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高校负债风险的成因及化解策略

  • 来源:时代金融
  • 关键字:高校负债.成因.化解策略
  • 发布时间:2015-10-30 09:28

  【摘要】从最近几年高校的发展状况来看,高校的资金储备、经费收入的单一,使高校的负债情况日渐膨胀起来,资金的短缺、负债的风险等情况一直制约着高校的发展。政府应该加大对高校的支持力度,对高校的资源获取渠道进行增加;建立健全高校资金的防范体制,加大补偿力度,积极的化解高校面临的负债情况,保证高校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

  【关键词】高校负债 成因 化解策略

  在国家颁布高校的扩招政策出台后,我国的大部分高校开始进行扩招。为了使高校可以招到更多的学生,高校纷纷将自身的教育器材、设备进行购买,大量大队学校的软件设施和座椅等进行重新布置,资金不足的问题逐渐的显现出来,负债办学成为许多高校普遍的问题。

  一、高校负债的风险状况

  从当前的高校办学情况来看,负债办学已经成为高校办学的特点,在我国许多的高校都承载着比较大的负债包袱,《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2005年我国高校的银行贷款在1600至2000元之间。本文笔者主要从资产负债率、高校的经费等结构方面进行高校负债状况的分析。

  (一)贷款规模和负债率上升

  从2000年开始,我国高校的贷款规模总体上呈现上升模式,根据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我国高校的贷款2005年银行贷款在1600至2000元之间。2007年高达2000亿元到2400亿元之间。具有关报道得知,此数目的显示依然比较低,实际的负债情况远远超过这些。

  (二)财政拨款不及时,资金筹备渠道单一

  从目前的很多高校来看,高校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国家的拨款为主。从2007到2010年,国家的拨款呈现上升的趋势。近年来,财政教育的拨款随着也在上升,但幅度比较迟缓,无法使高校得到资金满足,高校为了尽快的招到学生,就会想办法寻去筹备的途径,高校不断的通过社会外界的渠道进行资金的筹备,由于外界的利息比较高,高校长期的贷款使自身的负债逐渐的增加,学校负债逐渐转变为危机。

  二、高校负债的原因

  (一)国家颁布政策的影响

  由于国家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准许高校进行金融信贷进行融资,通过借贷、融资占时缓解高校的资金紧缺情况。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我国高校逐渐和各个银行形成统一的合作规模,高校认为进行融资应该属于国家资产,因为高校的教育是为国家培育人才的过程。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没有充分的考虑自身的还款能力,导致高校大幅度的进行贷款。银行在国家的担保下,通常会将高校的审批程度减少,给高校的贷款开通了“绿色通道”,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高校大幅度贷款,造成资金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高校的财务负担,使自身的负债逐渐增加,增加了高校负债的风险。

  (二)高校扩招的增加,设施投入不断

  随着国家颁布的政策进行,高校逐渐的扩大招生的范围,从2000年以来,高校的招生总体呈现递增状态。由于高校扩招的学生太多,学校原先的公寓、教学区域也在随着学生的增加而加大对他们的改造,使高校不断进行资金的筹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的负债,加大了高校的负债风险。

  (三)教育资金投入不到位

  在改革开放的进行下,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增长,但是在教育行业的突入却远远小于其他国家。国家队教育的投入也没有达到国家统一的标准。在我国高校的资金方面,主要依靠学校的财政拨入和高校事业的发展资金。在进行学生的扩招后,国家的同比财政拨款呈现下降形式。在高校人员持续增长的今天,高校事业上面的收入依旧无法满足扩招学生带来的经济不景观现象,高校负债情况依旧没有转变。这时高校负债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校的扩招学生应该采取其他的方式进行资金获取,单一的国家拨款渠道根本无法满足高校的要求,使得高校逐渐通过外来贷款进行自身的发展需求。

  (四)获取资金的渠道单一,资金来源有限

  高校获取资金的主要渠道主要有:财政教育的拨款、学费的收入、社会服务资助、校办产业的收入等等。这些渠道获取资源都太单一,除了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和学费的收入,其他的资金筹备并不充足。从高校的发展来看,社会的捐助是不能进行学习资金问题的解决的,能获取资助的仅仅比较出名的学校。随着学校的逐渐兴起,大多数的企业开始兴办企业,但取得的成效却非常的微小。对于高校而言,他们获得资金的主要渠道依然依靠国家的财政拨款和外来借款实现自身的发展,长期的借贷款使高校的负债情况越来越严重。

  (五)金融机构对高校贷款准许条件不严格

  在很多的金融机构中,由于对高校的担保机关是国家。金融机构在进行高校的贷款时,经常在审核条件方面放松监管的力度。造成高校的贷款情况逐渐上升,在贷款的过程中也将责任施加在国家的身上,缺少自身的贷款还贷情况考虑,使得高校不断的进行贷款、放贷情况,高校的负载逐渐的增加。

  三、高校负债情况的化解政策

  (一)加强政府扶持力度

  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高校的主要经济来源依然靠国家的财政拨款作为主要的资金来源。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高校的扶持力度,减轻高校办学的压力,使高校的负债情况得到缓解。政府应该加强对高校的监管,通过国家的政策、规划对高校的招生人数做具体的统计和规定,对高校制定符合教育发展的纲领,避免高校的盲目贷款情况出现,减轻负债。政府也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在政策上鼓励社会将资金六项高校,弥补高校资金缺乏的现象出现,提升办学的效率。

  (二)扩展资金来源渠道

  在对高校的资金扩展上,可以采用多元化的办学渠道,不仅要以政府的办学为主体,还要寻求其他的途径进行高校教育的发展资金问题。要加强对社会力量进行鼓励,让社会力量对高校的办学进行投资,不断的拖动民办院校的发展,通过教育公债、教育彩票、教育扶持等多种方式进行资金的筹备,让社会的力量支持我国高校办学的不断发展。

  (三)进行资源的合理结合,增加教学的资源利用率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逐渐进行,以前的教学设施已经不能满足高校教育的发展,在旧器材、教室等闲置的情况下,学校可以进行空间的改造,可以改造成学生的寝室、学习或者娱乐的场合,减少高校的新资源增加,减轻资金。此外在一些高校的大型体育馆、图书馆等,在学生放假的时候,可以租给社会上需要的人士,获取一定的资金。也可以在学校举办大型的比赛,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另一方面得到了社会上的资金赞助。

  (四)高校应该建立负债的防范措施

  一方面建立健全负责任的债筹划制度。应该准确的根据学校的发展需求,合理的进行教学设备的完善,应该选择科学性的负债偿还项目,合理有秩序的进行负债规模建立,适度进行债务单位借贷。在进行借贷的过程中,应该合理的衡量学校的规模和偿还能力,不能不切合实际的进行贷款;合理的进行年利率的计算,保证在国家规定的利率的范围内,保证时间的准确性。高校在进行债务的过程中,应该选择不同类型的负债方式,然后根据本学校的特点,选择适合学校发展的模式。制定出相应的风险测评系统,保证高校的风险状况。对负债率、偿还率、货币资金支付能力、收入平衡比等各种的评价体系保证高校自身的安全,以便于高校在资金中出现问题及时的进行反馈。

  (五)建立高校偿还制度

  目前大多数的高校都是负债进行办学,在进行贷款的过称中,产生了大量的利息,时间越长,学校承担的负债就会逐渐增多,等到高校不能偿还的时候,就会导致高校产生债务危机,影响高校的正常授课情况。因此,高校应该建立偿还债务的制度,使高校可以制定详细的还款计划,确保在债务到期之前还清债务,不产生厚重的负债情况。

  (六)银行坚持审慎性原则

  银行是高校进行借贷的主要地方。银行在给高校借贷的时候,应该按照银行的标准进行,坚持审慎性原则,无论在任何时候银行都应该按照借贷的制度进行借贷的衡量,对银行借贷的特殊性进行准确的认识和学习,不能因为高校的担保机关是国家,就将要求降低,将借贷的标准提升,这样不利于银行自身的发展。现如今,有很多的高校借贷款已经超过了偿还能力,高校的借贷风险很高,严重的情况下,会影响高校的办学。各个银行应该加强对高校借贷的控制,合理的进行借贷的收缩性规律,使高校稳定的进行发展。

  四、结语

  文本主要针对高校近几年的借贷款情况和风险进行分析,针对高校自身的特点,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和做法,希望本片文章可以对高校借贷的风险性问题得到帮助,希望我国高校的发展逐渐稳定,使高校合理的发展生存下去。

  参考文献

  [1]李建辉,廖博.高校负债风险成因及化解策略[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3,(5).

  [2]弭元英,张楚婕.我国高校负债风险的成因及化解策略[J].经济纵横,2010,(3).

  [3]苏朗.高校负债经营与风险管理[J].西南大学,2011,(5).

  丁立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