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的分类教学

  • 来源:中文信息
  • 关键字:作文,分类教学,诗歌
  • 发布时间:2015-02-07 07:58

  摘要:作文是学生思想品德,思维能力,词汇表达等各方面能力的集中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把好作文教学这一关,实际上就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的主干。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作文教学呢?本文笔者结合自已的教学中的一些点滴体会谈谈看法。

  关键词:初中作文 分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2-0115-01

  一、在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

  好些学生怕作文,一拿起笔就觉得无话可说,写得干巴乏味;有的甚至东拼西凑,也写不出一篇较好的作文,作文内容空洞无物,这是为什么?主要的原因在于学生平时不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所积累的生活材料太少了。因为文章是客观事物(包括思想感情)的反映,要想比较准确、具体的反映事物,首先得认清事物,掌握事物的特点,这就要从观察入手。只有经过细致观察,了解所要反映的事物,才能把它(他)写得具体、写得真切,为解决这个问题,我注意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教给学生一定的观察方法:如观察时要按一定顺序,要抓住特点,要细致,要让学生在观察中分析,并适当的进行想象和联想。总之,教会学生善于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并把平时观察所得和感想随时记录下来。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此外,要不断扩大生活面,让学生深入社会,多参加社会实践,如参观、采访、小调查等活动;还应指导学生阅读适当的课外读物,使学生在猎取知识的同时,开阔视野,有效地克服无话可说的空洞无物等毛病。

  二、模仿名家布局谋篇,提高学生写作技巧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模仿名家布局谋篇及遣词造句。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老师最头痛的问题,它往往花去语文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因此,寻求比较科学的写作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写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笔者采用了分类教学的作文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一类,优秀型。这类学生在班内往往只有几个。我对他们采用鼓励成功法和引进竞争法。我首先把自己写的日记和已发表过的文章给他们阅读,并指出只有用心去体会生活,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写出有深意的作文,并要求他们一定要坚持勤写日记。然后我把他们写得好的作文或日记及时推荐给学校文学社发表,同时还在语文课上组织学生们来共同欣赏其写得精彩之处。这样,不但有力地激发了该生的写作兴趣,还使他对写作过程的成功之处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使他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另外,我用的这种成功鼓励法并不集中在一个优秀生身上,这次鼓励了甲,下次则鼓励乙,再下次则鼓励丙……这样就把这些尖子引入了竞争之中,促使这些写作尖子的水平不断提高。曾经有好几个学生升学后成了高一级学校文学社的主要负责人。二OOO年春季,我所教的初一的几个学生竞无师自通的写出了观点鲜明、论证有力的议论文来,叫我校的许多老师惊讶不已。这些正是我对优秀型学生采用了上面两种写作教学方法的结果。

  第二类,优良型。这类学生在班内稍多一些,他们混杂在写作水平中间的学生里面,由于没有受到语文老师的重视而未露头角。每逢新学年初,我抓住学生们都喜欢在新老师面前表现自我的心理特点,要求全班同学都写日记、写作文给老师批改,因而很快就发现这类被埋没了的“千里马”。我用培养优秀生的同样方法来培养他们,同时要求他们勤写日记、认真写好每次作文,指导他们去涉猎课外读物,有意识地组织他们积极参加讲故事比赛、背诵诗歌比赛等,促进他们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得到同步提高。二OO一年春季,我校举行了作文比赛,要求每班选出三名代表参加,在初二年级二十一名选手中选前十名进行奖励,结果我派出的六名选手全部获奖,分别排在第二、三、四、六、七、十名的位置,在这些学生中,有二名是新培养出来的新秀。这一事实说明,语文老师发现被埋没了的“千里马”是何等重要。我认为对优良型学生的培养,关键是善于发现班内的写作人才,否则语文老师会像无知的“饲马者”那样,面对着有培养的人才而说没人才可培养。

  第三类,中间型。这类学生占班内一半以上,他们怕写作文,一到作文时就往往拿作文书来移植。我曾用下水作文来引导学生写作,结果大多数人都依葫芦画瓢,不但照搬下水作文中的语言词汇和题材,还有许多句子出现语病。这与那些一、二类学生的作文相比,真有天壤之别,优秀生作文不但不模仿,而且句子流利、词汇丰富、语意连贯,还能写出真情实感。我反复琢磨制约这类中间型学生写作难以进步的原因,原来是这类学生平时很少涉猎课外读物,因而阅读能力低下,词汇积累少,视野狭窄。我曾在初二学生中多次开展讲故事比赛活动,结果有过半的学生不敢参加,这类学生阅读能力低下得真叫人不敢相信。针对这些问题,我一方面组织他们学写日记,一方面教导他们要主动去涉猎课外读物,并组织他们参加背诵诗歌比赛、查字典比赛、剪报比赛,平时的作文批改则尽量找出他们的优点并加以鼓励。经过一个学年的教学,这类学生的写作才稍有提高。我深深体会到;这类学生的写作教学的收效期实在大长,老师们往往辛苦了半年、一年,还收效甚微,非有二年、三年的连续工作不能根除这类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而山区中学不跟班教学的模式,又把这一大部分学生推进了写作教学被遗忘了的角落,这正是造成山区中学的学生写作水平特别低下的原因之一。

  第四类,后进型。这类学生占班内学生的20%左右,是近几年来新出现的群体。他们阅读能力较低,积累的词语很少,大多懒惰、自卑,平时连背一首诗、写一篇日记也不肯做。对这类学生,我便主动地亲近关心他们,引导他们从背诵、默写一首诗开始,使他们慢慢地从懒惰与自卑中解脱出来,从而对学习写作渐渐有了一些欲望。我把他们的写作要求放到最低的起点上,教他们从每天学造句、写一篇日记或抄一首短诗开始,只要他们肯认真去做,有一点进步,我就肯定他们,表扬他们,使他们树立起写作的信心。经我的长期努力,也曾转化了不少这类型学生。在转化这种低下型学生的教学工作中,又影响了班内写作水平中间的大多类同学,他们会感到既被优秀生所压抑,又被后进生所追赶的压力,因而产生一定要写好作文的强烈愿望。

  初中作文教学的任务是极其艰难的,它绝不能靠一种、二种“特效”方法来解决大部分同学怕写作文的问题,只有运用分类教学法,对学生们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作实事求是的分析,用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教学思想来指导写作教学,抓住各种类型中的主要问题,将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诱导的原则落到实处,苦干二年、三年,我们才能取得写作教学上的丰硕成果。

  姜官仁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