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依然没有准确的定位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上海车展,汽车,准确,定位
  • 发布时间:2011-05-30 12:39
  在我看来,无论上海车展,还是北京车展,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在汽车消费环境下、在市场竞争意义上的准确定位。

  置身每年消费2000万辆新车的全球最大区域性市场,任何有关汽车的话题都有了非比寻常的意义。

  第14届上海国际车展开幕在即,讨论有关“上海车展定位”就成为一个极富挑战意味的话题。《汽车导报》敢于作这样一种大胆尝试,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

  我们所说的“上海车展”、“北京车展”只是一种简称。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国内所有汽车展的全称都有“工业”二字,如北京车展是“北京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海车展是“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可见,任何一个汽车展的创立,首先是展示汽车工业所取得的成绩或成就,这是汽车展最原始、最根本、最准确的定位。为此,北京车展早期设有“领导专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也曾亲临观展,这惯例一直保持到本世纪初。

  进入新世纪的10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市场拉动效应显著,令大大小小的汽车展渐渐改变了“成就展”的属性。由歌舞升平的汽车业内大Party,演变成引人入胜的普罗百姓Fiesta。

  谈到上海车展,直到10年前的2001年才有了更多市场化的气息,但彼时的硬件却毫不支撑,作为一个堂堂“国家年度汽车大展”,上海车展(区区5万平方米展位)却要同时在3个地点支离破碎地举办,观众不得不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上海世贸商城及上海光大会展中心等3个展馆之间往来奔波。更由于通用、福特、大众、宝马、丰田等国际顶尖汽车厂商的缺席,使得国际车展的“国际化”程度大打折扣。

  2003年,由于汽车行业及相关部门的介入,特别是中国贸促会汽车行业委员会的积极介入,加上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投入使用,才使上海车展确立了国内展馆规模大、硬件设施好、参展厂商多的“江湖地位”。

  一个成功的车展,不外乎要看它在产业、在市场、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从这几个方面看,上海车展依然没有准确的定位。

  产业方面,上海虽然贵为国内三大集团之一——上汽集团的所在地,但是其产品一直以合资合作为主,即使有了所谓的“荣威”,也以引进消化国外技术为主,并不能拿出令人惊叹的车型或技术,也刺激不了其他企业拿出好的产品,令厂家一切跟着市场走。

  市场方面,由于长期以来的“拍号”购买政策限制,上海本地并无市场的优势,本地上牌量与自身的国际化大都市地位极不相符,倒是周边的江浙一带消费者和市场都从上海车展受益匪浅,看一看行驶在沪上大街小巷的“外地车”就一目了然啦!

  社会层面,由于采用隔年举办的方式,上海车展与北京车展“轮流坐庄”,形成事实上的当年度的、代表整个区域(国家)市场的唯一大展,所有重视这一市场的厂商几乎毫无遗漏,同时也难免“泥沙俱下”,决定了上海车展难以形成自己的定位。同样道理,北京车展也没有自己的准确定位。

  可见,上海车展没有准确的定位全赖历史所赐。那么,未来会怎样发展,还需我们到本届上海车展去一看究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