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数学课堂情趣 推进高效数学课堂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要使每堂课都充满情趣,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关键词】课堂情趣 高效课堂 激发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646(2014)12-0004-02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能使每堂课充满情趣,就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思维由潜伏状态变为活跃状态,并逐渐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特别在我们沾益四中,教学条件也基本可以,学校也组织去学习了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教学模式。其实我们也有我们自己的模式,千篇一律照搬是会走上绝路的。

  一、激发学习动机,唤起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部分学生不爱学或学不好数学,并非智力低下,而没有启发诱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就必须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运用直观教学手段,灵活的教学方法,创设悬念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教小数除法,拿两个梨让两个学生平均分开,每人分得1个,拿3个利让两个学生平均分开,每人分得多少?学生很快说出1个半,这一半列成算式怎样表示呢?学生说不出来,这时抓住学生求知欲教学。

  教学中还可能通过图文、动画、故事、游戏等组织教学,能免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动机,唤起学习兴趣。

  二、通过动手操作,引起学习兴趣

  “要认识一个客体,就必须动之以手”,因此,数学课上应创造条件多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例:用七巧板拼各种图形,用边长一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各种长方体,从而找出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把圆柱的侧面剪开,展开后看有几种图形,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等。各种动手活动,让学生多动手、乐动手、会动手,在动手中感知,在动手中发现,在动手中创造,在动手中扩充知识,既提高了学生动手的操作能力,又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取了知识。

  三、通过思维训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教学中,应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例如:找规律填表,求面积,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把一个长方体割成两个小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多少;联系实际,用长120厘米,宽90厘米的铁皮,剪成直径是30厘米的圆片,最多可以剪几个?通过算,动手剪,发现有误差,实际上是材料上有浪费。还可能通过推理,数列等活动,训练学生对知识信息进行补充,修正分类,概括、组合、创造等智力活动,提高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总之,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必须精心设计教法,尽量减少教师讲解,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改变课堂教学中单打一式的问答习惯和部分学生当“陪客”的现象,设计多层次的问题,习题让学生量力而行,让优生吃得饱,一般生吃得香,后进生吃得消。让学生在动心中受教育,动手中提高能力,动脑中发展智力,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会到学数学是一件乐趣,这就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

  [2]《继续教育概论》

  [3]《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4]《实用心理咨询与助人技术》[M]R.Nelson-Jones著作江光荣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

  [5]《齐鲁晚报》[M]“5+2=0”一个窘迫的教育公式文/于潇潇秦国玲片/本报记者吴凡

  [6]《爱心与教育》[M]作者:李战云1999年12月第一版

  [7]裴光亚·试谈以人为本的三维课堂教学[J].中学数学,2006.1

  [8]伍鸿熙·一个数学家在数学教育界的经验[J].数学通报.2008.1

  [9]张奠宙·教育数学是具有教育形态的教学[J].数学教育学报,2005.3

  [10]张奠宙·创新教育下的“教师主导作用”[J].数学教学,2006.8

  [11]林崇德·中学科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12]钟启泉、吴国平·革新中国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3]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王永林(云南省沾益县第四中学655300)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