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工厂对学生实训教学的影响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中职院校,校内工厂,实训学习
  • 发布时间:2014-10-24 16:07

  摘要:在中职院校内建立教学工厂是当前职业院校普遍采用的实训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方便学生,更方便学校的管理,在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技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基于此,本文将主要就中职院校校内教学工厂对学生实训学习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中职院校 校内工厂 实训学习

  教学环境是多学科关注的领域。从主体构成看,包括课堂内的和课堂外的教学环境。从中职院校的教学特点来看,课堂外的教学环境更加重要,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内学习的知识,还能让学生体会到社会上的工作经历,为以后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校内教学工厂的现状与发展

  校内教学工厂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真正学到应该学到的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校内工厂的建设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的教学能力和学生从事的岗位;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实训教学活动,积极地配合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使学生在教学工厂学习过程中能够学以致用,学有所成。中职院校校内工厂的建设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开展各种职业活动教学,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所需的各种能力,创造了条件。然而由于中职院校经济方面的原因,有些校内工厂只存在一些形式上的设备,并没有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这样很难让学生真正学到自己想学到的知识。

  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是与职业领域里的行动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以培养具有综合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活动的学习领域为学习内容,运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并采用多元评价方法进行教学评价。在职业活动导向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持人、引导者、咨询员,学生是学习的行动主体。为了有效地开展项目学习和主题学习,教师要以基于职业情境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接近于活动实际的学习环境,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多媒体技术手段,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通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新颖和谐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二、中职院校内教学工厂对学生实训学习的影响

  本专业的校内实践教学环节根据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训练三个由低到高的能力培养训练层面组成的要求进行设计,让学生在良好的实训环境中进行综合性技术训练,以利于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1.创设的基本思路

  方向和原则:符合工学结合的要求,满足职业、岗位培训要求,体现新知识、新技术,逐渐确立其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中心位置,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层次:培养具有高素质实用型、应用型能力兼备的创新型人才。目标:适合社会发展和教学需要的实训场所,多功能、综合性实训基地。要求:统筹规划、优化整合、合理布局、资源共享、提高效益。

  2.形成协调、持续的保障机制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在职业院校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建设本校区的校内教学工厂,体现学校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校内教学工厂,模拟社会上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方式。这样可以给学生创造提前进入企业生产的机会。校内教学工厂教学设施是构成学校物质环境的主要因素,是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教学设施是否完善、良好,直接关系到教学物理环境质量的优劣。校内教学工厂教学信息是学校信息的主要部分,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输出源和接受源,教师输出的信息是教学目标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真实、有效地传送给学生,帮助学生建立有效认知结构,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学生也可以成为信息输出源,教学活动过程使学生把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感受和能力提高以及存在的问题等信息不断地输出,让老师接受到这些信息后,合理地调整教学方法及实训教学内容,以不断地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同时要注重中职院校校内教学工厂的管理,切实保障工厂的企业化运行,要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顺利的通过实训的过渡时期。虽然工厂是设立在校园内,但实训的整个过程和模式都是按照企业的社会化管理。

  近年来,中职教育伴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越来越多校内工厂的建立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职业教育的重心和关键点。只有做好实训教学工作,职业教育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文/李丽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