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赏识管理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赏识管理,中职学校,教师队伍
  • 发布时间:2014-10-24 13:34

  摘要:随着国家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与全面实施,对教师也有了新的要求。教师,一直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代名词。他们是知识的传授者、启迪者,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更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所以如何增强教师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的新时代教师队伍已成为管理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赏识管理 中职学校 教师队伍

  一、赏识管理的含义

  赏识管理是指在学校管理中,在把握办学的总体目标进行宏观决策,实行权利和制度约束的同时,注意加强和教职工的情感联系,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从而取得良好学校管理效能。

  管理者要进行“赏识”投入,使被管理者在工作中产生巨大的驱动力。一个学校要发展,关键在教师。因为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处于主导性地位,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在学校管理中,在把握办学的总体目标进行宏观决策,实行权利和制度约束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和教职工的情感联系,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取得良好学校管理效能。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学校管理过程中应以青年教师培养为重点,以活动为重要载体,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二、运用赏识管理的必要性

  中职学校是指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中等学历教育的学校。就学历而言,是指初中后高中层次的教育;就培养目标而言,是指培养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的教育,是就业教育,是成人与成才并重的教育。如何让教师变得更加积极、让落后的教师不断进步、在学校内部形成良性的竞争风气、教师卓越表现得到回报等,都是学校领导应该考虑的问题。

  当前,由于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普遍不高,导致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成就感。然而每个人都喜欢被表扬、被赏识,这样每个人的自信心与责任心都会被有效地激发出来,不断地发展各种能力。被表扬、被赏识的教师最终都将成为优秀型的员工,也将使学校成为名校。

  赏识管理提倡的是去鼓励与支持教师。因此,即使一些教师暂时未取得成就,但他们也会在“赏识”管理的制度下积极争取,发挥正能量,最终也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因此,一位教师当做得不好时,他会感到不好意思,会立刻纠正自己的错误,会加倍努力维护自身的形象,会以做得更好来回报学校。

  年轻教师都是比较叛逆的,他们需要更多的认可与赞扬,对教师赏识,体现了学校管理者的智慧。教师群体中既有侃侃而谈者,也有比较含蓄、不愿轻易流露情感倾向的同志,要想打破这种僵局,就必须让教育者自身产生一种自己被领导重视,自己的言语、想法得到领导的肯定和赏识的认识,这样他们才会大胆地施展自己的才华,从而才会使学校更加辉煌。当然,赏识更是一种认可,是学校领导对教师能力的一种积极评价。学校领导满足了他们的这一心理,就能打造一支具有生气和活力的教师团队。

  三、实施赏识管理的拓展途径

  1.加强理论学习研讨

  职业学校,不但要学生学好文化课知识,更需要学生掌握好专业课知识及动手操作能力。所以学校每年都要组织相关继续教育内容的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到校讲学或下企实习,作为促进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很好的途径。这样既可以促进教师理论修养的提高,更可以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能更好地为学生做好榜样。同时学校必须固定每周的学习时间,加强教师自我学习研讨,定期学习与课题研究有关的理论。

  2.积极实施“名师工程”

  名师是中职校的品牌,其对学校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可以采用“新老结合”的方法,促进其在业务、能力等方面快速成长,成为中职学校的骨干。

  3.构建各种交流平台

  为了加强交流,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修养,学校应努力构建青年教师“教科论坛”活动、教师博客论坛等交流平台。这不仅提高了教师们教育教学的能力,促进了他们专业的发展,他们也从交流活动中掌握了自己对专业成长的需求、对工作生活的愿望,为学校在进行青年教师培养的过程中提供决策依据,同时教师可以积累相关资料和信息。

  总之,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越来越表现为质量的竞争,更是品牌的竞争,谁拥有强势品牌,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当今社会不仅企业需要讲究品牌,学校更需要品牌。品牌是客观存在的,只是以前人们没有意识到,没有自觉去打造。为什么那么多的学生、家长追求名牌学校,把它作为奋斗目标,以考取名牌学校为荣?这就是品牌的威力和效应。从普及教育到教育机会均等,从优质教育到特色学校,中职校师资队伍的品牌建设将成为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文/崔建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