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农村小学低段高效英语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646(2014)12-0002-02

  小学英语课的教学有别于其它学科的教学,它具有实践性、交流性强的特点,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交流活动,而这些活动常常是以结对或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的,这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监控整个班级的难度。再加上农村小学的学生对外界接触少,孩子会认为平常生活中根本用不到英语,学了并没有什么用处,从而缺乏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着小学英语理念的实施和学生的有效学习。如何才能有效改善小学英语课堂纪律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重视第一堂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上第一堂英语课之前,大部分小学生对英语“白纸一张”,一无所知。因此,老师如果上好了这第一堂课,将极大地影响着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常言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如何做好这“良好的开端”呢?

  (1)课前准备

  小学生学习欲强、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非常的感兴趣。为了让学生对英语教师有一个独特而鲜明的印象,上第一堂英语课之前,老师一定要精心打扮一番(比如带有字母图案的衣服、字母吊坠等)。这样,当你一走上讲台,学生便会一下子给吸引住了。“亲其师而善其道。”学生对你这个教师感兴趣了,就会对你所教的这门学科感兴趣。除了穿着之外,教师还要准备英语课常用的挂图、单词卡片等教具,让学生感受到英语课特有的“气味”。

  (2)开场白

  教师千万不要因为你的学生听不懂英语就来个中文的开场白,要学会“卖关子”,越是让人不明白的事就越能吊起人的口味。一走上讲台,教师就说:“Hello,boys and girls!”“Class begins.”等来组织教学,然后自我介绍,I'm Miss……学生听不懂没关系,用手势,表情,再通过反复演练让他们理解。如果有学生问你:“你讲的那都是些什么呀?我们一句也听不懂。”你可以告诉他,“那就是你们要学习的‘英语’!”这说明你已经激发起他们的兴趣了。另外,要让学生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英语其实无处不在,比如KFC、CCTV、PK、DVD、CD等。

  二、优化课堂教学管理

  好的纪律来自好的教学,改进教学是改善纪律的关键。教学失去吸引力,学生就会随之失去学习的兴趣,而把课堂行为转化为违纪犯规的错误方向。作为课堂教学的发动者和组织者,为了保证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的成效,教师应将课堂管理作为一种组织手段,具有严肃性,并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它要求学生课堂要步调一致,听从指导,不得自行其事。

  (1)明确课堂指令

  课堂指令明确,高效,才能保证教学各环节顺利进行,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例如停止,安静信号:老师说one,two,three.学生说three,two,one;老师说Ears,ears,学生说Listen,listen;(Eyes,eyes---look,look.);有节奏地拍掌,学生模仿教师,拍出正确的节奏等。操练信号:开小火车信号:Let's do,one by one或one by one,ready,go.同桌合作信号:Let's do,two by two.规定先叫到名字的一个学生为对话的A,另一个为B。小组活动信号:let's do,four by four.按座位顺序规定分别为A,B,C,D。这样明确的人员和任务分配节省了解释活动规则的时间,使整节课紧凑,高效。

  (2)制定课堂纪律

  a.先举手,再发言。

  b.朗读时,书本放桌上,用手指指着读,以便老师检查是否人人都开口读,指读可加强学生对字形的识记。

  c.有同学发言时,其他学生必须注视发言者,有不同意见要举手,不能打断,若发言有误,不能嘲笑。

  d.当自己的学习速度较快,不能坐着等,要充分利用时间读背已学内容。

  e.当同伴有问题(开小差或看不清,不会记录时)要及时提醒,帮助。

  (3)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小学生感观较具体直观,而且容易受情绪的影响把观察目标转移到新颖的事物上去。他们年龄小,自我控制力薄弱,注意力不稳定,难持久,思维以形象为主,对有直观形象支持的材料容易记忆。针对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英语教学中应采用多媒体、简笔画、实物、图片、等教学手段,配以教师的表情和体态语言,这样才能创设浓厚的数学氛围,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习兴趣。把孩子的兴趣吸引到学习上,就能从源头上避免纪律问题。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弗兰西斯·培根说:“我们称之为教育的东西,实际上不过是一种早期习惯。”对好奇多动的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有利于他们主动参与学习,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纪律。

  (1)强化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

  学生课前主动预习新课,通过部分理解、消化、记忆、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重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有利于思维的高度集中,而非身在曹营心在汉。教学实践表明,大脑有遗忘的规律,只有及时复习,能降低遗忘率,还可以帮助学生将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在下一堂课时,不至于一接受到新知识就束手无策,已巩固的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快更有信心更专心地进行各种活动。

  (2)有效运用有意注意、无意注意等多种注意形式培养学生上课全神贯注的习惯

  小学生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自制力差,他们的注意力最长也不会超过20分钟,大脑就会出现阶段性疲劳,从而在课堂上会注意力分散,无精打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种种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认真听讲,专心学习好习惯,教学实践证明:猜谜,游戏,设疑提问,竞赛等,都能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刺激大脑兴奋中枢,有助于学生迅速积极地处理学习信息。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适时调控教学节奏,发现学生有疲倦、注意力涣散的现象时,就可以适时穿插一些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猜一猜,动一动。这样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使混乱的课堂纪律很快安静下来。

  总之,我们教师一方面要培养他们正确的纪律观,同时也要提高课堂教学对他们的吸引力,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去,才能标本兼治。小学英语教师应把课堂纪律当作重要问题来研究,以能创建更加有利于我们教学的课堂环境。

  龚佳丽(浙江省萧山区临江新城实验小学311200)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