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译:《生死线》是我的“研究生课题”
- 来源:综艺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张译,《生死线》,研究生,课题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12-21 15:31
在成功塑造《士兵突击》中的史今、《我的团长我的团》中的孟烦了后,张译在《生死线》中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出现在观众面前——何莫修,这个似乎与抗战的大环境格格不入、性格温吞言行滑稽的美籍核物理博士,在剧中出场时,令人无论如何也不能将他与抗战义士联系在一起。而随着剧情的推移,这个被贴着“懦弱”标签的人一步步展示出内心的血性,成为抗日组织“四道风”的重要一员。观众对这一转变的认可,自然应当归功于张译的表演:从何莫修刚回国时说着半生不熟的话语,屡屡出现不合时宜的夸张举动;到三年后腔调逐渐正常,然而仍旧一心只为爱情不关心世事;再到历经变故后家国意识觉醒,竭力为朋友付出……张译的表演将何莫修每个阶段的转变流畅地呈现出来。
有评论说:“张译饰演何莫修是最大的惊喜。”在这赞誉的背后,是张译为这个角色绞尽脑汁的付出,“拍第一部时(编者注:《生死线》的故事分三个阶段,剧组人员冠之以“第一/二/三部”的称谓)导演被我的表演方式吓到,不太同意这么去演。我就每天磨他,说导演你相信我,一定得让我试试。后来他答应让我做这个尝试,但提出一个要求,‘一定要用真诚来搞笑,不要单纯的表演’,我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最后出来的效果,导演、编剧、剧组同仁都接受了,观众也接受了。
《生死线》是张译参演的兰晓龙编剧的第三部电视剧,在有过之前两部军旅题材作品的合作后,他对这次合作感触颇深。“兰晓龙是我生活中很好的朋友、编剧领域里的‘伯乐’,我以参加他的剧本的拍摄为荣誉。”
早在2002年,兰晓龙就曾经给张译看过一个名为《游击队》的剧本,那就是《生死线》的前身,他当时看完就觉得很有意思。但兰晓龙直到2007年结识《闯关东》的执行制片人侯鸿亮、导演孔笙后,才正式决定筹拍《生死线》,当时就定下张译出演该剧。“但那时我还不知道会扮演哪个角色,于是就求助了我的一部分观众,请他们帮忙看剧本,之前的‘史今’形象令他们建议我演欧阳山川,加上他是男一号,我也挺动心。”但兰晓龙却对张译说:“演欧阳也许你占不到便宜,但何莫修却是一个讨喜的角色。”最终,张译出演何莫修。谈起何莫修这个角色,张译显然爱不释“口”:“他是这个故事里的一款调色剂,导演后来也觉得在这个沉重的题材中有这么一抹色彩是件好事。”
《生死线》一开始叫做《战地三部曲》,分别由《战地1938》、《战地1941》和《战地1945》组成。“我觉得这个故事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就像游戏闯关,每个关口的仗都会打得特别精彩。这部戏是用一种轻松幽默的手法讲述一个残酷的故事,我喜欢里面透出的人情、人性。”张译认为这个故事里并没有谁一开始就心怀大义地想要打倒日本侵略者,它传达的是一种人性的抗争,“我觉得这更接近于现代人的审美。”
《生死线》是兰晓龙军旅题材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也是张译自我成长三部曲的第三步。他把《士兵突击》定为自己表演生涯的中学时代,《我的团长我的团》定为大学时代,《生死线》则是研究生时代。“研究生阶段需要有研究课题、有实验项目。《生死线》就是我的研究生课题,如何塑造何莫修就是我的表演实验。”
张译
1978出生于哈尔滨,1997年-2006年期间服役于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现为华谊兄弟时代文化经纪有限公司签约艺人,曾当过编剧、担任电视节目解说、录制过广播剧,出演过舞台剧。
对话张译:寻找“缺口”
《综艺》:确定你出演何莫修时有什么感受?
张译:第一感受就是这个角色怎么演。因为看剧本的时候是从第一部看起,而真正演时却是从第三部开始拍,这是一个挺大的考验。我在第三部表演上的拿捏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因为那时何莫修已经在中国待了很多年,他已经是一个“中国人”了。而在第一部,中何莫修的一切都那么不合时宜,他是一个四岁就离开中国、在美国长大的华人,而我并没有在国外生活的经历,要怎么去演这样一个外中内洋的角色?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给何莫修“定位”。当时特别痛苦,担心一旦处理不好就会令观众觉得“假”。
《综艺》:在剧中你的语言和肢体动作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张译:当时我领悟到,一个人的语言表演比例可以占到角色创作的80%,可能角色语言给观众的冲击力是最大的,或者说观众对某个角色的第一印象会从语言开始。演员在塑造一个角色的时候台词和声音往往会带给观众更为直观的印象,所以我在表演时就决定变化语音。我在参考外国人说中文的基础上开始找感觉。首先从逻辑思维上把自己变成一个不会说中文的人,把自己的台词通通进行“倒装”,然后一遍遍练习。准备充分后我去找导演,但他对这个表演方案一百个不同意,我又尽力说服他接受。有了语言转变为根基之后,这个角色的所有反应自然和其他人就不一样了。除此之外,肢体动作表演也很重要。我设计何莫修的习惯动作是把手环缩在胸前、走路有点内八字,用以表现他是一个很没有安全感的人,这些动作也能体现出他曾经学者的身份,有点畏畏缩缩,这都是我的设计。
《综艺》:如何评价自己在这部戏中的表现?
张译:愉快地表演,但还是不够努力。这是目前我拍过的最快乐的一部戏,是一部游戏感十足的戏,接拍这部戏时,恰好刚从《我的团长我的团》那样沉重的故事中走出来,我需要快乐,人心情好的时候会有更多的创造力。
《综艺》:拍完《生死线》后,带给你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张译:我更茫然了。开始一直以为自己是在本色表演,没有什么塑造。出演《士兵突击》的史今,观众也说我是本色表演;然后是《我的团长我的团》,那时候跟自己置气,要转变表演方式,于是孟烦了确实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感觉;再到《生死线》,做了新的表演尝试后,发现自己还能这么去演。之后常常会问自己到底还能演什么、还能怎么去演?我记得之前看过葛优接受采访:“这么多年了,还能有什么招儿给观众呢?”做演员做到一定程度上大家都会困惑茫然。可能不拍《生死线》,就还有一种表演的可能性在我身上,拍了就把这种可能性堵死了,就是说当我再接到一个类似的戏或者类似的角色,就不能再用《生死线》的表演方式来创作。为什么说演员要寻求突破,是因为建起一堵表演方式的墙后,得推倒它才能出新东西,而我还不知道推倒这堵墙的缺口在哪里。这不是悲观,是一个演员在艺术创作上早晚有一死。但路
在自己脚下,唯有不断去挖掘,激发新的创作力。
……
有评论说:“张译饰演何莫修是最大的惊喜。”在这赞誉的背后,是张译为这个角色绞尽脑汁的付出,“拍第一部时(编者注:《生死线》的故事分三个阶段,剧组人员冠之以“第一/二/三部”的称谓)导演被我的表演方式吓到,不太同意这么去演。我就每天磨他,说导演你相信我,一定得让我试试。后来他答应让我做这个尝试,但提出一个要求,‘一定要用真诚来搞笑,不要单纯的表演’,我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最后出来的效果,导演、编剧、剧组同仁都接受了,观众也接受了。
《生死线》是张译参演的兰晓龙编剧的第三部电视剧,在有过之前两部军旅题材作品的合作后,他对这次合作感触颇深。“兰晓龙是我生活中很好的朋友、编剧领域里的‘伯乐’,我以参加他的剧本的拍摄为荣誉。”
早在2002年,兰晓龙就曾经给张译看过一个名为《游击队》的剧本,那就是《生死线》的前身,他当时看完就觉得很有意思。但兰晓龙直到2007年结识《闯关东》的执行制片人侯鸿亮、导演孔笙后,才正式决定筹拍《生死线》,当时就定下张译出演该剧。“但那时我还不知道会扮演哪个角色,于是就求助了我的一部分观众,请他们帮忙看剧本,之前的‘史今’形象令他们建议我演欧阳山川,加上他是男一号,我也挺动心。”但兰晓龙却对张译说:“演欧阳也许你占不到便宜,但何莫修却是一个讨喜的角色。”最终,张译出演何莫修。谈起何莫修这个角色,张译显然爱不释“口”:“他是这个故事里的一款调色剂,导演后来也觉得在这个沉重的题材中有这么一抹色彩是件好事。”
《生死线》一开始叫做《战地三部曲》,分别由《战地1938》、《战地1941》和《战地1945》组成。“我觉得这个故事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就像游戏闯关,每个关口的仗都会打得特别精彩。这部戏是用一种轻松幽默的手法讲述一个残酷的故事,我喜欢里面透出的人情、人性。”张译认为这个故事里并没有谁一开始就心怀大义地想要打倒日本侵略者,它传达的是一种人性的抗争,“我觉得这更接近于现代人的审美。”
《生死线》是兰晓龙军旅题材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也是张译自我成长三部曲的第三步。他把《士兵突击》定为自己表演生涯的中学时代,《我的团长我的团》定为大学时代,《生死线》则是研究生时代。“研究生阶段需要有研究课题、有实验项目。《生死线》就是我的研究生课题,如何塑造何莫修就是我的表演实验。”
张译
1978出生于哈尔滨,1997年-2006年期间服役于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现为华谊兄弟时代文化经纪有限公司签约艺人,曾当过编剧、担任电视节目解说、录制过广播剧,出演过舞台剧。
对话张译:寻找“缺口”
《综艺》:确定你出演何莫修时有什么感受?
张译:第一感受就是这个角色怎么演。因为看剧本的时候是从第一部看起,而真正演时却是从第三部开始拍,这是一个挺大的考验。我在第三部表演上的拿捏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因为那时何莫修已经在中国待了很多年,他已经是一个“中国人”了。而在第一部,中何莫修的一切都那么不合时宜,他是一个四岁就离开中国、在美国长大的华人,而我并没有在国外生活的经历,要怎么去演这样一个外中内洋的角色?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给何莫修“定位”。当时特别痛苦,担心一旦处理不好就会令观众觉得“假”。
《综艺》:在剧中你的语言和肢体动作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张译:当时我领悟到,一个人的语言表演比例可以占到角色创作的80%,可能角色语言给观众的冲击力是最大的,或者说观众对某个角色的第一印象会从语言开始。演员在塑造一个角色的时候台词和声音往往会带给观众更为直观的印象,所以我在表演时就决定变化语音。我在参考外国人说中文的基础上开始找感觉。首先从逻辑思维上把自己变成一个不会说中文的人,把自己的台词通通进行“倒装”,然后一遍遍练习。准备充分后我去找导演,但他对这个表演方案一百个不同意,我又尽力说服他接受。有了语言转变为根基之后,这个角色的所有反应自然和其他人就不一样了。除此之外,肢体动作表演也很重要。我设计何莫修的习惯动作是把手环缩在胸前、走路有点内八字,用以表现他是一个很没有安全感的人,这些动作也能体现出他曾经学者的身份,有点畏畏缩缩,这都是我的设计。
《综艺》:如何评价自己在这部戏中的表现?
张译:愉快地表演,但还是不够努力。这是目前我拍过的最快乐的一部戏,是一部游戏感十足的戏,接拍这部戏时,恰好刚从《我的团长我的团》那样沉重的故事中走出来,我需要快乐,人心情好的时候会有更多的创造力。
《综艺》:拍完《生死线》后,带给你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张译:我更茫然了。开始一直以为自己是在本色表演,没有什么塑造。出演《士兵突击》的史今,观众也说我是本色表演;然后是《我的团长我的团》,那时候跟自己置气,要转变表演方式,于是孟烦了确实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感觉;再到《生死线》,做了新的表演尝试后,发现自己还能这么去演。之后常常会问自己到底还能演什么、还能怎么去演?我记得之前看过葛优接受采访:“这么多年了,还能有什么招儿给观众呢?”做演员做到一定程度上大家都会困惑茫然。可能不拍《生死线》,就还有一种表演的可能性在我身上,拍了就把这种可能性堵死了,就是说当我再接到一个类似的戏或者类似的角色,就不能再用《生死线》的表演方式来创作。为什么说演员要寻求突破,是因为建起一堵表演方式的墙后,得推倒它才能出新东西,而我还不知道推倒这堵墙的缺口在哪里。这不是悲观,是一个演员在艺术创作上早晚有一死。但路
在自己脚下,唯有不断去挖掘,激发新的创作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