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环保,百姓买单!新标准汽油缘何不得人心?

  一个月前,记者在上海中春路联明路路口的中石油加油站加油,恰巧看见这么一幕:一车主驾车前来加油,抬头看了看加油站入口的标牌,指着上面的“97#”和“93#”字样向加油站工作人员询问:“你们加油站还有93号和97号的汽油啊?”答曰:“没了,现在都是沪V新标准的汽油了,只有92号和95号的,牌子上之所以有93号和97号的字样,是因为还来不及换牌子。”该车主一听,叹了口气,开车走人。笔者诧异,问工作人员这是为何,工作人员用一种教育的口吻意味深长地说:“有些东西啊,新的不见得好……”

  新标准汽油热值降低

  北京早在去年夏天便步入了“京V”时代,如今上海也步入了“沪V”时代。其实就标准细则来看,“沪V”不过是“京V”的另一件“马夹”,区别在于姓“沪”而已。在京沪两地推行新的地方性燃油标准,说明“国V”的时代马上就要来临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实施条例》有关规定,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提前推广使用的产品,可以制定地方标准,在公布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之后,该地方标准即行废止。说白了,“京V”和“沪V”不过是为“国V”标准试水而已,在“国V”标准颁布前,广东车主若想提前感受“国V”汽油,也必须出台一个所谓的“粤V”标准;而在“国V”标准颁布后,“京V”和“沪V”就将被废止。换句话说,“京V”和“沪V”不过是政府部门为了保证“国V”汽油提前上市的合法性,在法理层面上完成的一套铺垫程序而已。

  在使用“沪V”汽油半个月之后,记者明显发现自己车辆的油耗有所增加,每百公里的行驶成本增加8元钱左右。或许这只能算个案,无法支持某些结论,于是记者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有意识借着打车的机会暗访上海的出租车司机--对于油耗的增减,出租车司机无疑最具发言权。结果记者在一段时间内暗访的48位出租车司机,全部表示在使用“沪V”汽油后,油耗明显增加。随后记者在各大知名汽车网站论坛上也发现,大部分上海车主均反映“沪V”汽油不耐烧,一位名叫“cliffton”的爱卡汽车论坛网友甚至表示,在使用“沪V”汽油后,油耗“实际长了30%”。根据网友的指点,记者在网上找到一篇名为“新老标准汽油实测对比”的文章,文章发表于2012年7月3日,测试的对象是北京地区的“京V”汽油,实际测试的结果便是新标准汽油会导致“油耗增加0.4~1升左右”。

  无论是“京V”、“沪V”还是“国V”,均号称具有更好的品质,那么有着“更好品质”的汽油为何其油耗会增加?新标准汽油的硫含量、锰含量、烯烃含量及蒸气压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由此带来的“品质”是环保和清洁;而决定汽油油耗高低的最大因素则是热值,这和汽油的清洁与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这就好比一个山东大馒头和一个上海南翔小笼包,小笼包“品质”更好,但却吃不饱。

  那么,新标准汽油的热值为何被降低了?这就要提及汽油中的烯烃和芳烃了。烯烃和芳烃都具有较高热值,但烯烃易导致引擎和进气系统形成胶质和积炭,而芳烃燃烧后会产生致癌的苯化合物,并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降低烯烃和芳烃在汽油中的含量,是提升汽油排放品质的重要举措。欧洲汽油中烯烃和芳烃的含量分别不超过18%和35%,而最新的“国V”标准中,这两项指标参数依然高达25%和40%。尽管相对于“国IV”标准,“国V”标准中的烯烃含量降低了3个百分点,由此提升了汽油的排放品质,但中国的炼油厂并没有采取弥补辛烷值损失的有效工艺举措,因此烯烃含量降低也直接导致了新标准汽油热值的降低,从而出现油耗增加的现象。

  不过依据这样的说法,“国V”标准汽油的热值在理论上也仅比“国IV”汽油低3%而已,然而不论是记者的亲身体验,或是出租车司机的现身说法,还是网友的吐槽,新标准汽油的油耗增加远不止3%,因此,新标准汽油油耗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恐怕还是在于添加剂。

  抗爆剂是最主要的汽油添加剂。最早的汽油使用四乙基铅作为抗爆剂,此后的所谓“无铅汽油”使用的则是甲基环戊二烯三羟基锰作为抗爆剂。至于新标准汽油,使用的可能是不含金属的复配类抗爆剂,其抗爆效能较金属抗爆剂弱,如此一来就能解释为何“国V”汽油的标号--实际上也就是抗爆指数,为何会出现小幅下跌了。最重要的是,复配类抗爆剂“在添加量上不受限制”,不会对汽油的其他质量指标产生负面影响。

  这是什么意思?从字面上看,可以理解为一公斤汽油能够添加一公斤甚至更多的抗爆剂,如此一来,这种所谓的“调和油”,其汽油的实际含量不足一半,热值大大降低,油耗当然会大幅度增加。看到这里,或许有细心有读者会问,前面不是说这种添加剂“不会对汽油的其他质量指标产生负面影响”吗?难道汽油的热值不属于国家标准中的质量指标?

  您还真说对了。在中国汽油标准的18大项指标中,没有“热值”这个词。

  中国汽油标准缺失核心指标

  记者想起自己当年上大学时听说过的一桩荒唐事,说山东某高校领导曾经发话,要求学生食堂为了学生的身体健康着想,降低食盐摄入量,结果您猜该校的学生食堂是怎么做的?假设原来一份饭菜500克,含盐5克;现在一份饭菜只有400克,含盐4克。饭菜含盐量不变,饭菜价格不变,倘若学生是只吃一份饭菜的话,其“食盐摄入量”当然是降低了,至于学生吃不吃得饱,是否会增加学生经济负担,就不是食堂愿意考虑的问题了。如此看来,汽油新标准不过就是这一事件的翻版,新的汽油标准中严格限定了单位体积汽油中的锰盐含量以及硫含量,甚至对汽油的夏季蒸气压上限值也有规定,唯独不提单位体积汽油的热值标准。

  记者仔细查阅了项目编号为20120002-Q-469的“国V”汽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以及“国IV”汽油的国家标准GB17930-2011,发现这类标准中对于汽油的燃烧热值均无说明。最荒唐的是,在GB17930-2011的“机械杂质及水分”这一项参数上,质量指标虽然是“无”,但试验方法居然是“目测”!其实验方法是“将试样注入100 mL玻璃量筒中观察,应当透明,没有悬浮和沉降的机械杂质和水分”--这是一种完全基于主观判断上的试验方法,假设玻璃量筒中装的是自来水,没有悬浮,没有沉降分层,试验者是否可以断定杯中物在“机械杂质及水分”这一项参数上符合汽油的国家标准呢?

  倘若按照如此荒唐标准,只要将自来水进行脱氧处理,让自来水的含氧量不大于2.7%,就可以符合“国V”汽油标准--无论是甲醇含量、锰含量、硫含量、胶质含量、烯烃含量、芳烃含量、苯含量、铁含量,或是酸碱度、蒸发温度、蒸气压、铜片腐蚀级别等等,自来水均不超过“国V”汽油标准所规定的上限值;此外由于自来水不能燃烧,其抗爆系数更是高达100……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一说是柏拉图)曾经将人定义为“全身无毛的两腿直立行走动物”,结果有人将一只鸡拔光毛扔在他的面前,此事于是成为笑话流传至今。标准不见得是定义,但定义就一定就是标准,当核心指标没有被列入标准的时候,由此标准定义出来的事物也就只能是笑话了。

  在街上随便买一瓶饮料,饮料的包装上都标注有该饮料的热值,相反,以热值为主要性能指标的汽油,却没有写入热值标准。由此不得不说,中国的汽油供应商,在商业规范性上连娃哈哈都不如。其实测定热值的方法不难,那么为什么热值无法成为中国汽油标准指标之一呢?答案是:如果标准中没有“热值”这一项指标,很多事情做起来就方便多了……

  汽油含水,大有可为!

  记者曾经在某专业杂志上看到过一篇关于“微乳化含水乙醇汽油”的技术性论文,文中声称,汽油微乳化技术的应用可以缓解能源压力,降低排放,实现“低碳能源”。说白了,这是一种将汽油兑水且不伤害汽车引擎的技术,该技术可以将1吨汽油兑出1.3吨甚至是1.5吨的含水乙醇汽油出来。

  其实国外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开展柴油微乳化技术的研究,因为当时柴油含水量较高,而且脱水工艺又不甚理想,微乳化技术可以让水溶于柴油,从而提升柴油机的可靠性和寿命。微乳化技术进入汽油领域,最初是为了找到对抗油箱底部积水的办法。在加注汽油的过程中,外界空气会进入到油箱内,空气中的水会因为冷凝而逐渐析出并沉积在油箱底部。定期在油箱中添加汽油微乳化剂,可以让油箱底部的水溶于汽油,从而降低油箱底部水份沉积,达到保护引擎的目的。然而,汽柴油微乳化技术引入中国之后,给人的感觉就变味了。

  首先是柴油微乳化技术在中国的应用,使得中国柴油的含水量在世界各国中名列前茅。中国柴油含水量在20%左右,因此无论是热值还是排放,也会降低20%--这还算是好的,某些地方的所谓“清洁柴油”,含水量竟然高达50%。

  同理,汽油含水之后,排放也会降低。然而必须指出的是,所谓的排放降低,是指单位体积燃油的排放有所降低,对于车辆实际使用而言,其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不可能降低的。假设某款车原来百公里油耗10升,使用含水汽油后,百公里油耗可能就会要12升了--但实际上两者的实际汽油消耗量是相同的。如果真的大面积推广这种缺德汽油,节能无望,车主的支出反而增加了。

  所以,汽油标准中没有写入“热值”这一强制指标,也没有乙醇含量指标,在法理上给微乳化含水乙醇汽油在未来的推广做好了铺垫。假设汽油标准中强行给“热值”设定了下限,那么很多事情做起来就“不方便”了。

  结语

  汽油在脱硫之后辛烷值会有所降低,这种说法不假,但由于中国炼油工业水平的落后,汽油标准提升之后,辛烷值的下跌幅度会更大。反观欧洲,从“欧IV”到“欧V”的过度中,硫含量降低10倍,但汽油的辛烷值没有任何缩水。

  那么,新标准汽油到底好不好?记者的回答是“好”,空气中硫化物含量下来了,PM2.5降低了,从理论上看对引擎的保护也更好了,但问题是油价也应该降下来。老百姓不求自己的用车成本与“国IV”时代相比有所降低,只求基本一致就心满意足。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如此令人反感的一幕-“沪V”汽油上市之前就被炒得沸沸扬扬,最开始是说,燃油品质提高之后,价格会小幅度上涨,涨幅可能为每升几分钱;过了一段时间,又说价格不变,一副“让利于民”的大义凛然,搞得不少车主三呼万岁,谢主隆恩。不过老百姓的眼睛雪亮的,经过一段时间后,只要有条件,老百姓就会自发抵制油耗更高的新标准汽油。

  这倒不是说老百姓觉悟低,不支持环保,只是政府倡导环保,为何要强制让我等这些已经纳过税的老百姓再次掏腰包买单?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文 / 韦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