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奋达科技002681)于6月5日上市,尽管公司12.48元/股的发行价所对应的市盈率(摊薄)仅为24.47倍,但公司上市首日开盘即跌破发行价,令申购奋达科技的投资者颇感迷茫。
近期市场的清淡是否是导致奋达科技“破发”的原因?
事实上,同为6月5日上市的黄海机械(002680)首发市盈率为24.53倍,黄海机械于上市首日开盘即获得44%的涨幅。这显示奋达科技的上市破发是被市场资金抛弃所致。
本刊记者在调查采访中了解到,奋达科技以较低市盈率发行仍被市场抛弃的更深层次原因在于公司在招股书中进行了过度的包装,而公司真实的基本面则并不乐观。除了严重夸大技术专利优势外,奋达科技在财务数据方面的重重疑点也显示公司“增收不增利”的背后有着外界难以明晰的玄机。
招股书充满“脂粉气”
“24倍上下的发行市盈率,应该说从发行市场一贯的情形来看,都算是比较低的,这种情况下还破发,亏损的投资者或许要问问自己是否认真分析了公司的招股书。”深圳一家私募基金的投资总监李先生对记者表示。
事实上,自奋达科技的招股书公开披露以来,就被业界戏称为充满了“脂粉气”,意指公司招股书被精心包装,给人以“高科技”、“高成长”的印象,但实际却并非如此。这种包装首先就集中在专利技术优势,以及与此对应的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方面。
奋达科技在招股过程中以拥有74项专利为卖点,并自称“(专利技术)形成了一道领先于竞争对手的技术壁垒”。但如果投资者仔细分析其技术专利的构成,则不难发现,公司的发明专利仅仅只有2项,其余均为“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有小家电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外观设计专利”尽管可以称之为专利,但一般而言小家电企业通常都不会将外观设计作为某种技术领先的说辞,外观设计仅仅具备设计上的“排他性”,更谈不上是什么“壁垒”。
而奋达科技在招股书中则明显通过数字夸大了专利技术优势,如公司“卷发器”产品的20余种型号,对应的是20余个“外观设计专利”。
如果再看公司从2008年开始获得的“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则更是有“云里雾里”的感觉。以2009年研发费用为例,2009年奋达科技美发小家电的研发费用为491.11万元,占美发小家电营业收入比例为2.36%;2010年美发小家电研发费用856.73万元,占美发小家电营业收入比例为2.94%。
由于研发费用占比均不足3%的比例要求,奋达科技的高新技术企业资质一直备受质疑。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在上市后出现因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成问题,导致相关税收优惠被取消,又或者被追缴税款,投资者或将面临重大损失。
财务数据掩盖了什么?
奋达科技财务数据所表现出的种种悬疑更是让不少专业人士感到“问题多多”。从成长性的角度观察,奋达科技已经处于“增收不增利”的尴尬经营局面。与公司在招股过程中不断强调的“苹果”概念相悖的是,公司并未分享到“苹果”产业链上的利润,财务数据看起来更像是产业链上的“苦力”。
招股书数据显示,2010年奋达科技的利润总额较2009年增加1427.18万元,增幅为16.66%,而同期公司的营业收入为41.61%的涨幅;2011年奋达科技净利润较2010年仅增长781.10万元,增幅为7.82%,增幅明显放缓,更为可怕的是,公司同期的营业收入为22.25%的增长幅度。
乍一看,近2年净利润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增速似乎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如果跨期观察就会发现,营业收入从2009年的4.67亿元到2011年的8.09亿元几乎接近翻番,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则仅从2009年的6078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7575万元,增幅仅2成多。
更为形象的理解则是,奋达科技在短短2年的时间内,业务量几乎翻番,但赚到手的利润则仅是略微增长,公司在整个产业链上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接近于“苦力”,而非招股书描述的“优势竞争力”。奋达科技对此情形的解释则颇为勉强,均以“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上升、美元汇率下降”等朦胧的提法一笔带过。
有接近奋达科技的人士向记者透露,想要理解奋达科技真实的财务状况并非易事,但可以结合公司的上市进程、现金流状况以及公司的应收账款变动略窥一二。
奋达科技2009年末的应收账款为6050万元,2010年末为1.07亿元,至2011年末为1.53亿元,其增速无论从任何一个时期进行比较,都超越了同期的营业收入增速。将这几项财务指标的同比变动联系起来理解,则颇值得玩味:奋达科技一方面大量的、快速的形成应收账款,而同期营业收入也获得了较为明显的增长(尽管增速低于应收账款增速),但最终能够实现的净利润则“相当可怜”。
现金流方面的变化更是揭穿了奋达科技“成长性”的谎言,公司2009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706万元,至201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仅为2984万元。
本刊记者 王柄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