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悲喜总随魏老板

  “老板文化”已经注定了企业在创业道路上的成功与失败,长城汽车也不例外。笑了,魏之功,哭了,魏之过。

  汽车圈里有关长城的故事很多,包括香港上市、军事化管理、全天候监控以及备受媒体质疑的“零广告”策略等等。从前些年的媒体宠儿到如今的毁誉参半,环绕在周边的故事牵动着长城的每一根面部神经,哭了,或笑了。

  实际上从2010年起,长城汽车就一直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只是过去与当下的原因有所不同。2010年,中国车市告别了井喷的黄金时代,进入了漫长的调整期。而这家偏居保定的民营车企却在大势疲软时逆势上扬,以同比增长77%、累积销售39.73万辆的佳绩一枝独秀,成为当年增量最高、增速最快的自主品牌。这是这只深居小城的金凤凰第二次引起业内的巨大关注,上一次是2003年12月长城汽车在香港上市,魏建军从默默无闻突然变成了中国汽车行业的首富,个人家产超过30亿元。与他一样变为业内焦点的,是红着脸、害羞扭捏的长城汽车,当时人们对这家企业的印象大多停留在皮卡行业的“土老大”。新闻发布会上,对于在香港公开招股时的热烈反响,魏建军的回答是:“远远超过市场预期。”看,多害羞。

  七年过去了,再一次面对众人的瞩目,长城汽车不再像当初那个涉世未深的孩子,自信、淡然地接受鲜花和掌声,专注于“每天进步一点点”。2011年,面对汽车市场2.45%的微增长,长城依然保持着27.3%的增长势头。2012年亦是如此,同比攀升28.3%。根据长城汽车公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长城累积销售55.5万辆,同比上升28%,在行业里排名第八。不仅如此,长城节节攀升的营业收入也让小伙伴们惊得合不拢嘴。

  但是,让人始料未及的是,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舆论的风潮从铺天盖地的赞誉之声,刮向了另一个极端。

  独立宣言的烦恼

  今年3月29日,长城在北京正式对外发布哈弗品牌“独立宣言”。对于业内人士来说,哈弗换标和品牌独立算不上什么新闻,因为早在2010年,长城就提出分网计划,将轿车、SUV和皮卡三个品牌的车型分网销售。当时,这一举动遭到了很多经销商的抵制,难度大大超出了长城的预想。“独立宣言”应该是这三年来长城内部论证、探讨得出的结果,并不出人意料。但就是这个决定,让人们对长城的差异化定位产生了担忧。

  要知道仅在几个月前,人们还将长城对于SUV的专注认定为长城汽车成功的秘诀之一。实际上,一直以来低价SUV也确实是长城制胜的关键所在。哈弗是第一个市场保有量突破100万辆的SUV品牌;第一个实现单月销量位居细分市场第一的自主品牌车型;2010年,哈弗车队首次出征达喀尔拉力赛就取得了33名的成绩,实现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达喀尔拉力赛“零的突破”,并于去年创造了总成绩第6名的出色战绩;2012年长城汽车以哈弗高达28万辆的销量占据着国内SUV市场15%的份额……这些都是竞争对手难以企及的光环。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人们对品牌独立产生了怀疑?四个字,物极必反。

  尽管长期以来,2005年才启动的轿车业务有起有落,并不尽如人意,但长城从未懈怠过对它的投入。而这一次的“独立宣言”更像是长城汽车对长短腿现状的认同。在哈弗品牌战略发布会后的采访中,魏建军明确表示,哈弗独立是长城汽车的战略需要,未来将把企业内部最重要的资源向SUV倾斜。这不禁让人为剥离了哈弗的长城品牌捏一把汗。未来三到四年内超越美国克莱斯集团的Jeep品牌,成为全球最畅销的SUV品牌--斗志昂扬的长城汽车在发布会上宣告这段豪迈的誓言时,却对于如何提振轿车销量只字未提,这是对轿车板块放任自流之意吗?

  不仅如此,长城还宣布两年内哈弗品牌旗下的产品将扩充至8款车型,这种快速投入新品的方式与其以往遵循的“慢工出细活”并不相符。多款产品同时导入,会不会对品质有所影响?有朝一日SUV大潮退去,还有几款车型能继续畅游?当长城把“聚焦”和“做精”从适度推向极端时,外界态度的转变也就可想而知了。

  “中国式斯巴达”漩涡

  谁曾想,从业内的宠儿到毁誉参半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如今的长城纠结万分,脑门上不停地渗出密密的汗珠。先是零广告策略“逼走”销售高管的消息引来众多媒体质疑,接着新员工魔鬼军训导致两人死亡、多人昏厥的传闻使得曾被大唱赞歌的军事化管理制度,变成了众矢之的。

  翻看百度长城汽车贴吧,许多离职或者即将离职的员工,都以“脱离苦海”相互道贺。一位员工开贴“今天我含泪吃下了那个价值1005元人民币的煎饼”,吐槽长城严苛的纪律,“长城汽车不让在外面乱买煎饼果子,违者罚款1000元。”回帖中,有人愤愤不平地表示,“我上了趟五百块钱的厕所,你能比得起?”每名长城员工必须把24页员工手册倒背如流的传闻,也在论坛里得到了证实。无论军训致死的消息真实与否,人们开始质疑这种绝对服从、绝对忍耐的管理制度是否适合一个企业的长期发展。有媒体毫不客气地将长城比作“中国式斯巴达”。要知道,与长城对SUV的专注一样,魏建军的军事化管理曾被认定为是长城汽车成功的另一个秘诀,一度成为自主品牌学习的标杆。但同样由于“物极必反”,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纪律性演变成了缺乏人性化的独裁统治,甚至被媒体推上了道德的审判台。

  2011年年末,我曾有幸走进传闻中只在8、13、16层停靠的长城汽车行政楼,见到了整个汽车圈内最低调的掌门人魏建军。我清楚地记得,采访即将结束时,一行人来到魏建军的办公室为其拍照时,本刊摄影师希望魏建军站在办公桌前,他却说什么都不肯,最后以墙壁为背景完成了拍摄。站在一旁的长城汽车新闻总监商玉贵解释道,“魏董最怕别人把他当成整天坐在办公室里的老板,平时他喜欢整个厂区到处走。”这就是我印象中的魏建军,专心实业,简单而纯粹,又有些固执。

  和中国其他民营企业一样,魏建军独揽大权于一身,除了把营销重任交给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之外,其他的产品研发、整车生产,他全揽在自己身上。因此,长城企业文化里有着魏建军深深的烙印,包括他的固执、严苛、独断。作为媒体,更多时候我们只能以纪录者的角色去审视它,七嘴八舌地提出诚恳的建议。至于企业发展模式和方向的对错,只能交给市场去评定,毕竟“老板文化”已经注定了企业在创业道路上的成功与失败,长城汽车也不例外。笑了,魏之功,哭了,魏之过。

  文/杨丽婧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