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目标:更快 三个战场引导日本性能车发展
- 来源:汽车导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战场,日本,性能车,发展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7-19 16:40
对于汽车行业,这更是一个黄金时代,石油危机并没给日本人多大压力,反倒给了他们一次反超的机会,小排量的廉价日本车横扫美洲,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的交椅坐得很稳。
仓廪实而知礼节,日本人的野心不只如此,他们打算冲击一次:用雷克萨斯对抗奔驰宝马,用古灵精怪的设计对抗欧洲设计大师……
其实,他们心里还有另一个计划:造更快的车。
日本高性能车的时代,拉开了帷幕……
战火从家门口拉开,1980年的日本房车锦标赛JTC已经成为风靡日本的赛车运动,五六万人蜂拥而至,常常令赛场水泄不通——要知道,1980-1990年代正是房车赛如火如荼的时代,欧洲列强沃尔沃、捷豹、宝马、福特、标致等无不将房车视为重头戏,原因很简单:房车赛的赛车和市面上销售的房车几乎一样,赢了比赛就能卖好量产车。
战场1
JTC Group A引发的顶级争斗
诞生明星:日产Skyline GT-R 32
JTC里的尴尬在于,日本车队没有过硬的本国产品,日产GT-R 31、丰田初代Supra也并没亮点,反倒是宝马635、沃尔沃240Turbo、福特RS500这些欧洲选手赢得开心。以日本人的自尊心,这场硬仗不可避免。
1990年,GT-R 32出现,迎战A组欧洲列强,当年几乎以全胜纪录砍下桂冠,其他车队立刻转投日产,R32统战JTC的时代开始。而R32与欧洲车的正面交锋则发生在1990年的澳门,长谷见昌弘力挫DTM规格的宝马M3和奔驰190E,以至于组委会计划1992年强令GT-R32负重加磅150kg,使之最终负于宝马M3。GT-R在短短两三年间获得各项房车赛冠军,其RB26发动机有强大的耐力,ATTESA E-TS四驱系统和Super HICAS主动转向技术是GT-R 32的灵魂技术,不仅在赛场折桂,也让街道版备受追捧(JTC Group A有量产版本生产需求),这是日本近代高性能车的复苏之作了。
到1993年,JTC不得不改制,改用2.0L自然吸气、四门车身,并采用量产发动机,限定转速8500rpm,此举只有一个原因——结束GT-R32的统治。紧接而来的是JTC在1994年的改组,JTCC赛事接替JTC衣钵,日本车的绝对优势不再,却因此诞生了更多“平民高性能车”。
宝马E36 M3开始压着日本车打,这一时段日本高性能车(尤其是高性能发动机)开始从殿堂走向民间,日产Primera赛车使用的SR20、丰田Collora使用的3S、本田EG8使用的B18C等等发动机在赛场上得到锻炼,尽管在赛场上没能挡住宝马S14发动机的强大动力,但这些高性能发动机可以在民间买到,大大推动了日本改装的发展。
战场2
1600cc的“飞仔斗”
诞生明星:丰田AE86、本田EF、本田EG严格意义上说,日本高性能车与欧洲的争斗并没取得完胜,但在中小排量的车型中,日本车可谓一枝独秀。这些卡罗拉、思域们平日里多用来“送豆腐”,一旦丢给赛道,却令人刮目相看。
本田和丰田是1600cc组最大的对手,素以高转著称的本田突然就冒出一台有VTEC+DOHC结构的B16A发动机,转速突突突地就冒上了八九千转,对于一台“买菜车”来说这是多么惊讶的事情。在我的记忆里,不仅日本人表示骄傲,就连大众集团监事会主席Piech也在回忆录中点到本田的魅力。
作为回赠,丰田在雅马哈和TRD的合作下,将4A发动机改用DOHC+20V还击,单缸5气门发动机先前只有法拉利等高级别赛车才使用,日本人却用在最普通不过的卡罗拉身上。而最叫人瞠目结舌的是,在澳门东望洋赛事中,泰国车手纳达活开着1.6L的本田EG狂追宝马M3。让人第一次看清了本田的实力——在一台“买菜车”里布置前后独立悬挂,灵活地适应急弯的城市路况,用高转速挖掘小排量发动机的动力,以至于后驱的DTM赛车被逼得没脾气。正是这些不对等的交锋,本田在欧洲获得了良好的口碑(起码在英国是这样)。
荣誉在赛场之外,这些披着羊皮的狼在日本民间备受追捧,花不多的钱就能享受到高性能的感受,在欧洲人为前驱的高尔夫GTI痴迷的时候,日本山头已经有人把丰田AE86横着开下山了,他就是土屋圭市。
平价高性能车锻炼的不仅仅是土屋圭市,大量日本高性能车爱好者都享受过那段美好时光——一切以性能为考量,不必崇洋媚外,家门口就有全世界最快的“家用高性能车”,这一波性能风直到今天还没散去,在日本,几乎每一款家用车都有高性能版,例如本田Civic的Type R、马自达3的MPS版本等等。
战场3
EVO和Impreza STI的打斗不用多说,1980年代末投入到WRC比赛中,斯巴鲁的主力是lagacy,三菱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采用STARION 4WD则用GALANT VR4参赛,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个问题:车身太大,无法与欧洲对手LanciaDelta、福特Escort RS等车型正面竞争。在Group A组的竞争中,两个冤家几乎同时选用了更小的Lancer和Impreza赛车。值得一提的是,之前Lancer赛车就参加过80年代的WRC赛事,而再次采用Lancer回归WRC,三菱用上了新的利器:4G63 涡轮发动机和四轮驱动系统,作为回应,斯巴鲁impreza则用上了同为2.0L排量的EJ20涡轮发动机和四驱系统,两款车在赛场的争斗从此你死我活。
赛场归赛场,根据Group A的规定,这些“大马力买菜车”必须是“量产”的,于是和当年的“潜规则”一样,三菱和斯巴鲁把这些“赛车”拆掉防滚架,加上空调开始“量产”,2500台的量产下限,却备受追捧,这也开启了一个新的市场。
而今,这对老冤家已经斗了十代,结构并未发生变化,2L四缸涡轮增压机+MT手动变速箱+4WD四轮驱动,你多5hp,我加10Nm,一路缠斗下来,不见胜负。5年前,斯巴鲁把EJ20发动机升级到2.5L,三菱将4G63发动机更换为4B11,并且加上了SST双离合自动变速箱,这场争斗才慢慢熄火。小道消息说,三菱将不再推出EVO XI,而斯巴鲁在丰田收购后也决心一门心思为新东家打造新的FT86。
和日本其它性能车的故事一样,他们过了年轻好斗的时候,一个个开始“从良”。
文/吴佩、林健辉
黄嘉俊等对本文有重大贡献,特此鸣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