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郭沫若,历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1-19 09:03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646(2014)12-0023-03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才可以更好的达到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现行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更是中学历史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设计,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还应不断的改革教法,提高课堂艺术,利用各方面的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历史变成学生喜爱的学科。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导入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关键。历史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做好课堂的导入对于上好一节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的导入,形式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导入方法,但是最主要的是要把学生的心理活动集中和指向新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这一课时,可以首先放一段关于武昌起义的战争场面的视频,接下来向学生提问:这场战斗是历史上的什么事件?他为什么发生呢?有什么样的意义?如此来激发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学习。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奥苏伯尔说过:“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教学,这是教学的最高原则。”课堂上,教师教学的内容和实际情况是不断变化的,为达到教学目的,教师须灵活采用各种教法,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点面结合,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各种教法教学历史。
1.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向学生提出小而具体、新而有趣、难易适当,富有启发性的历史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蒙古国的兴起和元朝统一全国》一课中,讲述“文天祥抗元”时,引导学生思考:文天祥在一次战斗中被俘,后囚于大都,表现坚贞不屈的品格和崇高的气节,能不能因此就否定元统一战争呢?这一问题涉及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辨证地看待元朝统一战争,这种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学生们积极地谈出自己的看法,这一战争给人民生活所带来的苦难和对江南经济破坏应持批判态度,同时元朝统一在历史上有重要意义。这样,恰当而有深度的提问,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采取角色扮演法
历史学科的特点为历史教学中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创设历史情境提供了便利。老师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扮演历史中的人物,学生以角色的身份来回答问题。如在讲“赤壁之战”时,就孙刘联合抗曹的问题,可以引出“诸葛亮舌战群儒”这一历史场面。让学生演出群儒与诸葛亮就抗曹问题进行辩论的场景,辩论的结果正好是赤壁之战胜败的原因。让学生进入角色,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当时的社会环境,根据当时的客观条件提出有说服力的论点、论据,“具史实以力争”,最后再由教师将结果加工成系统的结论。通过他们的表演,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重点及难点有了更深的认识。
3.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
媒体教学是一种将声音、文本、图像、动画、视频,电影等多种媒体结合的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教学中将历史图片、历史影像资料,文本材料等在多媒体中表现出来,再现当时的历史情景、人物的具体感受,把过去的历史生动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学习“官渡之战”的时候,教师预先可截取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有关片段,加以其他相关材料做好课件。上课时先简单介绍一下战争的始末使学生有初步认识。随后利用课件来表现战争场景,同时结合课文中的材料详细介绍战争的经过。播放视频,学生目睹刀光剑影激烈的战斗场面,听着老师以抑扬顿挫的语调所做的精彩描绘,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战火纷飞的沙场。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而且可以将学生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中去认识、分析历史,对学生加深记忆,增强对历史本身的理解有重要的作用。
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要加强专业素质的训练
较高的专业素质是一名教师所必备的,丰富而渊博的专业知识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一名历史老师而言,专业知识更是上好课最重要的保证。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着重表现在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生动的材料对课本进行补充,使整个历史教学内容丰富,使描述的历史人物栩栩如生,使叙述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如临其境。昨天的过去就是今天的历史,历史教师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涉猎与历史相关的知识,特别是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知识和材料,历史老师才可以在讲课时旁征博引,举一反三,吸引学生的注意。
2.教师应该具备风趣幽默的语言
历史是已经画上句号的过去,离今天的年代也比较久远,要把这些复杂的历史事件呈现给学生必须在语言上面下功夫,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饱满的情感,抑扬顿挫的声音,绘声绘色的描述,使学生身临其境,走进“历史现场”。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历史,又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如:教学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一课中,提到朱元璋设立特务机构来加强统治,我先向学生讲道:“明朝统治者不仅直接指挥侍卫亲军锦衣卫对文武百官和人民群众进行侦察、逮捕和审讯,而且还到处办厂,设有东厂和西厂,只是这两个厂并不是为了经营商业,而是为了加强对人民的镇压。”这样比喻,不仅使学生感到有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加强记忆。又如教学九年级下册第10课《美国、欧洲、日本经济的发展》一课中,当讲到“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一处时,教师可先向学生说明:“日本在战后经济的腾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的纵容和扶植,因此‘二战’后日本的内外政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唯美国马首是瞻。具体地说,就是美国打个哈欠,日本就要感冒了。”如此比喻,既形象生动,又贴切恰当,使学生能准确地把握和理解“二战”后的美日关系。
四、实现历史和现实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已经过去的历史对今天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在历史教学中要加强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使学生自己认识到历史对现实有意义。把现实的东西引入课堂既加深了学生对于历史的理解,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现实的体会。课余时间,我曾对学生做过一次调查:怎样才能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你对上历史课有什么意见或建议。绝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老师最好能把历史知识编成故事,讲给他们听。鉴于此种情况,我在讲课过程中尽量把所学内容与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东西结合起来,以加深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例如:林则徐的禁烟和现在的禁毒以及远离毒品的教育;抗日战争与当今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当课本上“死的历史”和现实中活的历史有机结合,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会引起学生的关注。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在今天都可以找到历史的影子。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把历史现实化,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方法。
总之,以上只是本人的一些做法和感悟。郭沫若说过:“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只有当学生对历史发生兴趣时,他们才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主动地、积极地去学习历史。要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需要我们历史教师不断地去感悟和实践。
李文祥(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那哈乡学校654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