势而为,就要求会计管理部门正确认识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主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标准制度建设和会计信息化建设,推进会计工作转型升级。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完善相关规范,包括会计准则、内部控制规范、会计信息化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同时,应从政策层面支持会计服务创新,积极打造“互联网+会计”众创空间,推动会计服务从线下走到线上,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此外,研究制定各类单位会计数据标准及相关业务交换标准,实现会计信息化与经营管理信息化的有机融合,加强会计数据的深度利用。要加快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引导各单位深入应用管理会计,促进会计管理工作转型升级。

  高一斌认为,要大力培养会计领军人才,转变会计管理职能。因而要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课程体系,引导会计领军人才自觉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会计管理模式,更好地为单位实现战略目标服务。要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为会计人员提供远程教育服务。与此同时,会计管理部门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搞好政务公开、电子政务,促进会计管理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增加会计政策制定的公众参与度,努力为行业发展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对此,戴柏华也指出,面对“互联网+”给会计改革与发展带来的新功能,政府、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以及会计人员都需要为适应“互联网+”下会计新时代的要求做好准备。政府要为促进“互联网+会计”时代的深度融合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既要完善会计标准体系及配套机制,又要加快修订有关会计法律法规制度,为会计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提供有力保障;既要稳步推进互联网技术在会计考试、继续教育、会计人员管理等领域的有效应用,又要利用信息技术规范管理,提高效能,推动会计管理与会计监督工作再上新台阶。企业要为适应“互联网+会计”时代的新要求做好调整与准备。既要充分认识“互联网+会计”时代的商业模式、思维模式及数据处理模式的大变革,又要发挥互联网在信息交换、数据汇总、集成管控等方面的优势,在会计岗位设置、会计职能定位等方面作出调整与准备。

  此外,他补充称,会计师事务所要为抓住“互联网+会计”时代的新机遇而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将其应用于协同办公管理系统建设、行业信息管理系统升级和行业信息化咨询服务,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软件应用,切实提升会计行业服务国家战略的水平。而广大会计人员不仅要适应互联网所带来的信息技术新挑战,学习、掌握互联网应用技术,更高效地履行分析、决策、辅助管理等新职能;还应适应互联网所带来的业务延伸新挑战,加强国际化能力的全方位锻造,为服务企业“走出去”,承接境外企业会计外包业务等做好准备。

  注册会计师借力“互联网+”提升竞争力

  在研讨会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毓圭阐述了“互联网+”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所产生的影响。他指出,“互联网+”意味着网上审计的开启。现代审计发展100多年来,从最早的抽样审计,到制度基础审计,到今天风险导向审计,其基本脉络就是在资源、技术有限的条件下达到揭示风险的目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注册会计师相当一部分的工作,甚至包括部分职业判断的工作能够交给互联网,突破人处理数据能力的上限,以前束缚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人力和技术障碍,已经被互联网弥补了。但目前注册会计师行业对“互联网+”尚缺乏应有的重视。

  陈毓圭认为,发展“互联网+注册会计师”有着多重意义,不仅可以提升国家的竞争力,维护一国资金市场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促进中国财务信息的公信力、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软实力的提高,还能促进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进步,进一步拓宽其发展平台。因此,在打造“互联网+注册会计师”的行动中,注册会计师应发挥主体作用。此外,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也有责任在打造“互联网+注册会计师”中发挥引领作用。

  他表示,目前,中注协正在升级行业管理系统,制定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发展的五年规划,对“互联网+注册会计师”做出原则安排,并明确各方的责任。中注协鼓励会计师事务所搭设网上审计平台,更鼓励注册会计师行业和市场合作,支持信息技术提供商开发基于大数据的审计平台,共同打造“互联网+”注册会计师版。

  本报记者 国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