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减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负担”,“让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让更多资金活水流入实体经济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服务小微,中小银行是主力。不少银行通过创新驱动,在解决融资贵、缩短资金从供给方到需求方的链条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产品创新破解融资困局
闵姐在广州经营茶叶生意。去年底,闵姐到云南茶园考察,找到一批数量不多但品质极佳的好茶,当机立断想要采购入货。卖方茶园限三日内交易,可她把手头的流动资金加总一算,仍有40万元的缺口。情急之下,她想起了前不久才申请的广发银行“生意人卡”。
“生意人卡”只需经过一次审查授信流程,客户即可获得最长5年最高300万元的循环贷款额度,并可通过无担保无抵押方式办理,客户可根据自己的资金流情况随借随还、按天计息。于是闵姐通过网银申请了40万,想不到立马便收到短信提示——款项已到账,一下子就解了燃眉之急。“回到广州后,再将存货卖出,马上还款。一借一还才付了三天利息,做成了生意还省钱,实在是太方便了!对于我们来说,能贷款、出账快、操作便捷的就是好产品。”闵姐说。
适应小微企业“短小频急”融资需求
“金融服务的本质是以客户为中心,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广发银行董事长董建岳说。广发银行近年持续加大信贷资源投入,进一步改革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引入大数据发展小微金融,创新推出“生意人卡”,上线新一代小企业信贷系统等。2014年,全行超过80%的对公信贷额度用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1765亿元,“生意人卡”贷款累计发放量接近2000亿元,为超过15万小微客户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董建岳指出,现在谈及融资难、融资贵,社会上有一些声音认为银行利用与小微企业的“地位不对等”来抬高价格。“所谓‘融资贵’的关键是银行产品服务供给与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存在错位。”通过“一次审批、循环使用”,客户就不需要跑银行交资料、等待漫长审批,让贷款更方便;通过“随借随还、按天计息”,客户可通过电子渠道自助提款还款,借1天钱只需给1天的利息,还款即时到账止息,解决融资贵的问题。
大数据让业务创新搭上快车
去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更趋灵活,降息、降准、实施常备借贷便利等。广发银行把扶持小微金融和自身转型发展相结合,引导信贷资金活水流向实体经济,搭建优质的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2012年以来,设置了超过1000亿元的小微企业专项信贷额度。
大数据让业务创新搭上快车。目前大数据已应用于广发银行小企业目标客群定位、客户准入、额度核定、定价及贷后风险监测。由于小企业财务报表规范性不高,为有效加强对客户的筛选,在广发银行新一代的小企业贷款打分卡模型中,提升了非财务评价指标占比,引入纳税、结算、水电缴费、代发工资等评价指标,在多维度评估风险的前提下,极大地提升了授信审批效率,小企业贷款最快3天审批,微型生意人客户最快30秒即可获得授信预批结果。
广发银行近期正式推出互联网个人贷款平台,运用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即O2O模式),向客户提供线上贷款实时审批、线下专业团队跟进签约的一站式服务。客户签约后,即可通过网银、电话、微信等方式直接提取贷款。
文 欧阳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