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中的思路教学

  • 来源:中文信息
  • 关键字:物理,思维,实验教学
  • 发布时间:2015-02-07 08:26

  摘要:物理在教学过程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抽象性和实践性,这就导致了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很大的困难,因此,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使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尤其是要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积极的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思路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主要就物理教学过程中思路教学进行了分析,并对怎样开展思路教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物理教学 思路教学 思维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2-0194-02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其基本的教学任务除了向学生传递基础物理知识之外,还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物理的基本学习方法,尤其是思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将凌乱的知识条理化,循序渐进的逐渐在学生的思维中形成一个体系,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的去学习,去感悟,解决物理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思维教学主要是让学生随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去学习、去领悟,从而能够开展进入物理殿堂的大门,这样的教学就是思路教学,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物理思维教学。

  一、抓住教材的编写思路

  对于教师教学来说,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能够将掌握的知识和本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具体的做法是,首先,教师在教课过程中要将本次课堂讲课的知识点一一的列举出来,然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学习,从中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教材编写的思路,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去阅读教材,有意识的领会课本中的内容。通过在课堂上阅读教材使学生能够清楚的领悟到本节教材中的本质思路。物理知识是在人的生活当中总结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以此为基础对物理知识进行深化,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能够形成良好的研究物理的方法和习惯。

  在分析教材编写思路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首先,程序教学法,也就是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难点列举出来,让学生自行分析和讨论,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例如,在讲解速度与位移一课时,教师应该将学生本堂课上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列举粗来,其中包括了速度和位移的基本概念、单位和测量工具,然后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提出,教学中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是怎样开展的;其次,总结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教材知识点的总结和分析,通过教师的总结将知识点连成线,将线连成面,归纳总结各个章节的内容,积极地探索教材的编写思路;最后,复习归纳。教学完毕后,教师通过作业和随堂笔记,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教材编写的思路,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并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尽量让学生理解教师讲课的思路

  思路教学的关键就是将教师的教学思路转变为学生听课的常规思路和学生课后看书、作业的思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教材的思路转化为讲课的思路。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讲课过程中精心对教材进行讲解和分析,充分揭示教材中各个物理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结构的联系,然后对本次教学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设计,尽力突出每一节课的主线或者每一个章节的主干内容,使教学的思路按照教材的要求展开,方便了学生学习。例如在讲解应用物理图像探索物理规律内容时,教师首先应该对教学的主线进行分析和研究,在物理学中很多定律都是通过实验得出的,首先是测得实验数据,然后采用描点法画出有关物理量变化图像,最后对图像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物理表达式,测算出实验的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按照教学的思路列出教学的主线,抓住教学的中心环节,一层层的开展教学,然后集中分析讨论。

  三、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科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会有很多物理实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做好物理实验教学,还应该关注学生处理问题的实际能力,积极的引导和教会学生观察问题,研究问题的思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积极的观察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用有效的思维指导学生去观察、去理解,使学生在做物理实验时有正确的思路,例如在进行力学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及时的提出实验存在的问题,然后教师收集问题,并对学生的问题在实验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分析,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实验验证观点正确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去仔细观察实验的整个过程。这时教师还应该发挥其在课堂上主体作用,对实验的思路进行引导,对实验的定律以及会涉及到知识进行全面的揭示。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实验结果会与学生的预期结果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动手实验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实验研究的兴趣,此时,教师应该指出实验结果和理想结果存在差距的可能是因为实验过程中存在错误操作,只要实验结果在误差的范围之内就是正确的,实验还应该多次实验求得平均值,这样实验结果更加接近理论值。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积极的引导学生形成研究物理实验的思路,达到培养学生思路,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物理实验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

  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还应该保持良性的沟通和交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发现了学生存在不当或者走远路的现象,不应该立即加以纠正,而是在教学过程中让所有的学生面对问题,通过集体的讨论找出问题的解决对策,不要勉强学生必须接受别人的观点,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方法进行试验,有时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小小的失败学生能够体会到更多的东西,更加开阔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以积极探索的心态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平等、活跃的学习氛围,积极表扬学生的各种创新行为,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能够不断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学的注意力集中在指导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在讲解问题时要注意为学生预留一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有问题可以思考,有问题可以研究,使之能够掌握主动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的去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变纯粹的知识传授为丰富学生的知识应用,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同时,启发式教学还能后充分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思维表单能力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结语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用思路教学能够切实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进行全面的分析,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思路的提高,最终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努尔加娜提·再提哈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