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赔款支出占比73.79% 险企暗战电销业务扭亏为盈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车险赔款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7-12 13:10
上海的席小姐去年7月份在某4S店买了一辆车,今年5、6月份就接到了来自各家财险公司的推销电话,目标都是说服其买他们公司的车险,报价比4S店的低了不少,这让她很心动。
事实上,保险公司的车险业务很长时间都处在亏损状态,直到电话销售模式的出现。“电销降低
了销售成本,‘见费出单’又降低了赔付率,财险公司的车险才会扭亏为盈。”一位财险公司高管对记者说。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尽管产险已经实现扭亏为盈,但盈利能力还存在不稳定、不平衡、不确定等问题。
见费出单堵漏洞
“很长时间以来是做多少亏多少。”上述高管说。
据其介绍,作为国内财产险市场龙头险种的车险,同时也是亏损大户。2006年以来,产险市场已连续三年出现行业性承保亏损,2008年承保亏损更是高达125亿元,综合成本率达106.7%。2009年车险赔款支出也呈同比增长之势,在总赔款支出中占比高达73.79%。
不过即便如此,财险公司也不愿放弃车险业务,因为车险会给保险公司带来巨大的市场影响力和大量的现金流,一旦放弃这一市场,公司的影响力将面临较大滑坡。据悉,车险业务是财险类公司的核心业务,可以占到财险公司业务量的70%左右。
“以前是先出单,再交保费,这就导致很多人耍滑出险之后才交保费,因此保险公司这部分的应收保费总是绝大部分账轧不平,也就是说4%~5%的应收保费是空的。”大地财险某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说。
“现在实行的是‘见费出单’,再加上各大城市的交通管理更加严格规范了,尤其是世博会期间,这样保险公司的风险降下来了,赔付率小了,扭亏为盈就成为可能。”他说。
2008年12月8日起,上海市正式实施机动车辆保险“见费出单”管理制度,即车主购买车险(包括交强险和商业车险)必须刷银行卡缴费,车险销售机构不能直接收取现金。这一制度进一步削薄了车险中介的利润,并增加了中介机构的物流成本。
“我们其实应该一开始就拒绝在4S店买的,直接从保险公司买车险可以便宜20%~30%。”席小姐对记者说。按照保监会的规定,商业车险费率最多可以打到七折,而电话车险可在七折的基础上再优惠15%,更适合经济适用型车主。
“通过电话渠道买车险直接面对的是保险公司,可以避免被不良中介误导和欺骗,还好我们的运气比较好。”席小姐暗自庆幸。
事实确实如此,出于盈利的需要,一些中介业务员经常会“有选择”地为车主介绍产品,将投保业务揽在手中后,再利用已有的资源向保险公司要高价,甚至在不征求车主意见的情况下随意投保车险险种。而电话车险的运营商均是保监会审核通过的优质企业,投保方式更加公正、透明,理赔有保障。
借助电销车险首盈利
“当前车险报价比较透明、统一的就属电话车险了。”一位资深保险业人士对记者介绍说,由于电话销售颇具便捷性,目前已有12家财险公司开展了电销车险业务,而且像席小姐一样选择电销方式购买车险的车主也越来越多。
以平安为例,2009年全年中国平安电销车险保费达到42.5亿元,其中在上海市场的车险收入高达6.15亿元。从2007年7月底获批还不满三年,平安车险保费每年都有大幅增长,在车险总保费中占比从2007年的4.4%增至2009年的14.4%,且于2009年底首现盈利1.5%。
2009年首次扭亏为盈的还有太保。2009年年报显示,太保车险业务收入254.49亿元,原因是“去年加强了车险的精细化管理,加强了理赔”。此外,大地、天平、安邦等财险公司去年也实现了车险承保盈利,数量较2008年有所扩大。
事实上,车险销售模式的转移主要来自传统销售模式价格优势的丧失。去年为了扭转车险亏损的态势,财险行业曾制定了车险自律公约,严格限制了给中介的返点,商业车险手续费最高为10%,交强险手续费最高为4%。与此同时,保监会也对车险返点作了严格规定,中介销售的车险折扣新车只能打九折,如果第一年不出险,第二年购买可以打七折。
电销模式优势明显。保监会在《关于财产保险公司电话营销专用产品开发与管理的通知》中明确规定,电话投保商业车险,价格可优惠15%。此外还对电话销售的平台、人员配备、售后服务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以此为契机,电话车险模式开始走向良性循环——实现盈利、扩大规模、获得更大发展。平安电销车险负责人卢跃指出,电销直销模式在平安电销首度实现渠道盈利的作用下将逐渐升温,车险市场健康发展对各方有利。
较量在延伸
太保、平安等车险盈利的示范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为了争夺电销车险市场,有牌照的保险公司已经把电话销售车险作为未来的主打业务,尚未拿到牌照的公司也纷纷申请,趋之若鹜。
据报道,截至2010年6月初,又有将近30家财险公司向保监会递交了车险电话销售牌照的申请,数量比2009年猛增了近三倍。如果这些申请全部获批,加上已下发的牌照,绝大多数的中资财险公司都将获得电话销售车险的资格。
“现在上海市场上,21家有车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中有18家都开拓了电销渠道。”某车险中介副总经理说。
不过,电话销售车险的平台也跟长城一样非一日可成。据悉,电话销售车险平台的搭建需要巨额的前期投入,并且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才能产生效益,于此同时,前期的市场推广也需要大量的宣传费用。
“只有将成本控制在30%以内,才有可能盈利。”据平安车险部一位高管透露,如果成本控制不住,车险业务可能将面临新一轮亏损。
与此同时,随着保险中介车险话语权的削弱,保险公司车险价格差距的缩小,理赔速度、服务质量已经成为影响车主购买决定的关键因素。“保费规模与服务质量有着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在分公司角度,保费规模直接决定各项费用投入,其中包括服务投入。”人保财险上海市分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在车险行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的上海市场,服务投入增幅较小者,往往导致服务质量不进则退,阻碍保费收入和市场份额的有效提升。”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教授王稳也表示,电话销售车险只是提供了一个新的购买渠道,它的理赔依然依赖整个保险公司的服务保障体系。各财险公司在未来只有加强增值服务,才会在价格因素之外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投资者报)
……
事实上,保险公司的车险业务很长时间都处在亏损状态,直到电话销售模式的出现。“电销降低
了销售成本,‘见费出单’又降低了赔付率,财险公司的车险才会扭亏为盈。”一位财险公司高管对记者说。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尽管产险已经实现扭亏为盈,但盈利能力还存在不稳定、不平衡、不确定等问题。
见费出单堵漏洞
“很长时间以来是做多少亏多少。”上述高管说。
据其介绍,作为国内财产险市场龙头险种的车险,同时也是亏损大户。2006年以来,产险市场已连续三年出现行业性承保亏损,2008年承保亏损更是高达125亿元,综合成本率达106.7%。2009年车险赔款支出也呈同比增长之势,在总赔款支出中占比高达73.79%。
不过即便如此,财险公司也不愿放弃车险业务,因为车险会给保险公司带来巨大的市场影响力和大量的现金流,一旦放弃这一市场,公司的影响力将面临较大滑坡。据悉,车险业务是财险类公司的核心业务,可以占到财险公司业务量的70%左右。
“以前是先出单,再交保费,这就导致很多人耍滑出险之后才交保费,因此保险公司这部分的应收保费总是绝大部分账轧不平,也就是说4%~5%的应收保费是空的。”大地财险某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说。
“现在实行的是‘见费出单’,再加上各大城市的交通管理更加严格规范了,尤其是世博会期间,这样保险公司的风险降下来了,赔付率小了,扭亏为盈就成为可能。”他说。
2008年12月8日起,上海市正式实施机动车辆保险“见费出单”管理制度,即车主购买车险(包括交强险和商业车险)必须刷银行卡缴费,车险销售机构不能直接收取现金。这一制度进一步削薄了车险中介的利润,并增加了中介机构的物流成本。
“我们其实应该一开始就拒绝在4S店买的,直接从保险公司买车险可以便宜20%~30%。”席小姐对记者说。按照保监会的规定,商业车险费率最多可以打到七折,而电话车险可在七折的基础上再优惠15%,更适合经济适用型车主。
“通过电话渠道买车险直接面对的是保险公司,可以避免被不良中介误导和欺骗,还好我们的运气比较好。”席小姐暗自庆幸。
事实确实如此,出于盈利的需要,一些中介业务员经常会“有选择”地为车主介绍产品,将投保业务揽在手中后,再利用已有的资源向保险公司要高价,甚至在不征求车主意见的情况下随意投保车险险种。而电话车险的运营商均是保监会审核通过的优质企业,投保方式更加公正、透明,理赔有保障。
借助电销车险首盈利
“当前车险报价比较透明、统一的就属电话车险了。”一位资深保险业人士对记者介绍说,由于电话销售颇具便捷性,目前已有12家财险公司开展了电销车险业务,而且像席小姐一样选择电销方式购买车险的车主也越来越多。
以平安为例,2009年全年中国平安电销车险保费达到42.5亿元,其中在上海市场的车险收入高达6.15亿元。从2007年7月底获批还不满三年,平安车险保费每年都有大幅增长,在车险总保费中占比从2007年的4.4%增至2009年的14.4%,且于2009年底首现盈利1.5%。
2009年首次扭亏为盈的还有太保。2009年年报显示,太保车险业务收入254.49亿元,原因是“去年加强了车险的精细化管理,加强了理赔”。此外,大地、天平、安邦等财险公司去年也实现了车险承保盈利,数量较2008年有所扩大。
事实上,车险销售模式的转移主要来自传统销售模式价格优势的丧失。去年为了扭转车险亏损的态势,财险行业曾制定了车险自律公约,严格限制了给中介的返点,商业车险手续费最高为10%,交强险手续费最高为4%。与此同时,保监会也对车险返点作了严格规定,中介销售的车险折扣新车只能打九折,如果第一年不出险,第二年购买可以打七折。
电销模式优势明显。保监会在《关于财产保险公司电话营销专用产品开发与管理的通知》中明确规定,电话投保商业车险,价格可优惠15%。此外还对电话销售的平台、人员配备、售后服务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以此为契机,电话车险模式开始走向良性循环——实现盈利、扩大规模、获得更大发展。平安电销车险负责人卢跃指出,电销直销模式在平安电销首度实现渠道盈利的作用下将逐渐升温,车险市场健康发展对各方有利。
较量在延伸
太保、平安等车险盈利的示范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为了争夺电销车险市场,有牌照的保险公司已经把电话销售车险作为未来的主打业务,尚未拿到牌照的公司也纷纷申请,趋之若鹜。
据报道,截至2010年6月初,又有将近30家财险公司向保监会递交了车险电话销售牌照的申请,数量比2009年猛增了近三倍。如果这些申请全部获批,加上已下发的牌照,绝大多数的中资财险公司都将获得电话销售车险的资格。
“现在上海市场上,21家有车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中有18家都开拓了电销渠道。”某车险中介副总经理说。
不过,电话销售车险的平台也跟长城一样非一日可成。据悉,电话销售车险平台的搭建需要巨额的前期投入,并且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才能产生效益,于此同时,前期的市场推广也需要大量的宣传费用。
“只有将成本控制在30%以内,才有可能盈利。”据平安车险部一位高管透露,如果成本控制不住,车险业务可能将面临新一轮亏损。
与此同时,随着保险中介车险话语权的削弱,保险公司车险价格差距的缩小,理赔速度、服务质量已经成为影响车主购买决定的关键因素。“保费规模与服务质量有着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在分公司角度,保费规模直接决定各项费用投入,其中包括服务投入。”人保财险上海市分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在车险行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的上海市场,服务投入增幅较小者,往往导致服务质量不进则退,阻碍保费收入和市场份额的有效提升。”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教授王稳也表示,电话销售车险只是提供了一个新的购买渠道,它的理赔依然依赖整个保险公司的服务保障体系。各财险公司在未来只有加强增值服务,才会在价格因素之外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投资者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