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把审计关 助“富豪高校”财尽其用

  • 来源:财会信报
  • 关键字:审计,教育资源,财务制度
  • 发布时间:2015-09-01 13:04

  进入8月以来,我国7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都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陆续公布了2014年度决算情况。在根据决算数据而得出的“高校富豪榜”中,清华、浙大、北大和上海交大的年度决算均超过一百亿元,位列前四。前四名平均决算数为144.87亿元。

  从排名榜单来看,我国高校之间教育资源的分配依然“贫富悬殊”。重点高校,尤其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与地方性高校相比,明显更加富有;国家教育资源更加向985和211工程学校倾斜;从地区差异的角度来看,东部高校比中西部高校更有钱;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因为其科研支出的需要,要比人文社科类、财经类大学“富有”。高校之间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固然需要国家出台更加完善合理的分配方式,但这样的工作显然不是一时之功。在关注“富豪高校”排名之余,这些巨额资金的来源和用途似乎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众所周知,我国高校的收入通常来源于财政拨款收入和事业收入,以及部分捐赠收入。据调查,财政拨款和事业收入构成了高校收入的绝大部分,捐赠收入所占比例极小。但总量庞大的巨额资金,在支出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却屡屡凸显。高校科研经费违规使用的乱象也早已为人所知。教育部年初表示,高校科研经费方面的案件仍然易发多发,违规使用科研经费问题还较为严重。此外,基建经费也存在支出不当的现象。由此可知,严格把控好高校收入的审计关,通过审计的手段来引导这笔巨额资金的流向就显得尤为重要。“富豪高校”多了是好事,但只有当这些钱能真正用于教育投入、科研创新等方面,才算是“财尽其用”。

  其实,财政部、教育部早在2012年印发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就对高校的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等作出了明确的制度性安排。但为了保证各大高校能够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去执行,由国家审计部门出面,对其收入支出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审计也同样必要。目前,或许在部分高校内部,经常性审计已经成为了常态,却也因此形成了一个相对僵化的氛围。只有引入国家审计及第三方审计,对高校收入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覆盖式审计,才能打破僵局,从而发现问题并使其及时得到根治。

  如今,部属高校进行财务信息公开,在走向更加公开透明的改革之路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也不能止步于此。我们不仅要建议将由国家审计部门主导的经常性审计纳入高校财务制度之中,以约束和规范“富豪高校”的资金使用情况,还要呼吁地方性高校也加入财务信息公开的行列,公开其年度决算以及详细的财务状况,并接受地方性审计部门的监督。除此以外,国家也要适当减少对高校的财政补贴,督促其转变传统办学思想,鼓励它们主动参与市场竞争,从社会获得更多的资源,真正打造世界一流的学府。

  文 锦年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