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课标思想贯穿英语课堂教学
-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激励,评价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1-19 10:01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646(2014)12-0071-02
教育部颁发的《国家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教学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探讨、开放式的教学氛围。新教材的编排,正是实施这一新课标宗旨的充分体现。如何利用新教材,发挥新课标的优势,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构建新教学观,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1.更新教学观念,实现教学角色的转变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教师不能跳出应试考试的束缚,教师即使在教学中加大语言能力的训练,也无法摆脱上课讲词语的用法,讲知识点的应用。应试考试使得学生过分依赖教师、课本、并以考试为最终目的,从而丧失了英语学习的兴趣,禁锢了学生学习能力的自由发展。要开发其潜能,就必须改变教学观念。新课标把学习语言的能力和运用的能力作为教学最终目标,强调大量的语言实践,特别强调过程教学,让学生参与并体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从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把教学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2.营造民主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新课标下的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用采访,即Interview的形式,这很受学生欢迎。如在导入宾语从句时,我让学生对我进行采访,尽可能多地向我提他们想知道的问题,并一一给予答复,随后问全体学生,某某问我什么问题,于是很自然地引出宾语从句。这样的设计,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参与的热情也很高。课堂上他们情绪高涨,讨论热烈,提问也很有深度。同时我以发展的观点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真诚地鼓励学生,让他们充分体验创新思维所带来的喜悦和成功,从而使学生进行自觉、自主、有创造性思维的学习。
3.创设质疑情境,激发学生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其创造性受到压制。因此,在教学中我针对学生已有的能力水平,充分利用新教材里现成的材料,创设质疑情境地,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并提出探究性问题。英语课堂里我们常见的讨论话题常常停留在“How”“Where”等问题的设置上,问题的答案是封闭式的,要求学生求同,而不是求异。而开放式问题就是没有规定的标准答案,便于学生进行探究。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记录在纸上的思维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到了什么,就必须用自已的眼睛。”这番话很具体地道出了探究学习的重要价值。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能引发学生进入深层的自主思考,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二、创设科学民主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不是教学目的,而是一种教育学生积极向上的一种手段,是实现课堂目标的重要保障。过去,我们只注重最后的结果,注重横向联合向比较,而忽略了各个时期个体的进步情况。但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交际能力都处在发展阶段,他们的发展潜能还无法估量。传统的教学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忽视改进与激励;评价内容过于注意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学生的个体差异;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这些都在无形中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新课标提出的新的评价标准强调评价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这种评价标准,侧重学习的过程,不再以考试分数高低论英雄,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而且新评价标准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利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但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学生的接受能力也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师应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评价内容也更全面了,提出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他评与自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形成性评价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而终结性评价是看重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可尝试用课堂观察、学生的成绩档案、学习周记、问卷调查、面谈等方式。
这样,从优秀学生的全面发展到后进生的分层提高,我能及时地、多层次的、全面反复地考查,再结合期末考试的成绩,对学生做出公正的、真实的、合理的整体评价。
三、实践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合作学习是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英语成绩以及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信心、毅力、智力等因素,把学生分成A、B、C三大类,并告诉学生:随着学习的深入及成绩的变化,三类学生会相互转化,一定阶段之后要进行重整。为确保每个学生能参与,并乐于参与,我努力在每堂课中组织好每一项教学活动。布鲁姆曾经说过:“小组讨论探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是最有效的,尤其是消除了竞争情景中互相争先的威胁……”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最大的优势体现在综合性学习目标课堂上的单向反馈变成多向反馈,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愈发激活了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参与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学习增强广收信息、主动探索的能力,提高了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总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能使学生掌握课堂知识,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终身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这三者是相辅相成、共同作用的三要素,只有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最佳作用。
屈娟(重庆市北碚区柳荫中学校400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