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会歌剧院:1亿美元债券的猜想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大都会歌剧院,债券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1-21 14:06
就在2012末日传说宣告破解的前夜,享誉世界的纽约大都会歌剧院(Metropolitan Opera)宣布将公开发售剧院129年历史上的第一份公共债券,据《华尔街时报》报道此次募集资金规模为1亿美元左右。
1亿美元用途何在?
作为当今国际歌剧舞台首屈一指的表演团体,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堪称是美国在高雅文化领域的一面旗帜,而剧院的一举一动也颇受人瞩目。据悉,此次发行的10年期应课税债券(taxable bonds)不仅是歌剧院自1883年成立以来首次通过金融工具募集资金,同时也是大都会歌剧院对当下财政紧张局面的一种应对。
美国著名的金融机构摩根斯坦利将负责此次债券的承销工作,公司的常务董事埃里克·怀尔德(Eric Wild)透露,所募集的1亿美元将用于剧院的运营投入,包括偿还剧院从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Corp.)获得的6300万美元的贷款和利息,以及在修缮和改良剧院的照明、通风系统上所进行的花费。大都会歌剧院总经理彼得·盖博(Peter Gelb)认为,目前市场的低利率环境,为剧院此次发行债券提供了良好机会。
而尽管1亿美元的发售规模在庞大债券市场如沧海一粟,同时大都会歌剧院高层以十分平静的语调叙述了此次放债的目的和未来资金的用途,但这一文化领域罕见的筹资举措却再次反映了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今天,高雅艺术演出团体并不轻松的生存现状。
根据大都会2011~2012的财务报告显示,剧院的运营亏损比上一个演出季提升了7个百分点,额度扩大至1.35亿美元,而其营业收入也从2010~2011演出季的1.84亿美元下降到1.70亿美元,降幅高达8%。不过,前一演出季较高的营业收入源自剧院在2011年演出季结束前对日本的大规模巡演,其在海外演出中获取的巨额收入激发了一定的翘尾现象。而同时根据财报显示,过去三年剧院的运营成本增加了15%,而增长的营业收入只有不足11%,同时受到肆虐美国东海岸的“桑迪飓风”影响,在12~13演出季头三个月的剧院票房销售成绩亦同比萎缩。
市场人士预期,虽然发行规模较小,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销售压力。美国穆迪投资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给予该债券A3评级,评估报告指出由于此次销售的债券属课征型债券,投资者将面临利息税征缴,同时指出大都会歌剧院由于过度依赖捐款和赞助,有可能导致其偿还能力不足。不过市场分析也指出,剧院庞大的私人赞助者将可能成为此次债券最大的购买群体。
烧钱的歌剧与最烧钱歌剧院
尽管在大多数人心中,歌剧艺术是阳春白雪的代名词,是一项纯粹的高品质精神娱乐活动。然而很多人不知道,这项诞生于400年前的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却耗费巨大,在20世纪电影工业诞生之前,一直是世界上最为昂贵、耗资最为巨大的舞台艺术形式,在欧洲国家常年依靠王室和贵族的无私赞助支持,而如今则基本由政府津贴扶持。
不过,美国却在走一条截然不同的公共艺术发展之路上,不同于欧洲和其他国家依赖政府支持,美国国内所有艺术机构和院团都是以董事会赞助人的形式运营,具有高度的商业性和独立性。而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亦是当今全球少数几个以“烧钱”闻名的顶尖艺术机构之一。
比如挥金如土制作奢华壮观的舞台,邀请全球最顶尖的歌唱家登台,以及支付高额的员工薪金的费用组成了大都会歌剧院最重要的运营成本。
具剧院公开披露的数据显示,歌剧院目前一个财政年度的财政预算是3.29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资金依靠私人捐款、赞助等形式获得。在2011~2012财务年度,大都会歌剧院共筹集到1.82亿美元,歌剧院董事会主席安·吉夫(Ann Ziff)及其家族——出版帝国吉夫·戴维斯(Ziff Davis)的继承人们一共为剧院捐出高达3000万美元的数额。而在大都会歌剧院的历史上,包括摩根(Morgan)、罗斯福(Roosevelt)、肯尼迪(Kennedy)、阿斯托(Astor)及范德堡(Vanderbilt)等实业巨子都曾经成为了剧院的董事会成员。
造成大都会歌剧院财政吃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剧院长期以来都坚持着“高投入,高产出”的“双高”经营策略确是其难以免于风险的根本原因。目前大都会歌剧院是世界上罕见的始终坚持“明星演出制”的歌剧院,这一制度始于上世纪50年代鲁道夫·宾(Rudolf Bing)担任剧院总经理的时代,核心理念是:每晚演出要保持有2至3位世界级明星歌唱家登台,以此保证90%以上的高上座率。
不过,随着一批批伟大的歌剧演唱家如巨星般陨落,“明星制”亦不再是百试不爽的灵丹妙药。而自从2008年次贷危机后,美国进入了新世纪以来的首个经济不景气周期,昔日出手阔绰的赞助人开始精打细算,加之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致使美元持续走低,令昔日财大气粗的大都会歌剧院面临着人力和管理成本不断增高的处境。目前剧院仍然面临着总额为2.82亿美元的职工养老金负担,这比上一财年多出了将近6000万美元,而养老金缺口也由此前的7300万美元,猛增至1.28亿美元。
但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都会仍然不惜血本,将大把的资金投入高昂的歌剧制作中,比如在2011~2012演出季斥资近2000万美元打造了犹如好莱坞大片一般的瓦格纳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这也是让剧院财政缺口再度扩大的原因之一,2012年底剧院又同样为柏辽兹的史诗歌剧《特洛伊特人》埋单。而与此同时,由于歌剧院最重要的艺术灵魂和金字招牌,美国本土的明星指挥家詹姆斯·列文(James Levine)因为身体原因长期缺席剧院舞台,这或多或少影响了剧院的票房成绩。
129年中的多次财政危机
其实,大都会歌剧院从2006年就开始采取较为激进的艺术运营策略了。当年,索尼古典唱片公司(Sony Classical)前高级总裁彼得·盖博接手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总经理一职时,歌剧院的上座率正在持续下滑,观众的平均年龄不断上升。为了扭转这一困局,盖博引进了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一批著名导演,推出创新和具有当今最前沿舞台技术理念的歌剧作品,并开始在全球各地的高清影院放映歌剧,而MET HD这一举措堪称是歌剧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而截止到2012年,大都会歌剧院上演的剧目已经在54个国家的1700处地点落地放映,每年可为大都会带来1100万美元的利润。同时观众更加年轻, 据大都会歌剧院披露,2010年观看演出的观众平均年龄是57.7岁,比2005时年的60.4岁明显下降。
不过,在欧美公共文化艺术史上,艺术机构始终面临着这样的难题,大手笔的艺术投入和不断扩大的财政赤字仿佛是一对永远无法调和的矛盾,仿佛硬币的两面,非此即彼。而这在大都会歌剧院的历史上也屡见不鲜。
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强悍的总经理鲁道夫·宾将剧院迁至目前使用的林肯艺术中心,同时在艺术上屡创佳绩,但由于新剧院运营成本的提升、员工数量的不断扩大,导致1966~1967财政年度出现了巨额的债务赤字,剧院管理层不得不重新评估劳资合同,而这又导致了剧院员工的一系列反弹。直到70年代初,大都会的财政赤字负担已经令其无法承担新的歌剧剧目制作,这使得其在日后多年不得不采取银根紧缩政策。
时隔10年,剧院再遭财政危机,1977~1978演出季由于资金筹措不利而险些停摆,而董事会提议提高三成票价的做法也无异于杯水车薪。直到一位名叫弗兰克·E·塔普林的筹资高手接管董事会,才让剧院在最短时间内摆脱困境,而那也是大都会赞助人数量猛增的阶段。1981年时,剧院的赞助人基数从70年代中期的7.5万人猛增至20万人,以确保剧院在日后相当长的时间中,可以做到收支相抵,高枕无忧。
席碧尔·哈林顿(Sybil Harrington)也许是大都会歌剧院历史上最慷慨的赞助人,在有生之年她一共资助了剧院的16部歌剧新制作。这位最初在纽约名利场上默默无闻的富婆因为投资歌剧而声名显赫,她曾经这样对媒体说:“我刚到纽约时完全是无名之辈,但我对歌剧有兴趣,有人告诉我要给他们(指剧院)钱,并鼓励我这样持续下去,会有结果的。”于是,为了表彰这位美国石油巨子唐纳德·哈林顿的妻子,1987年大都会歌剧院将林肯中心的剧院演出大厅命名为席碧尔·哈林顿大厅。
可惜,哈林顿夫人早在1998年便去世,享年89岁。如果她能活到今天,大都会歌剧院1亿美元债券会有多少落入她的口袋呢?
老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