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3月新政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新政的推出,不仅影响了住房改善型群体和住房刚需型群体,对于以房产行业进行牟利的中介和投资者来说更是不小的打击。可以说,是霎时炎夏变寒冬的感觉。中介也好、炒房者也罢,瞬间进入了利益的冰河期。
中介公司的无奈叫停
要是自己卖房的话,费时费力不说,还很可能因为不清楚流程而惹纠纷,所以很多人便会选择委托中介。在一片叫买叫卖声中,房产中介的前景可谓是如日中天。2016年下半年,通州新华联锦园的一套近100平米的二手房,买家就足足交了8万元的中介费。在三四线城市那可是相当于近2O平米房屋的价格。而如今,新政之下中介的日子也不好过。5月9日,链家集团做出了官方回应称: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累计关闭近87家门店。其中包括开墙打洞类门店34家,学区门店9家,商办门店44家。由此来看,北京楼市新政对于房产中介影响很大,首批关店潮已经开始。不过,链家方面解释称,这一轮关店,是其“主动开展全面的合规整治工作,以优化店面资源配置,加强所有店面管理和规范。”
整治不等于必须专门停业进行,由此可见,由于新政的出台,二手房交易产功率被迫下降已经影响了中介公司的前进步伐,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收缩脚步。这还是大规模的正规中介,至于一些小中介,黑中介只能选择关闭或者抱着能忽悠一单是一单的心态。毕竟,只要买卖双方加中介签订协议,中介费是有理由不予退还的。而从事房产中介工作的经纪人,大多数选择离开公司另谋出路。
炒房个体的负债之路
一二线城市控房价,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已经是楼市政策的主旋律。三四线城市的楼市价格稳定没什么变化,一二线城市的限购限贷组合拳却打蒙了如李先生一般的炒房客们。
李先生2016年下半年加入到炒房队伍,在北京贷款600万,月供34000购买了一套房子。预计两年后出售房屋,不仅能免营业税,房价上涨所带来的收益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谁知3.17一朝令下,所有的计划都胎死腹中。不仅如此,由于买房时首付款不够,李先生借了很大一部分消费贷做首付,这也就意味着现在卖房的话,加上税费、中介费反而要赔上百万。但若是不卖,以现在每个月税后工资1.5万元的收入,除去还首付和月供,工资和手中的余钱都不够一年用的,随时可能会陷入经济危机。而像李先生这样背负着几百万贷款的炒房客不算少数,由于他们所有的盈利都是以房价上涨为基础,原以为这种高成本的投入会给自己带来高盈利,但恰逢楼市严格调控,所有的希望都被新政冰封起来,何时冰河解冻尚且难料。
多房者和投资商的合作之路
对于一线城市来说,永远不缺的就是外来务工人口。对于外来人口,永远缺乏的却是房子。按照以前的购房政策,辛苦若干年再东拼西凑借些银子足够在北京置业安家。如今,新政之下,购房的欲望基本淡然了。想要在一线城市生存,只有租房一路。而新政之下,对于房产拥有者,尤其是多房者来说,房子既不好买又不好卖,可是也不能闲置着。毕竟,房屋可以闲置,供热费和物业费却是不能缺少的。在房产成交量降低的同时,多房者和投资商却围绕租房者的需求达成了共识,以另一种形式进行着双方的利益共赢。即房屋拥有者将多余的多套房产(很多是毛坯房)租给想在房产行业赚钱的投资商,基本上签订为期5年左右的协议。投资商则负责对承租的房屋进行装修,并在装修时多兼并出一个房间(这样本来二居室的房屋就变成了三居卧室,三居室的房屋就变成了四居室)。装修完毕后,投资商再将家具家电配备齐全,以公寓的形式对外出租进行成本的回收和出租的盈利。待到合同到期,再将房主的房屋还原,恢复成实际的厅室。站在房屋拥有者的角度,卖不出去租出去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虽说租金一般,但去掉物业费和供热费,一年几万的收益还是可以确保的。等到满足政策要求再将房屋出手也不迟;站在投资商的角度,既然签订5年的合同,房主就要免费赠送5个月的时间,装修2个月就够,剩余的3个月收到的租金可以冲减一部分装修款。等到承租房屋全部分租出去的时候,两三年就能回收成本,剩下最后的两年就是纯收益。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房租是越来越高的。但是因为租房时签订的合同期限是5年,承租的租金是不变的,自然收益越来越高。
总之,无论是中介的叫停也好,炒房个体的负债之路也罢,还是多房者和投资商的握手,反应的无非是新政之下房产利益者们的窘境和采取的自救措施。毕竟房产冰河时代的来临时大家始料不及的。
文/本刊记者 薛牧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