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视角

  新闻宣传报道思想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所谓“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而在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指的是在我们的报道中,多关注于人自身的生存价值,关注于人自身的生存处境,这是新闻工作者自身的职业道德的要求。

  “人文关怀”一词也许我们并不陌生,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进一步强调指出,新闻宣传报道思想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作为党、国家和人民喉舌的新闻这“三贴近”,就是当今社会人文关怀理念的最好诠释,它既是新闻写作的最佳视角,更是新闻写作的价值解读。

  所谓“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而在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指的是在我们的报道中,多关注于人自身的生存价值,关注于人自身的生存处境,这是新闻工作者自身的职业道德的要求。新闻工作者,应当用“三贴近”的人文理念去观察、了解人民大众的心声与生活;真实的反映民生、民情、民意,把握人民大众的关注点和兴奋点,彻底摒弃视角上的官场外化、政治外化、陈腐外化、媚俗外化和功利外化;写出社会生活中人民大众的现实精神、现实心理、现实伦理、现实情感、现实作风、现实命运、现实需求。如此,我们写作的新闻才会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才会有价值。

  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新闻报道既要关注宏观的发展和社会主流人群的生存状态,也同样要关注边缘人群和弱势群体的喜怒哀乐。从新闻媒体报道对象的总体范围来看,近几年已经涉及到较多的弱势群体,比如农民工、下岗职工、失业者、残障人群、漂泊在城市的打工者等。但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有些记者面对弱势群体或突发性社会新闻的报道,却缺乏起码的人文关怀。如广州《XX时报》刊登的一篇题为《男子对着高压线撒尿遭电击毙命惨不忍睹》的报道中讲述,“一外省男子站在广州市广园西路通通酒店旁边的天桥上对着桥下京广铁路边的高压线撒尿,由于尿液导电,该男子当场毙命。幸好铁路职工对事故处理及时,没有对京广铁路奔驰的列车造成较大的影响”。接着写道:“记者在现场看到,死者全身被高压线烧得黑乎乎的,像烧焦的烤鸭”。然后用小标题“潇洒”撒尿当场毙命调侃死者,最后说:“燃烧1分钟左右后,男子的衣服烧光后变成了‘烤鸭’从10多米的高压线上掉下来当场毙命”。这篇新闻稿看似具体客观、真实生动,但通篇除了谴责死者的“自食恶果”外,看不到记者对遇灾者生命的任何惋惜和同情,没有站在人文视角上去报道这起社会事件,是一种典型的缺乏人文关怀视角的报道。

  就社会事件来说,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背景与过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只有一个。但作为新闻记者,报道什么、从什么角度去报道、以及怎样报道则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立场与角度体现了记者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也传达了不同的舆论导向。目前,受市场利益的驱使,一些媒体经常为追求“卖点”而滥用资源,有的挖空心思地搜罗新奇怪异之事,只求刺激,不顾当事人的感觉,更不考虑观众的感受;有的刻意挖掘隐秘之事,爆料隐私,置当事人的尊严与人格于不顾;有的又一味地“讨好”观众,热衷于报道低俗、肤浅的内容,缺乏人文品味;有的则急功近利,只关注物质层面的“人”,刻意追捧名星富豪,肆意渲染、营造精英意识,虚构一种超越社会现实的价值追求,给社会民众造成一种无形的精神压力等等,这些都是媒体人文视角欠缺所导致的结果。

  新闻报道缺失人文关怀视角的主要表现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报道量少、报道角度窄,导致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镜像和意见诉求得不到新闻传媒公平的对待,造成社会公共信息平台的倾斜和话语权的失衡。所以,人文关怀理念的实践过程必须是全面的、持久的、积极的和健康的,新闻人要始终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作为一个整体去把握,而不能将其视为新闻传播中的插曲、点缀或外在的标榜之物。依靠挖掘隐私、撩拨伤痛、突出残忍、展示血腥和凸显丑恶等制造新奇怪异的所谓新闻,虽然打着贴近生活、关心民众的旗号,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人文视角。

  那么在新闻报道中应该怎样把握人文视角?

  首先,要在新闻报道中确立平民化视角。通过视点下移,在关注公众人物的同时,更要关注芸芸众生,把具有典型意义的普通人作为主角推向前台,在进行新闻报道时,要以普通百姓的价值取向和平视生活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问题,以平凡的语言来叙述平民百姓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让新闻摒弃训诫和说教,使社会与个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振,息息相通。

  其次,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就是传媒“受众本位”的回归,就是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的传播活动中,应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受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满足受众获取多方面信息的需要为己任,以提高受众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新闻传播活动说到底反映的是人的存在,传递的是人的价值观。人是新闻报道关注的主体,新闻报道应以反映人的命运、疾苦和欢乐为出发点。

  再次,媒体应该秉承新闻的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在追求新闻效益的时候,还要兼顾社会效益“做有操守、负责任的媒体”。娱乐新闻从业者也要加强自身素质建设,恪守传播原则和规律,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职业声誉。

  总之,人文关怀是媒体进步与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新闻报道要体现出人文视角,尊重人、关心人,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的本质意义。要注意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体现社会公信力,保护他人隐私,倡导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和社会主流道德观念,以平民化的视角来诠释新闻内容的本质,起到宣传、启发、教育等应有的作用。

  刘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