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世界上最著名的富翁之一巴菲特的儿子竟然当了大半辈子的农民,他几乎没得到父亲的任何经济资助。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靠自己努力来赚钱
巴菲特有三个孩子,分别是霍华德、彼得和苏西。在彼得两岁的时候,巴菲特花了三万美元买了一栋建于20世纪初、没有围墙的老房子。与其他父母不同的是,巴菲特在家里三楼装了一台十美分硬币老虎机。巴菲特并不是自己喜欢赌博,而是要让孩子们认识到赌博的危险,同时牢牢控制住孩子们的零花钱。巴菲特曾说,“我会完全满足他们所有的零用钱要求,只要面额是十美分硬币,反正到了每天晚上,所有钱又会回到我的口袋。”看到这里,不禁感慨,巴菲特果然是个心机Boy。“我的钱都是干活挣来的,所以不会白白给你们。你们也应该努力挣钱,至少力所能及。”于是,为了挣一点零用钱,三个孩子总是抢着干活:扫地、擦窗户、给花草施肥浇水……
当彼得17岁时,他突然发现很多人对父亲指指点点,原来这一年巴菲特的投资大获全胜。不过,彼得记得他们的生活还是和以前一样。电视、冰箱和沙发用了好多年,跟普通家庭一样。
音乐界的“沃伦·巴菲特”
也在这一年,《华盛顿邮报》发行人为彼得写了一封推荐信,彼得顺利进入了斯坦福大学。但彼得并不开心,因为他总是遭到别人的质疑,很多人认为他不过是顶了父亲的光环。彼得对自己的父亲说,“如果我不是巴菲特的儿子,那么就不会遭受别人的质疑了。”巴菲特反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努力和成绩来证明你当之无愧呢?”于是彼得开始发奋图强,一年半时间将20门基础课程全部修完。不过,彼得仍旧不开心。他跟父亲说:“如果我辍学,您是否会觉得脸上无光?”巴菲特笑着说:“我知道你一直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做音乐节,我仍然记得你7岁那年,坐在钢琴前,把一首欢快无比的《扬基歌》弹成了哀乐。能把欢快的乐曲弹成哀乐,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弹奏者心情糟糕,二是他具备非凡的音乐天分。”于是,中途退学的彼得投身音乐创作。尽管当时他身无分文,但巴菲特没有给他一分钱生活费。他靠自己的努力,为妻子和女儿在密歇根湖湖畔买了别墅,也终于有了专业级别的音乐工作室。彼得也让所有人心悦诚服地这样称赞:“我很惊讶你竟然没有子承父业,但我更惊讶的是,你居然成了音乐界的‘沃伦·巴菲特’。”后来,当彼得告诉父亲自己的新书《做你自己》即将出中文版时,对中国有着深厚感情的巴菲特主动提出为他写序。当然,日理万机的巴菲特的序言非常简短:“彼得的人生全凭他自己打造。他衡量成功的标准,不是个人财富或荣耀,而是对广阔世界所做的贡献。”
买土地租给儿子
巴菲特的另一个儿子霍华德就是开头说的那位农民。他曾反复尝试过很多职业,但他最终发现自己在干农活的时候最快乐。农业是他天赋的职业,“让他平静,让他重新找到方向。”当决定选择农民这个职业时,霍华德·巴菲特已经30多岁了,连大学都没有毕业。而且有4个继女和一个即将出生的儿子要抚养,他想要买个农场,但缺少资金。
于是,在霍华德31岁时,他的父亲用28万美元买下了奥马哈北部400英亩的农田,然后将土地租给儿子,租金为地价的5%加上一定比例的农场总收入———22%或26%,取决于霍华德的体重是否超过182.5磅(当他父亲买下土地时,他体重约200磅)。从租借父亲的400英亩地开始,今天他在内布拉斯加和伊利诺伊州的农场总面积达到1900英亩,年收入100万美元。为了亲自了解贫困的现状,霍华德拜访了142个国家,包括非洲所有54个国家。年有200天,他都在路上,不只一次被用黑洞洞的枪口指着,他还曾被威胁、被逮捕、被扣押。他遇到过真正的非洲军阀。一次和猎豹的相遇给他的右前臂留下了伤疤。这些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于是在2013年,他出版了畅销书《40个机会:在饥饿的世界寻找机会》。
三个孩子做慈善
在2006年6月25日,巴菲特在75岁时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决定:他将捐出85%的个人财富,(当时估值约370亿美元),这是人类历史上数额最大的一笔慈善捐款。
而在3个月前,巴菲特给彼得打了电话,告诉他自己的想法。彼得真诚地对父亲说:“爸爸,我真为你骄傲!”从不表扬儿子,而在儿子眼中也不可能有时间关注自己的音乐的巴菲特,在电话里跟儿子说:“孩子,我也为你骄傲!”
巴菲特最大的孩子苏西今年62岁,她创建的舍伍德基金会致力于改善内布拉斯加儿童的生活。她还担任美国第三大家族基金会主席,该基金会在2014年总计拿出了4.2亿美元善款,主要用于资助低成本避孕措施和生育健康诊所。6年后,为了庆祝82岁生日,2012年8月30日,巴菲特又宣布,他会再给每个孩子的基金会捐赠约1200万股伯克希尔·哈撒韦B类股票。
因此巴菲特的每个孩子总计得到25亿美元的捐款承诺,每年分期付款,根据当年具体的股票价格,每个基金会定期收到1亿至1.5亿美元。除了必须被用于慈善用途之外,这些赠款几乎不附带任何条件。在写给子女的一封信中,巴菲特简单地提到:“我相信你们都会以自己的方式合理地使用这些钱。爱你们的父亲。”
由于父亲的慷慨,巴菲特的三个孩子都跻身于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慈善家行列。三人都继承了父母帮助穷困者的承诺。巴菲特曾说,他家的信仰是“所有人都有同等的价值。一旦你认识到这一点,自然会伸手帮助那些资源有限的人。
这就是巴菲特三个孩子的现状:小儿子彼得喜欢音乐,次子霍华德是农民,大女儿苏西则喜欢儿童,每个孩子除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之外,都管理着一个慈善基金,力争把每一分慈善款都送到最需要人的手里去。这就是巴菲特留给三个孩子的财富。
同样是富豪,巴菲特的教子观念确实值得学习。有时候有的有钱人是只富不贵,总是生怕孩子以后会吃苦,总想把自己最好的留给孩子,太缺格局和胸怀,因此也逃不过“富不过三代”的命运。(来自网络)
文/本刊记者 李明敬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