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泥塑课程的有效开展
-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幼儿,泥塑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1-19 09:21
【摘要】泥塑艺术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也是深受幼儿喜欢的活动之一。现在每一个幼儿园开展的艺术活动丰富又多样,例如:手工、绘画、剪纸、泥塑、工艺欣赏等等。而我园将泥塑作为了本园的特色活动。泥塑活动是艺术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不仅能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的艺术美,受到美的熏陶,还可以让幼儿在快乐表达、自由创造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泥塑 课程 有效开展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646(2014)12-0039-02
一、泥塑课程概念及发展价值
泥塑活动对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
1.从表现力上来说,泥塑立体的呈现方式更利于幼儿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操作,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思想。
2.从幼儿艺术能力的发展来说,作为一种空间艺术形式,泥塑活动对幼儿空间想象思维、空间造型和艺术创造力具有独特的发展价值。
3.泥塑活动在丰富幼儿的触觉感受,促进他们大小肌肉的协调发展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4.泥是没有固定形状的材料,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表现性和变化性,为儿童提供了无限的想象和表现空间。操作的过程也能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控制力和满足感,有利于抒解紧张情绪。
二、各年龄阶段幼儿泥塑塑造的主要特点
(一)小班幼儿塑造的主要特点
应该在小班的年龄阶段就打好泥塑的基础。我们将泥塑活动贯穿在幼儿的教学当中,将小班平时15分钟的课时尽量延长,根据幼儿个体差异进行操作与讲解。在小班,孩子需要掌握好基本的泥塑手法,比如:泥塑中需要运用“团、搓、压扁、粘合、拉、分泥、雕刻”这些基本的手法和操作。孩子需要反复练习,小班的孩子还没有到创作的阶段,就需要不断重复的来练习这些基本动作,同时还需要掌握和了解泥塑的基本工具,当老师说小朋友你要拿出什么工具来雕刻的时候,他需要第一时间就能拿出工具。在小班的第一学期这些技能都掌握好以后,第二学期我们就根据泥塑目标,带领幼儿塑造简单的泥塑造型。孩子在掌握了基本的塑造技能之后都能塑造出基础的造型。
(二)中班幼儿塑造的主要特点
幼儿对于泥塑的认知特点是建立在小班的基础上的,小班幼儿掌握了泥塑的基本造型和基本手法之后,升入中班就能初步建立出立体的物品,尽管中班的孩子还没有开始动手去塑造立体的物品,但是当老师说出立体的物品,在他们的大脑中就能立刻显现出立体的物品的构图,这对于上中班的幼儿来塑造立体物品是一个非常好的前提。
(三)大班幼儿塑造的主要特点
幼儿在泥塑认知特点上又进一步提高,大班的孩子对于主体性泥塑的塑造比较强,在中班立体图形的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能根据主题塑造出物品。而且大班幼儿在小肌肉群的发展上也有了较灵活的改变。所以往往能塑造出具有故事情节性的泥塑作品。比如,在我园开展的泥塑作品大赛中,小班孩子都是捏个基本造型,在加些装饰。
三、各年龄段泥塑活动的指导策略
(一)小班幼儿泥塑指导策略
依据这个年龄幼儿的塑造特点及水平,教师应更多地为其提供事宜的环境进行泥塑活动,并且提供充分的活动材料和玩耍的机会,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以游戏的形式,鼓励幼儿大胆地操作、感知泥土。
比如:在小班的一节家长观摩活动中,我们老师上了一节小熊饼干屋,小班的孩子已经掌握了最基本的塑造技能,而小熊饼干屋是一个非常温馨的房子,老师们亲手制作了饼干屋的背景,将其环境布置的非常温馨。给每位幼儿准备了充分的材料,各种颜色的泥以及泥塑的工具,垫板人手一张。在上课时候,老师以情景导入,说小熊家要来客人,请小朋友们来给客人做饼干,一下子就吸引了小班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点。孩子们自己充当着小主人来给客人做饼干。老师交代饼干的作法,先团圆,然后压扁,做两片同样的饼干,中间用白泥做上夹心。难点要给幼儿有所交代,要用工具对饼干进行装饰。并且活动都要在自己的垫板上进行。孩子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制作。好多孩子说,做不好了客人就不喜欢了。所以对于小班的孩子,泥塑活动的指导,从开始可以情景导入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点,交代作法之后,孩子就开始制作,老师要开始巡回指导,还要顾及个体差异,做好饼干的幼儿可以先将饼干放在饼干屋里,再做下面的饼干。没有做好的幼儿在继续做,也可以等等其他做的慢的孩子。
(二)中班幼儿泥塑指导策略
在了解了泥土性质的基础上。幼儿已经具有初步的半立体造型的意识,对工具的使用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概括能力也不断增强。他们在泥塑活动中不断地追求造型向立体性靠近。教师应结合幼儿塑造的特点及水平,布置丰富的环境,并丰富其感性经验,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其抓住主要外形特征,指导幼儿用工具细致的表达,帮助其获得成功感。
如:中班幼儿已经可以来塑造小动物了,教师首先要孩子有已知的生活经验,比如让家长带孩子去参观动物园,仔细看看每一个小动物,观察它们的形态、特征。比如:教师在指导孩子进行泥塑活动前,在环境布置上可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小动物图片,让幼儿来观察,和幼儿一起来说一说每个小动物的特征是什么?再就是让孩子在纸上画一画,当孩子掌握动物特征的时候,在他们的印象中,每个动物的特征他都极力想表现出来。或者教师组织幼儿玩小动物的游戏,加深对小动物的特征的印象。
(三)大班幼儿泥塑指导策略
大班孩子的泥塑主要以情景为主,教师首先要给孩子布置好情景。比如:“海底世界”的情景。让孩子自己去创作海底的生物都有什么。大班的孩子会做出很多的东西,比如:美丽的热带鱼、美丽的水草、珊瑚、小泡泡、螃蟹、虾、石头等等。孩子不再需要现成的标本来照着做,他们喜欢自己创造。比如:“恐龙世界”,孩子做出的恐龙种类繁多,表情各异。这些都离不开已有经验。在平时,教师就要带孩子多观察、让孩子多表达。“我热爱的小a动物”中,孩子将自己家或者院子里的猫猫狗狗都做出来了,他们做的形状各异,表情也比较丰富,对于细节的把握也比较细腻。孩子不停的在说这都是他们自己平时观察的,他们和小动物一起玩耍、互动,产生了感情。才会塑造出一个优秀的作品。
徐新欣(甘肃兰州石化幼教中心化工街幼儿园7300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