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中,乾龙创投的创始人查立也许只是专注于投资,而实际上,他还有着一个丢也丢不掉的副业,那就是艺术创作。
如果不是命运的捉弄,今天的查立也许是一位拿着画笔的艺术家,如同陈丹青等人一样,因为他曾经是浙江美院(今中国美院)77届油画系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然而走上风险投资这条道路,他没有后悔过,而且直到现在,都没有放弃画笔,“闲下来的时候,就会欣赏艺术,拿起画笔,”说到这里,查立瞪大了眼睛,似乎脑海里正在构思着一副南锣鼓巷的全景图,“素描、油画,但是比较擅长的还是抽象画。”
不过在查立眼中,艺术家还是一个苦差事,很难实现一个自由梦,画一张画,不一定能卖掉,尽管拼命地迎合也不一定能卖掉,那种艺术和真正的艺术相差甚远。
“艺术创作应该是很纯粹的东西。”谈到艺术,查立似乎突然从一个投资人转换到一个拿着画笔的画师,侃侃而谈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
那些油画,总能带着自己进入另一个世界。不过在他看来,艺术创作和投资也有很多相通之处:艺术需要个性,投资也需要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风险,也就没有以后的回报;同时艺术是一个又一个灵感的组合,而投资则是一个又一个创意的叠加。
“实际上,我离开画室,走向社会,然后去创业,最后做创投,最初的艺术创作对我的影响还是挺大。”如果不是他说,其实很难想象,面前这位正襟危坐的投资人和艺术还有着这样一段渊源。
正是因为艺术,让他爱上了早期投资,爱上了源源不断的创意,更爱上了看着创意变成奇迹的过程。
所以现在,查立和几个朋友正一起筹备一个艺术基金会,他相信,大学是人生中最精彩的时候,也是挖掘自己潜质的最佳时候,所以他在艺术院校的毕业展里寻找那些优秀的作品。
查立一面比划,一面说道,“每个人都有潜质,但是很多人的潜质却被社会或者是自己所抹杀,只有能将自己的潜质发挥出来的人,才能笑到最后。而我们成立艺术基金会的初衷,也就是希望从中挑出有潜质的艺术家。”
而谈到艺术基金会的盈利模式,查立坦言,“在艺术投资中,投资年轻艺术家最为靠谱。”
的确,现在不少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也就2000元左右,但是几年之后,可能就变成了20万元,也许不少人更青睐清朝或者唐朝的绘画作品,最初的拍买价就高达200万元,一年、两年之后或许能达到300万元的拍卖价,但是增幅却很小,而那些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不仅价格较为便宜,更重要的是未来的增值空间很大。
这些增值空间,现在正需要一些投资人进行挖掘。他还隐约记得1997年那次意外的深圳之行,就在下榻酒店对门一个画廊里,挂满了齐白石、张大千的假画,而且每幅画的标价都在2万元以上,他已经看出了这是赝品,最后买下了一位不知名画家的作品,梅、兰、竹、菊四幅画一共标价8万元,但最后能砍到200元人民币。
这便是中国的艺术市场,巨大的落差背后隐藏的是那些真正艺术家们的潜质,一旦潜质被挖掘,这些作品将价值连城。
尽管许多人将书画投资看成是“富人的奢侈品游戏”,但书画鉴定专家建议,小资金量的投资者可从中青年书画家的作品入手。
目前很多小有名气的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的成交价大都在3000元至5000元左右。他们的作品之中赝品还比较少,容易买到真品。
同时,因为还没有成为“大家”,资金门槛较低。但只要他们日后成名,其作品价格将呈直线上升,即使他们日后没有大红大紫,当初的资金也不会打水漂,风险比较小。
也许这正是查立设立艺术基金会的动力所在,或许也是他将投资比作一门艺术的缘由,但是世人往往很难将投资与艺术相结合,艺术看上去似乎很浪漫,让人联想到巴黎的卢浮宫,想到北京的798艺术区,投资看上去却很犀利,让人想到投资大师巴菲特,想到凯鹏华盈的约翰?杜尔。
然而,查立却将艺术同投资对接,在投资中诠释艺术,又在艺术中寻找投资。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