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贫困山区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变应试体育为素质体育,确保中考体育早日步入科学、规范、健康、有序的发展之路,本文就当前贫困山区学校开展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贫困山区 中考体育 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646(2014)12-0093-02

  自从“体育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中考成绩总分”以来,体育课越来越备受关注,诸多中学特别是贫困山区学校在中考体育教学与训练中所出现的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都先后浮出水面。体育教学课变成训练课、考什么项目只练什么项目;重视身体练习、轻视能力培养;重视健身功能、轻视健心功能;不尊重学生身心实际、逼迫学生突击锻炼、盲目和片面地追求中考体育的满分率;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过于单一,影响与制约了学生学习兴趣和体育个性化发展等等。为改变现状,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变应试体育为素质体育,确保中考体育早日步入科学、规范、健康、有序的发展之路,人们在逐步探索,本文就当前贫困山区学校开展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村学校开展体育活动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1.经济、文化的发展阻碍农村体育的发展

  体育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和社会的共存共赢,需要的是自上而下的行政作为,存在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它的初衷以及发展的趋势是好的。但由于贫困山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对于“体育运动”还没有充分的认识,更没有意识到它的作用,学校对中考体育工作也只是是形式上的。另外,由于体育是面向全国颁布的各项制度和标准,具有统一性,忽视各个区域之间存在的差异。农村体育的开展丧失了自主权但又达不到规定,再加上认识的差异与存在的误区阻碍了体育的发展,体育仍然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态而存在,它被视为一种“流行口号”,改其形式与内容但不改本质,体育的潜力与作用未得到人们的认可,使得体育的发展有所停滞。

  2.学校并未走出“应试教育”思想影响

  由于贫困山区地理位置偏僻,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所以,很多贫困山区学校领导的思想也只是停留在片面追求中考“升学率”等传统观念上,没有彻底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使学生喘不气来,他们在压力下生存,在竞争下拼搏,在困苦中挣扎,却忽略了身体这一革命的本钱。学校注重抓升学率和高素质建设者和接班人、家长以孩子的学习成绩为荣,体育课不被重视,甚至错误地认为每天进行体育活动是浪费学生学习的宝贵时间,进行体育活动还不如帮家里多做点“地里活”,使得学生失去宝贵的锻炼时间。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没有认真贯彻执,也没认识到体育教学在学校作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没有形成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这也就导致了开展“体育活动”在很多边远贫穷农村学校“名不符实”现象的发生。

  3.体育师资严重不足,教师队伍素质不高

  由于地方偏僻、交通条件不发达,教师待遇底、条件艰苦,很多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都不愿意到农村学校去工作。学校的体育教学课都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代授。虽然有些学校条件好一点,有专职体育教师却很少,与体育老师缺编30万不相称的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队伍编制总体超编100多万。实际操作中,一般学校在配置教师时,都是将语数外教师放在首位,而将音体美教师的配置放在次要地位。使得体育教师在工作中承担着大量的工作和压力,却没有得到同事的认可和赞赏,甚至在精神、物质的分配上遭到不公平的待遇,使得农村学校体育师资严重不足,教师队伍素质不高成为不争的事实。也有一些体育教师通过自身的努力却未得到理想的改变效果,久而久之失去工作激情产生怠倦心里,让体育这个本身光辉、自豪的职业失去了色彩,花在体育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随之减少,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教师家奴课堂的能力,体育课的质量更是无从说起。

  4.体育场地器材匮乏

  贫困山区学校由于体育经费的严重不足势必造成体育场地器材的匮乏和短缺。从我省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来看,经济发展层次越低,学校规模越小,场地、器材缺乏越严重。农村学校的场地缺乏和器材缺乏相伴,有的学校场地凹凸不平,全是泥土场地,更不用说田径场了。可见,许多农村学校的场地器材设施与国家教委颁布的《农村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标准》相差很远。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场地器材条件,体育场地器材的严重短缺,是使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受到严惩影响的重要原因。

  二、农村中小学长期开展体育活动的对策

  1.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

  自中央“7号文件”下达后,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让学生享受运动、享受阳光、体验快乐、健康成长。全国许多县市教育主管部门都积极组织了阳光体育活动现场会,推动各地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工作。但据调查发现,目前仍然还有不少农村学校将阳光体育运动流于表面化、形式化。为此,我们呼吁相关学校领导转变教育教学观点,切实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决贯彻落实《意见》文件精神,希望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加大规范办学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督查力度,加大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权重,真正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改变中考应试教育体制,加强体育素质教育

  中考体育应试教育现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和学生的体育观念以及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有关。学校要把体育真正放到关系学生整体发展的地位上来,要将体育为“副课”的认识彻底废除,要转变体育课只是玩的想法,要让学生把掌握一些体育技能技巧作为体育课堂学习的目标来完成。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在整体教育规划中对体育工作的部署,加强学校、教师、家长以及学生自身对体育的认识,这样就会直接促进体育课堂管理的改善和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另外要想彻底改变初中体育应试教育思想,就得从学生的运动兴趣抓起,来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意识,从根本上增强学生体质。学校要建立健全崇尚体育,以运动为光荣的教学观念,积极从课堂教育评价出发,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培养个性,来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以促进其锻炼习惯的养成。在体育教学中,对于不同能力的学生我们不能只看学生在体育课上达到的绝对水平成绩,还要重视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进步幅度与努力求知程度,重视学生自学的体育知识、技术、特长项目或具有自创性的动作或锻炼方法进行测试。

  3.不断完善学校体育评价机制,激发体育教师工作热情

  随着“每天锻炼一小时”口号的提出,各学校把体育工作摆到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上,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许多其他学科教师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这充分调动体育教师工作热情,涌现出一批开拓进取、任劳任怨学校体育先进工作者。但也有些学校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因其劳动价值得不到正确的认可与评价,工作积极性不高。如:课外活动不记工作量、没有课余训练补助、晋升职称比其他学科教师晚、评优、评先被遗忘等现象。这些都影响着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也直接影响到青少年学生心身健康。因此,学校的体育教学行为,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建立健全学校体育考核制度,体育教师组织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等工作都计入教学工作量,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发放体育教师的服装费和训练、竞赛等有关津贴。调动广大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培养他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深入推进体育运动开展,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

  4.加强学校场地和体育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改善活动设施

  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严重不足、教师队伍素质不高、场地器材严重缺乏成为不争的事实。要想一下子改变这种现实是很难的;需要很多的资金投入。这就要求每一个体育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在外在条件尚不完备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活动。修整体育活动场地,自制体育活动器材,合理利用;同时在体育活动中充分发扬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或者地域民俗体育,开展地方特色体育活动,比如跳方格、跳圈圈、打沙包、踢毽子、跳绳等;便于组织全员参与的活动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项目。同时,学校要依靠各种社会力量,拓宽经济来源,加强师资力量,加强自我造血功能,完善学校体育的硬件设施,来满足学生活动要求。以便使农村中小学“体育运动”能更快更好更全面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施吉良,党云辉.浅析边疆农村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24):123-125

  [2]平杰等.关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问题的讨论[J].上海教育科研,2007(3):4-7

  [3]马爱华.改革中考体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J],中国学校体育,2007(5):14-15

  和卫民(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太安乡中学67410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