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职业素养,体育教学,态度敬业
  • 发布时间:2014-10-27 08:23

  摘要:本文从体育课的结构入手讲述职业素养养成的问题,从整队、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研究体育教学如何与职业素养联系起来,完成培养目标。

  关键词:职业素养 体育教学 态度敬业

  课题:浙江省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协会科研项目成果。

  为了探索和研究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的作用,笔者选取了实验班级工学交替的几个班,以掌握学生在企业里职业素养的表现情况。长期跟踪工学交替的实验班级的结论显示,体育教学在职业素养养成中的作用非常明显。

  一、职业素养

  近几年,国内外都在探索和研究职业素养的养成问题。因为职业素养是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很多企业和公司管理层认为,职业素养至少包含两个重要因素:态度和敬业。态度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好的态度比如认真、谦虚、负责、积极、助人等是成功的关键因素。敬业就是热爱自己的岗位工作,不管做什么工作一定要做到最好,发挥出实力。敬业不仅仅是吃苦耐劳,更重要的是用心用脑去做好企业分配的每一份工作。

  二、职业素养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养成

  体育教学过程围绕着态度和敬业这两个重要因素来展开。从体育本质来看,它不仅造就人的健康体魄,还造就人的美好心灵。所以体育教学对培养职业素养有着直接的和积极的作用。笔者从一堂体育课的结构过程来论述职业素养在体育教学时养成的问题。

  1.养成信守时间的习惯

  体育课时学生要按时到指定地方集中整队。如果学生迟到了,不要强调客观原因,要强调迟到就是迟到,是态度的问题,是一种不良的、不负责任的表现。信守时间是职业人的基本素养,如果迟到而不以为意,势必会耽误大事。所以考勤一定要严格,把迟到者一一登记在册。学生看到老师要登记迟到者,还是很在意的,迟到者会越来越少。这种养成习惯的过程就是职业素养的养成方法之一。

  2.养成团队合作精神

  由体育委员进行整队,整队时要求做到“快、静、齐”。这是体育课正常进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障。怎样才算“快、静、齐”,要给学生一个量化的概念,如一分钟内学生整齐地排好队,无一人说话。随着大家的动作加快,要求可适当提高,逐渐缩短时间,如50秒、40秒、30秒、20秒。要做到“快、静、齐”,要求每一个人都要认真对待。要做成一件事,不是靠一两人能完成的,而是靠大家的合作才能完成,这就是团队合作精神的养成过程。

  3.养成做事要有准备的习惯

  运动前做一些准备活动,目的是使人体能够有准备地从相对安静的状态逐步过渡到运动状态。好处有三:使大脑处于最佳的运动状态,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防止运动受伤;养成做任何事都要有准备的习惯。

  做任何事都要养成有准备的习惯,如到企业上班,生产前要准备好生产时所需的工具和材料等等。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做任何事、见任何人之前,都要做足充分的准备。

  4.培养积极参与的心态

  接下来是课程的基本部分,重点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心态,教育学生,只要多相信自己一些,便会发现自己的无限潜力。

  笔者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听到课的内容时就开始抱怨吃不消的,比较消极的编为第一小组;听到课的内容时会询问满分是多少,比较积极的编为第二小组;剩下的编为第三小组。这三个小组完成课堂任务的效果分别是:第一小组完成得很被动,敷衍了事,抱怨苦和累;第二小组完成得很轻松,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第三小组为完成任务而去完成任务。

  笔者对这三组分别进行点评。第一小组会完成得很辛苦,是因为将上课看成是老师的工作,如果到企业工作,也将工作看成是老板的工作,就会敷衍塞责,感到工作艰辛、烦闷,落入工作的痛苦里面。第二小组对老师布置的任务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是一种执行力的表现,其实这就是敬业。敬业表面上看是有益于单位、有益于领导,最终的受益者却是自己。第三小组是人数最多的群体,为完成任务而去完成任务,为工作而工作,为报酬而报酬。他们从一个地方到一个地方,事情做完一件又一件,好像做了很多事,但没有一件事情做得让人无可挑剔、拍案叫绝,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直到退休仍然一事无成。

  以上的点评学生也认可。要常使学生形成这样的思想:体育课不仅锻炼身体,更要体现职业素养的培养;工作固然是为了生计,但是比生计更可贵的,是在工作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除了薪酬,工作给予我们的报酬还有很多,包括珍贵的经验、才能的表现、人生的乐趣。这些东西与薪酬相比,价值要高出千万倍。

  5.养成有头有尾的习惯

  结束部分是对身体进行放松,对本节课进行小结。该环节培养学生做事有头有尾的习惯,要求其自始至终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并做好总结,为更好地开展下一步工作做准备。

  文/何友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