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人是电影项目真正获得生命和发挥价值的灵魂”,业界之所以给予电影制片人如此高的评价,是因为“这两年电影市场越来越热,但也越来越凶险”。而制片人,是规避这些风险的最后一道闸门。《疯狂的石头》(票房0.23亿元)《投名状》(票房2亿元)、《建国大业》(票房4.2亿元)、《杜拉拉升职记》(票房1.29亿元)……伴随着这些影片在电影市场上呼风唤雨,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制片分公司总经理赵海城的名字逐步浮出水面。
“这几天一直在谈项目,但今天上午把所有的活动都推掉了,咱们可以多聊聊制片人的这些事儿。”在中影集团公司办公楼8层的办公室里,赵海城侃侃而谈。早在上世纪90年代,赵海城就与冯小刚、王朔、郑晓龙一起策划过《大撒把》、《孔繁森》等影片。并先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策划室主任、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影视策划部副主任,2002年调任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第四制片分公司总经理后,正式转向制片业务。“那时候筹拍一部电影,多艰难啊,不像现在,一天就可以见好几拨拿着项目和资金与你谈合作的人。”但对赵海城而言,那时候的磨练也很重要,“正因为不易,所以考虑的会更全面。”
2005年,中影集团与华纳兄弟成立了中影华纳横店影视有限公司,赵海城任副总裁:“我作为控股方中影集团的代表,参与了《玉战士》《面纱》和《碟中碟3》等影片的筹备及制作,经历不少争议和磨合,也向合作方学了不少东西。毕竟在电影工业化,特别是制片人中心制方面,美国的电影企业更有经验。”赵海城现在还忘不了当初到美国制片厂参观时的景象:“走进人家的工作室,你看到数十人甚至成百人在那里忙碌,但每个人都有条不紊地做自己分内的那份工作。而这些,都是在制片人的统一部署下进行的。”
在此期间,赵海城还担任了《无极》、《疯狂的石头》、《爱情呼叫转移》等几部影片的监制,其中《疯狂的石头》以300万元的制作成本获得了2300万元的票房收入,创造了中国小成本电影的票房神话。2007年,中影集团成立了制片分公司,赵海城出任总经理。此后的两三年,中影集团制片分公司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梅兰芳》和《建国大业》等都是叫好又叫座的大项目。
作为制片人,仅在2010年,赵海城就参与了近10部制片项目,其中的《杜拉拉升职记》被业界和学界誉为“用有限的资金恢复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电影的摩登气质,而且通过植入广告让电影业界看到电影作为创意产业的无穷魅力。”这部影片在市场上的成功,也让整个电影业重新认知了电影制片人的重要性。
在赵海城看来,今天的电影产业中,制片人作为“项目经理”,其工作已非仅限于电影制作层面,而是拓展到了产品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从项目的选题策划到产品的生产管理,从投资主体的布局到盈利模式的搭建,从市场的预估到营销的决策,从人才组合到团队管理,制片人在电影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诸多环节和诸多角色,要求制片人自身也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优秀的制片人既需要懂电影这门艺术,又要有商业的头脑和管理经验。”
操盘过数十个电影项目的赵海城,很有意思地把电影和足球比赛放在一起作比:“两者都蕴含着一个基本元素——对抗。一部‘好’电影必须像有看头的足球比赛一样,紧紧围绕攻和守,让观众为之抓狂。这也是做电影制片人判断一个电影项目的第一步。”这是他这么多年来对“好电影”的基本看法,也是他的制片人心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