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醒言:我也曾瘦得像一道闪电

  何醒言

  出生于1980年,一猫汽车网高级副总裁

  有很多圈内人这么形容何醒言,说他思维跳跃怡然自乐,说他是才气逼人的胖子老师,当然更多的却是说他是一个有梦想的人。

  许多年前何醒言还没有被称为“胖子老师”,也许还有一双清澈的双眼。奔跑起来,像是一道春天的闪电,还可以站在华中科技大学的篮球场上稳稳地投进一个三分球……当然这些都已经成为了“那些年……”。

  如今的何醒言已经可以飞跃高山和海洋,但依旧在谈起“青春”的话题时,抬高了三度音调说,“你问我青春美不美好,我告诉你,我在青春里就是快活的,当然更多的是幸运和美好。”

  “我告诉你”是胖子老师的口头禅,因为博学多才,每次和圈中好友聊天,一旦他嘴里吐出一堆别人非得去“度娘”才能找到的典故,别人们就纷纷知趣地闭嘴。

  聪明到没有朋友,这是大伙儿抨击胖子老师最大的口实之一。

  “下辈子我想当一个历史老师”

  其实,除了口水仗,胖子老师还有梦,更有理想。

  “42岁是人生的一个节点,若要改变就要趁着42岁以前去冒险。”何醒言对一部BBC纪录片里有一段话记忆十分深刻,这是BBC《Theupseries》的系列纪录片,讲述着记者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七岁小孩,此后每隔七年记者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他已经不记得片子里面的许多桥段,但是他记住了里面一个回忆者的一番独白。

  事实上,他离42岁还有整整六年,但是在他已经习惯思考得更远。在他第三个本命年即将来临之际,他用一猫成立时的名言来形容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梦想不是孤单的旅行,而是志同道合者的激昂协奏。”

  而在不断求变和不断前进的时代,何醒言始终走在时间的光影里,在寒冬的记忆中寻找一出动感与时空的交错静默,这些岁月终将会变成一枝藤蔓,穿梭在人生的轨迹中,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旋律。

  许多了解他的同行最常提起的,就是何醒言擅长言谈、记忆能力超强等等,但何醒言自己却笑称,“哪里是擅长言谈,只是话多而已,跟人交流语言碰撞的力量可以产生很美的花火。”但略显遗憾的是,他超强的语言能力并没有用到他今后的人生中,“下辈子吧,也许可以安安静静的当一枚老师,教教我喜欢的文学历史也挺好。”

  何醒言自己也未曾料到过,他在未来会成为一名媒体从业人员,“假设我当年没有因为高考估分失误,我肯定就在武汉大学‘人文实验班’读书了,可是人生没有假设,这也是命运吧。”

  就像电影《致青春》里面表现的那样,那个时代的大学生都充满了叛逆的思想,何醒言也不例外,他那早已蠢蠢欲动的内心被上紧了发条。“原来我以为大学里面都是名师荟萃的,可以学到或者探索很多人生未来方向的东西,后来发现大学其实挺令我失望的,没有遇到一个好老师。”

  在何醒言的想象里,大学的新闻学老师应该像国外的一样,是会同一些普利策新闻奖得主,或者战地记者之类的分享经验,然后会告诉你真正的新闻是什么。“所以,学问都在课本之外啊。”在那之后何醒言开始了独自享受大学“氛围”。

  依旧能从跟何醒言的交谈中看出他身上带着浓重的80后气息,可是他更愿意说自己是70、80之间的这一代人,“我们这一代其实是最最迷惘的年代,并且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改革开放的影响,身上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痕迹,缺乏一些生存之外自我的东西。”

  在何醒言如今的工作团队里,带着明显的个人风格的90后越发的多了起来,这种现状让何醒言心中也是别有一般滋味,“根据我的风格,不喜欢以自己的价值观去左右别人,虽然说目前话语权还是掌握在70后、80后甚至60后手里。但是我们也要让90后成长起来,拥有自己的话语权。”

  从一个“文学青年”再到“新闻从业者”,何醒言不仅仅是追寻着命运的脚步,更多的是他感悟到人生的变化在于看不见的内心,在于如何去把握自己生活的轨迹,或者说懂得去规划、预测未来。

  和一个“光头大佬”的故事

  人的一生无法全盘计划好,据何醒言描述,进入媒体并不是他的初衷。

  “不小心”加入媒体后,何醒言一开始是心属《南方周末》的,但选择从来都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被划入了《南方都市报》经济部,后来又成立了汽车部门,不过那个时候的《南方都市报》正处于黄金时代,也碰上了汽车的井喷时代,那是天下大‘势’啊!”何醒言说,“当时全国才有200万辆汽车左右,到现在2000多万辆,这简直就是超音速。”

  初入道的何醒言才仅仅认识桑塔纳、捷达等一些“大众品牌”。“因为我是湖北人,所以还多认识了富康,”何醒言打趣说,“而记忆里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在深圳,是我第一次看到哈弗皮卡SUV,当时就有人问我觉得这辆车能卖多少钱,我说应该接近20万左右吧,后来才知道这辆车不到10万元,那个时候是真的不了解行业。”

  《南方都市报》给了何醒言一个施展自身能力的舞台,而何醒言也在这个舞台上,渐渐地舞出了自己的特色。有很多圈内人这么形容何醒言,说他思维跳跃怡然自乐,说他是才气逼人的胖子老师,当然更多的却是说他是一个有梦想的人。

  他在《南方都市报》深圳版那接近一年的经历,成为他职业生涯最为深刻的记忆,尤其是他2003年孤身一人和深圳当地汽车圈一个光头大佬斗智斗勇的故事,成为熟悉他们两个的朋友之间百嚼不厌的谈资。

  2004年年底,何醒言突然决心北上,追随老领导创办的《新京报》,这时候,关于何醒言的很多故事,都和汽车圈一些“猛料”、“负面”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京城有名的年轻的“刺头”。

  在渐渐成熟后,何醒言决定独当一面,主动申请成为《新京报》汽车版主编,“其实在开始的时候领导是不同意的,但在自己独挡一面后发现自己可以学到和收获更多的时候,也觉得这一切非常值得。”

  向前走,不再回头

  何醒言说自己是一个非常“稳”的人,“这个体重没关系啊,哈哈,虽然我已经从130斤到了180斤,”何醒言说,“我这个人一般不冒险,更不喜欢冒险。”可是何醒言还是同汽车圈几位“大佬”开启了一场华丽的一猫汽车网的冒险旅程,“对于我来说,这个未来是未知数,更是摸着石头过河,然后再走一看二望三。”

  当人身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就是这样,“传统媒体进入了拐点,那么我就看看有没有新机会,‘顺势’很重要,人不能决定‘势’。”

  在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何醒言说自己也老是失眠,“当然,也有很有触碰‘天花板’的时刻,但是要慢慢地习惯和学会自我管理,性格是改变不了了,但是习惯可以成为勇气和力量。”

  就是带着这样的勇气和力量,在一年的时间里,整个一猫的团队都在渐渐走向成熟,“一年后,我们更多的是在资讯导购化和电商的线上线下做投入,这种交易模式告别了传统的走流量的路子。”

  任何一家新型的创业公司在创业初期的时候都会经历很多瓶颈,甚至磨合。但是何醒言坦言,“我们还好,虽然每个人的性格差异都会很大,即使磨合很重要,但在磨合之外最重要的是我们都怀揣着同一个梦想,这个才是最为重要的。”

  如今的一猫汽车网已经组成了400多人的团队,“我这一部分有100多人,和他们在一起挺开心的,而我对他们最大要求就是‘干’,发挥自己最大的才能。但就我自身而言,我更想达到‘无欲则刚’的境地,哈哈。”何醒言说,“而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只需要规划好一猫的未来。”

  在一猫焕发了事业第二春的何醒言,带着充满激情的干劲,像回到了十年前才入道的模样。如果从头再来,何醒言的人生旅程会有所不同吗?其实应该不会。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如一场要不断作出抉择的游戏。每到一个阶段,就必须做出抉择。选择了一条道路,改变了方向,就向前走,不再回头。

  何醒言的故事,还在不断地翻新和继续,但是他嘴里说过的“瘦得像一道闪电”的样子,当他满身喜感地站在我们面前,却怎么都想象不出那该是什么的模样?

  文/曹旻希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