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患者康复训练及护理观察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中风,康复训练,护理
  • 发布时间:2014-11-18 08:52

  【摘要】目的:中风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运用康复综合手段对62例中风恢复期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后,采用心理疗法、肢体语言训练、配合针灸、按摩。结果:全面、系统、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中风患者康复。

  【关键词】中风 康复训练 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60(2014)06-0200-01

  中风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疾病之一,其致残率和致死率相对较高。患者中风,常常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言语和肢体功能障碍。早期康复训练能最大程度促进中风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减少伤残程度,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重返家庭和社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诊治的62例中风偏瘫患者,年龄42~71岁,平均56岁。其中脑出血19例,脑梗死43例。

  1.2 治疗方法

  1.2.1 心理疗法

  “中风”是突然发病,会给病人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有些患者会悲观失望,因此我们要同情患者,用亲切和蔼的态度与患者交谈,不能歧视患者,不使用过激的语言伤害患者,以免加重病情,影响患者身体恢复;要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缩短病程,尽快康复。

  1.2.2 作业治疗

  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特点,从日常生活、闲暇活动中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作业活动,对患者进行训练,提高患者身体的综合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使患者掌握进食、穿衣、如厕等日常生活动作,并学会一些基本的职业技能,在出院后能适应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劳动的需要。

  1.2.3 语言训练

  “中风”使语言中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出现语言障碍吐字不清或说出的话别人不能理解,病人心里明白但表达不清,我们要鼓励病人说话,训练时从单字句到成语,由浅入深,由少到多,根据患者接受能力,不断增加或更新内容,每次训练时以能掌握或已学会的项目结束,以便给患者轻松身心的机会,提高治疗的信心和积极性。

  1.2.4 关节训练

  为维持及扩大关节活动范围,对患者进行的关节活动训练。被动运动:患者本身无主动肌肉收缩能力,在外力作用下,完成关节全范围活动,以维持关节活动范围防止挛缩。主动-辅助运动:是通过外力作用为辅助力,辅助力包括人力及机械。主动运动:由患者主动收缩肌肉来进行的关节活动。一般进行此种运动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不受限。牵拉运动:主要用于牵张短缩的软组织以增强关节活动范围。被运动关节周围肌肉应充分放松。运动应缓慢、平滑地完成现存的最大关节活动度。尽可能地保持牵拉力。每种运动次数一般为3~5次,每日2遍。

  1.2.5 针灸、按摩康复疗法

  根据病情适当配合针灸,按摩促进肢体尽快康复,电针刺达到疏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的目的,促进神经肌肉恢复,每日针灸1次、头针配合体针,操作时注意遮挡病人、保暖,防止着凉、感冒、诱发其他疾病。按摩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肌肉及神经营养状况,防止肌肉萎缩,促进其功能恢复,按摩方法一般采用滚法、按法、揉法、捏法。待肌肉适应按摩刺激时,再逐步加重手法,可有效地活跃肢体血液循环,牵伸短缩的肌腱韧带,放松痉挛的肌肉,恢复关节活动度。按摩部位一般以患侧肢体为主,按摩时间和量应因人而异,每日1次,15天为1个疗程。

  1.3 康复护理要点

  1.3.1 体位

  现代康复医学认为,正确的床上体位,对避免中风患者将来出现异常的痉挛模式是相当重要的。脑中风后,患者最好立即采取健侧卧位,面向健侧,不让其向后扭转;其次是患侧卧位和仰卧位。不断变换体位可使肢体的伸屈肌张力达到平衡,预防痉挛。应注意尽量避免采取半坐位。患者家属可为患者进行关节被动运动,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和增加感觉输入。

  1.3.2 平衡训练

  开始时坐在床上,双腿下垂于床边,再下地坐椅子,每次坚持10~15min。然后练习站立平衡,最后步行训练,其步骤为:站立练习,分为助手辅助站立,扶杖站立,坐椅站立,站立时身体左右转动,左右侧弯和前后倾斜。

  1.3.3 迈步练习

  重度偏瘫患者助手协助步行,多采取在瘫痪下肢的脚上拴一根绳子,当患者想迈步时,助手往上提绳予以协助。这种方法患者容易接受,好似本人真的会走了,而由衷地高兴。中度偏瘫患者在床边或扶墙训练;轻度偏瘫患者可扶手训练。要牢记协助者不宜用力牵拉患侧上肢,因为患侧的上肢恢复一般较下肢困难,若将处于瘫痪状态的维持肩关节紧张性的肌肉拉伤,会给后来的恢复造成极大障碍。

  1.3.4 登楼梯训练

  当偏瘫患者登楼梯时,栏杆应在健康的一侧,使患者能抓住它。患者不要望楼梯顶部,以免眩晕。当患者下楼时,栏杆应在患病一侧,患者可以靠着它,防止跌倒。因偏瘫患者跌倒时,几乎总是跌向偏瘫的一侧。

  1.3.4.1 肌痉挛的康复

  痉挛治疗主张把治疗和功能活动特别是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在治疗环境中学习动作,在实际环境中使用已掌握的动作并进一步发展为技巧性动作。在治疗时引用多种感觉刺激,包括躯体、语言、视觉等,认为重复强化训练对动作的掌握、运动控制十分重要。早期正确的肢体功能位可以减轻和对抗痉挛肌肉张力。体位以俯卧为主,定时翻身,尽量避免仰卧位。上肢以对抗屈肌为主的伸位,下肢以对抗伸肌为主的屈位。持续而缓慢地牵伸痉挛肌,并且给予按摩,使其放松,反复进行使肌痉挛暂时得到缓解。肘指膝痉挛是康复重点,应用各种感觉刺激诱发肌肉活动,调节各种反射对运动的影响。

  1.3.5 训练时间和内容

  当患者意识清楚、生命体征稳定1周左右,就可开始主动性康复训练。包括:(1)让患者练习床上左右翻身,这是最基本的躯干功能训练之一。因躯干受双侧锥体束支配,瘫痪一般不完全,恢复起来较快。(2)让患者练习从健侧或患侧坐起,应与翻身训练同时进行,注意不要让患者背靠物体而坐。(3)在患者能独立坐稳后开始站位训练,患者能独自站稳后,让患者重心逐渐移向患腿,训练患腿的持重能力。(4)在患者可独立站位平衡,患腿持重达体重的75%以上,并可向前迈步时,才能开始步行训练,对多数患者而言,不宜过早地使用手杖,以免影响患侧训练。在步行训练前,先练习双腿交替前后迈步和重心的转移。(5)在患者能独立坐稳后开始作业治疗,内容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吃饭、穿衣、洗澡、做家务等。(6)功能训练内容应因人而异,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时间由短到长,强度由弱到强。训练过程中要严格掌握活动强度,以患者不感到疲劳,患肢不感到疼痛为度。若患者经过休息仍感疲劳,则显示运动量过大,应酌情减量。训练频率至少保持每周2~3天,每天1~2次,每次约30~40min。上肢应围绕增强手的握力进行活动;下肢围绕恢复负重行走能力进行训练。以主动运动为主,被动运动和助力运动为辅。

  2 结果

  观察62例中风偏瘫患者,经过康复训练治疗后,有15例(25%)完全康复,可胜任社会工作;22例(35%)患者能够生活自理;19例(30%)患者能够生活部分自理;6例(10%)患者生活不能自理,需他人照料。

  3 讨论

  中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因其发病率、致残率高,容易复发而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对于中风偏瘫的病人来说,早期进行康复训练非常重要,在积极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必须争取早期康复治疗,尤其在发病后的前三个月内的康复治疗是获得理想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机。但对病程长者,其潜在功能恢复也不容忽视。根据临床经验,中风患者在发病后两年内,如果康复措施得当,还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故近年来多主张中风患者在生命体征正常情况下,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

  文/梁爱红 朱慧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