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把房租上涨的责任推给中介?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房租上涨
  • 发布时间:2010-07-12 10:04
  在一些官员眼中,物价暴涨并非由于市场供求关系失衡,而是无良奸商的蓄意炒作。不知是官员们对于“价格”问题的认识水平仅此而已,还是在为宏观调控的后遗症寻找推托之词。

  经过绿豆、大蒜价格上涨之后,中心城市的房租价格上涨成为价格问题的新焦点。据统计,今年前6个月,部分一线城市的房租价格同比上涨了近20%,北京一居室的月租金均价已经超过2100元,相当于去年大学应届毕业生月均工资水平的85%,这让“蚁族”们的生存状况越发艰难。

  房租为何暴涨?住建部下属研究机构日前对京、沪、广、深四大城市进行相关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房租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中介推高”。这和此前发改委等部门调查绿豆涨价的缘由如出一辙,价格暴涨都是源于“奸商炒作”。

  此结论引起轩然大波。房屋中介集体否认住建部的结论,他们认为房租价格上涨源于供求关系失衡。不过,大多数租房客,更愿意把矛头指向形象不佳的中介机构,再结合前段时间的绿豆涨价、大蒜涨价也都是由于“中间商炒作”,这更让人们义愤填膺,以至于网民们纷纷呼吁恢复“投机倒把罪”,好把奸商们绳之以法。

  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价格是一种市场资源配置的信号,它是千百万供应者和需求者共同决策和博弈的结果。租房市场和绿豆大蒜市场一样,都难以形成垄断,其价格的形成反映了供求关系。

  中心城市的房租价格之所以出现暴涨,供求失衡的原因居多,而且这种失衡与今年以来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密切相关。

  以北京为例,可供出租的房屋减少和租房者需求的增加,是导致房租上涨的直接原因。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成交的住宅新房仅40313套,同比下跌45%,这是直接的供应量减少。同时,北京市也加大了对小产权房的清退力度,如对唐家岭等著名的“蚁族”聚集地的强拆,也导致可供廉价出租的房屋数量减少。

  地产调控政策也让租房需求者增加。潜在购房者对高房价形成下跌预期,买房计划搁浅、继续租房观望。而对新毕业大学生和外地来京工作者来说,无论房价如何调整也无力买房,租房是刚性选择,而且这部分人的数量今年还在增加。

  对于房东来说,去年以来的房价上涨让房价租金比大幅度倒挂,低廉的租金无法满足投资收益率的要求。而房产税预期、房贷利率折扣减少,都在提高拥有房屋的成本,这部分成本如果无法转嫁给房客,则租不如售,房东会选择把房屋变卖以获得一次性增值。

  供不应求的市场让房东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长期以来不合理的“租售比”最后以租金上涨的方式来回归合理水平,这个结果恐怕是大家都没想到的。

  当然,不排除一些房屋中介“趁势”抬高房租,但请注意,其前提是有“势”可趁。如果没有供求关系失衡在先,单凭中介的力量又如何能提高一个城市的整体房租价格呢?此外,中介公司在竞争环境下的逐利行为也无可厚非,只要不存在垄断和价格联盟,就属合法经营。而且正是由于中介逐利,租房市场才能有效率,否则房东找不到房客、房客找不到房子,彼此都成为稀缺资源,房租的价格更会上涨。

  住建部把房租上涨的主要责任推给房屋中介,实属荒谬。如果据此结论推断,要抑制房租等价格的过快上涨,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管制价格,或者干脆恢复“投机倒把罪”,严惩奸商杀一儆百。

  价格出现问题,不在供求矛盾中找原因,不进行经济政策上的反省,而是简单的指责奸商们“破坏了大好的经济形势”,如此决策和认识水平,实在让人不敢恭维。这只能说明某些政府官员的思维模式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

  拒绝正视问题,其实是拒绝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机会。价格管制的结果只会导致供给减少,让供给者失去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动力,供求双方的需求均得不到满足、社会总福利降低。而一旦管制放开,价格只会出现更加强烈的反弹,难道那时候又要揪出一小撮别有用心的奸商来承担责任吗?

  房租价格关系到很大一部分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如果大部分收入用来支付房租,他们的生活水平将难以提高,消费支出也会大幅度削减,这与“拉动内需、给予老百姓体面生活”的努力将形成矛盾。而要解决这一问题,还需住建部等政府部门从根本上解决供求矛盾,大力增加廉租房供给。同时想办法让目前可供2亿人居住的6000余万套空置房进入市场,缓解供应不足的局面。

  还是那句话,不要一出现问题,就急于找个替罪羊出来平抑民愤,市场经济的问题要从市场中找,也要从影响市场的政策中找。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