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最后制度红利 掘金B股正当时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杭汽轮B,上柴B,粤电力B,投资
  • 发布时间:2013-01-21 10:58

  江浙超级大户史煜奇近一个月以来心情非常好,去年下重注的B股终于给他带来丰厚的回报。相继买入的杭汽轮B、上柴B、粤电力B等股票不负所望,上涨幅度均超过20%,部分股票上涨超过50%。

  《投资者报》记者和他相熟多年,从去年年初,他就告诉记者,他正在转移阵地到B股,给出的投资逻辑是“B股早晚得解决,这是股改最后一块制度性红利。”

  如今B股走势也证明了他的判断。虽然A股同期也实现了绝地反弹,但一直处于边缘地位的B股行情表现则更猛。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B股指数从去年的11月30日起至今上涨了24%,超越了A股指数17%的涨幅,而且B股走出了惊人的15连阳,打破7年以来最长连涨天数纪录。

  B股疯狂上涨引来了无数的关注,很多投资者不禁发问,B股现在介入是否仍然安全?会不会是接棒的最后一个?

  史煜奇告诉记者,他并不担心,行情仍会持续,因为B股还没有出现全面转板的情况,需要等待,调整期是介入最好的时候,B股将迎来改革的华丽盛宴。

  最后的制度红利

  刚刚过去的一年,B股市场动作不断:从长安B、南玻B、鲁泰B等回购B股,到闽灿坤B差点因股价低于面值被退市,最终通过缩股躲过一劫,再到中集集团B股成功转到H股,B股一时热闹非凡,B股也从“死水一潭”成为各路投资者竞相关注的市场。

  相对A股而言,B股是以美元和港元计价,但都是境内公司发行的股票。目前,沪深两市共有106家B股股票。

  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B股市场,出发点是增加企业引进外资的渠道,但随着大批内地企业到境外上市,B股市场丧失了最基本的融资功能,2001年以后便再无新股发行,也没有再融资。20年来,A股市场迅猛发展,B股则日渐“边缘化”。

  近几年随着国际板多次提出,B股市场更是成为鸡肋,流动性急剧下降,去年B股市场日均换手率为0.32%,总市值也只有1400亿元左右,仅占创业板市场的1/5。定位尴尬的B股市场被取消是早晚的事情。

  多年来,投资者都预期AB股将会很快并轨,但总是望穿秋水遥遥无期。不过这种状况从去年开始发生变化,去年以来,国家力推资本制度改革,很多创新措施被推出,让投资者看到了希望。

  去年4月,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广东调研时曾表示要解决B股公司的发展问题。今年1月16日,郭树清在亚洲金融论坛上再次表示,将积极推动B股市场的改革,提高B股公司的正常经营和发展能力,目前证监会已经成立了联合小组来负责此事。

  史煜奇告诉记者,正是看到了监管层面的细微动作,他才觉得B股市场将会迎来一波大的机会。他一直以来以善于抓取中国市场的制度性红利著称,曾经是重组股的坚定拥趸者,最有名的一笔投资,投资ST九发重组后获利4倍多。

  他说,投资其实很简单,要善于发现市场中的制度红利,“B股市场是目前完善资本制度残留的一个问题,早晚都会得到解决,而现在到了拐点,从监管层的态度来看,B股全面改革的时代很快将到来。”

  B转H股迎来高峰

  如何解决B股问题,转H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已有成功案例。

  2012年12月19日,中集集团B股成功转H股,成为首例B转H股。它的成功转板揭开了解决B股历史遗留问题的序幕。去年12月26日,万科因重大事项停牌,虽然没有公开表态,但是从各方面的信息来看,该公司也将实施B股转 H股的方案,B股转H股有望迎来高峰。

  国泰君安香港国际公司总裁阎峰曾透露说,公司手头上正处理多个B转H项目,预期今年会有更多的B 股转板至本港的H股。目前第2批B股公司转板申请已在审批,当中包括深圳及上海两个交易所上市的公司。

  今年1月1日,德勤中国全国上市业务组联席主管合伙人欧振兴也曾表示,中国大陆资本市场改革和放宽H股上市要求将有助推动B股公司转成H股上市的趋势,这势必成为今年市场的一大亮点。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近期在未来三年战略规划中也指出,今年B股转H股以及大型集团分拆子公司上市将成为香港未来新股公开发行市场(IPO)增长的契机。

  根据港交所的规定,以介绍形式在香港主板上市,申请人必须具备不少于3个财政年度的营业记录,且过去三个财政年度的净利润不少于5000万港元(最近一年盈利至少为2000万港元,前两年累计盈利至少为3000万港元),上市时市值至少达2亿港元。

  按照上述规定,国泰君安对沪深两市100多家B股公司进行了排查,发现约有30到40家B股企业符合香港主板上市要求,有潜在转板可能。“目前也已经有部分B股公司主动与我们联系,咨询B股转H股的具体操作事宜。”阎峰曾对媒体透露。

  不过也有分析师认为,中集集团的模式不具有示范效应。在海通证券销售交易总部的分析师张崎看来,B股转H股比较适合有国际业务背景、有外汇收入,并且股东多为境外投资者的B股企业。

  他告诉记者,由于B转H股多采用介绍上市的方式,不涉及筹资,部分公司没有多少动力。目前香港股市的估值很便宜,甚至都比B股低,如果转到H股,股价反而下跌没有必要,反而到香港上市,上市公司将要支付昂贵的跨境上市成本、投行、董秘等等支出,不太合算。

  B转A股困难重重

  事实上,B股除了转向H股模式外,还存在其他模式。B股企业的出路是多元化的。

  去年7月初新版退市制度发布后,由闽灿坤B股引发了B股市场退市的大讨论,公司最终通过缩股维持了上市地位,但换了“股”仍未脱B股的胎,还必须再次改革,这种方式治标不治本。

  还一种是回购注销股份。例如长安、鲁泰、南玻等公司,主要目的是增强公众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促使公司价值回归到合理水平,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这种方式也只能减少B股的规模,并无助于解决公司的B股问题。

  最受欢迎的是AB股合并,但困难重重。目前B股中,有85家A+B股同时上市的企业,由于上证B股采用美元交易,货币兑换方面短期还需要解决一些技术性问题,操作上稍显复杂。

  另外一个难题是A股的投资者不见得会同意。目前沪市B股平均市盈率约13倍,与沪市A股相当;深市B股平均市盈率为16倍,远低于深市A股平均市盈率30倍水平,即使再涨B股与其A股价格仍有近50%的折让。可见,要B股硬生生直接转成A股,对A股投资者来说显失公平。如果这个问题能够解决的话,AB股合并肯定将成为一个潮流。

  看重折价投资机会

  中集集团自去年12月19日转板以来,股价最高涨幅超过50%。受到追捧的一个原因则是公司B股估值远低于同类港股的估值,投资者看中的是公司的折价机会。

  兴业证券私人财富管理总部多次发布报告认为:“一旦通过转板机制使得股指水平趋于平衡,这种较高的折价率将带来潜在的投资机会。”

  中银国际也认为由于部分B股对A股和H股相关行业的估值存在折价,因此持续的转板案例将继续提高B股市场的活跃度。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16日,85只AB股中,全部存在折价,45只股票的折价率超过了40%。而AH股相比,H股价格比A股高10%-25%,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如果所有B股都成功转为H股的话,就存在一倍以上的溢价空间。转成A股,也都有上涨空间。

  例如万科B若转板方案成型,中银国际预计,将有利于公司估值的提升以及降低贷款融资成本,远期或将拓展公司的直接融资渠道,估计万科B股将获得40%~55%左右的估值提升,并带动万科A股获得至少28%的估值提升。当然,兴业证券也指出,并非折价率低就一定意味着机会,还要看看是否满足转板的条件。

  目前国泰君安策略团队发现五个行业10只股票,将成为B转H股的热门股票,其中万科B和招商地产B是地产股的代表,长安B和江铃汽车B是乘用车,威孚B则是经济复苏中的重卡标的,华新水泥B和南玻B则是经济复苏周期中建材行业的标的,古井贡、张裕以及黄山旅游则是因为在港股的稀缺性的原因。

  B股市场的潜在机会引来无数新的投资者跟进。根据中登公司1月16日数据,7日~13日这一周B股开户数激增3倍,从前一周的不到200户猛增至上周的845户,为近年来少见。

  转板预期还不断催生大宗交易的套利机会,近期B股大宗交易频频出现溢价交易。今年以来,共有16只B股登上大宗交易平台,其中有12只是溢价交易。溢价最高的是皖美菱B,较收盘价高出4.32%。排在其后的分别是杭汽轮B和粤照明B,分别溢价2.65%和2.15%。

  随着不断有新的资金涌入,B股市场仍继续维持市场的强势,15连阳或许只是一个开始。不过,史煜奇也表示,前期涨幅过猛,行情虽然仍然可以上涨,到近期可能面临调整,但调整并不可怕,反而是踏空投资者进场的好时机。

  那在众多B股中如何选择?史煜奇称:“当然是那些具备转板可能性的绩优股,这波行情中,也是绩优股涨得最多。”

  张崎告诉《投资者报》记者,B股市场今年将面临各种投资机遇,从操作的角度讲,投资者尽可能选择那些盈利有增长空间、分红收益率较高、估值较低的品种,兼顾AB股差价因素,在合理的价格买入并长期持有。■

  《投资者报》记者 薛玉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