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曾经说过,谁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谁控制了货币,就控制了全球经济。
如果经济理论只有“绝对正确”才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凯恩斯主义就很难有立足之地,更不能成为经济治理当局至今引为参照的主要学说了。而主流和权威不容置疑的话,人的思想也早就停止于对未知的顶礼膜拜。
《被绑架的中国经济》以人民币升值压力为出发点,货币为主线,通过对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日本失落的10年、1997年亚洲金融[2.89 0.70%]危机和2008年次贷危机串珠连线的分析和比对,结合地缘政治和大国博弈的背景,总结了几次危机的共性,由此探讨根源,并对次贷危机后时代全球的货币格局变化和经济格局变化的趋势作出了预计。
这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全球范围内的国家政府,面对着破产潮和拯救经济的双重压力,中国目前是危险和机遇并存,至少中国“手中有粮”,但是福兮祸之所倚,花钱也需要艺术,乱花可能造成更大的压力和隐患。
“目前中国房地产总价值已经约合GDP的4倍,超越日本失落10年前的2.2倍…而中国目前1/3于美国经济规模,120%于美国的M2货币供应量”,确实值得警醒。
中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2009年投入大约14万亿元人民币,再加上炒房大军投入的大约5万亿元人民币,共计大约20万亿元人民币。2009年房价被进一步推高50%。
与此同时,2009年中国失业大学生500万人,失业农民工3000万人,加上其他的2000万~3000万困 难人群,共计6000万人左右。可以给予失业大学生失业金和租房补贴,比如每项1000元,一年总计1200亿元,还可以雇用1000万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地区提高当地教育水平,每人每月3000元,一年不到4000亿元;大力推进妇女与儿童免费医疗中心,向低收入家庭提供免费食品券,向农村小农户采购农产品,为失业人群提供最低保障,对中产阶层大规模减税,所有这些措施所需要的财政支出加起来每年不超过2万亿元,5年共计10万亿元政府赤字。
哈佛大学校长萨默斯曾撰写过一篇文章,讨论美国的“穷大胆”和中国的“富节约”让他困惑。他提到美国赤字很高,但政府在公共福利和资源上花钱非常大胆。美国的全球最好的教育体系、让人称羡的公共设施、保护最为完好的自然资源都是建立在这种消费上,这成为美国民众消费的底气。而中国还有很多需要建设的地方,美国穷大胆式的赤字消费,把美元变成了资源;而中国的富节约,持有的却只是美元。这恐怕是中国当前最应该向美国师学之处。
美国政府面对经济危局,也往往是从增强经济的“底气”着手。金融危机初露端倪,美国最先采取的措施就是给民众人均600美元退税;后续众议长佩洛西提出应对危机四项最主要任务,排在第一和第二的就是延长失业保障金发放和扩大食品券发放范围。
货币经济学大师蒙代尔曾经讲过一个笑话。他说,两点事实能够证明哥伦布是位经济学家:出发时他不知去往何方,到达后他也不知身在何处。
观察经济,其实恰如盲人摸象。
如果要观察大象的全貌,难免要牺牲观察的距离和大象的细节;而观察局部,阐述专精的领域比较容易得其精要,但现实中,最怕的是以基于局部信息来阐述整个大象,于是恐怕就会出现大象形如石柱,似墙壁,或者像管子的误差。
作者对凯恩斯主义和货币学派,显然是嗤之以鼻,但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货币主义学派,都并非一无是处的洪水猛兽。
中国卸任总理朱镕基,被外界称为典型的凯恩斯总理。他在任期间强力推行的扩大财政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凯恩斯”主义政策,反观当时的中国经济,正处于改革迷惘期,凯恩斯主义无疑启示中国经济找到了一条道路,其实践也无疑为遭受基础设施等瓶颈制约的中国经济拓宽了发展道路。只是世易时移,凯恩斯主义已经不尽适合中国当下的经济发展而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