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汽车敞开一扇门
- 来源:市场周刊•汽车公社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汽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3-19 10:36
风靡全球的《Top Gear》曾对中国汽车无情地挖苦,但他们同样有着担忧:“5年后,中国人不会再购买我们生产的车,我们得开始买他们的车。”
2012年初,风靡全球的汽车测评节目《Top Gear》推出一期中国特辑。在影片中,主持人Jeremy和James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山寨和安全现象,不留任何情面地讥讽和挖苦,在他们眼中,几乎所有中国本土企业生产的汽车都是山寨且质量没有保障。那一期视频播出之后票房持续攀升,连续数周蝉联汽车影片榜。不过遗憾的是这部影片热播并没有获得收获好评,最终甚至被全票通过带有嘲讽意味的金酸莓奖评选。
外国人看待中国的汽车品牌,真的像那一期《Top Gear》中所描述的那样吗?还是那只是反映了少数带着大英帝国所谓的优越感和刻板成见,简单地将“Made in China”和Fake划上等号?
“价廉,但物不美”
《Top Gear》的确带有较为强烈的偏见,不过也并非一点不值得信赖。在很多电影中确实能够看到,在美国,唐人街是购买盗版光盘最好的去处,“山寨”似乎已经成为国人的一注标记。英国人即使否定中国汽车本身,但却不能轻视中国市场。“中国汽车的销量每天增长38000辆,每2.3秒就会销售一辆新车。”言外之意中国的汽车市场孕育着生机、充满了活力。
中国汽车工业起步相当晚,制造经验明显不足,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从模仿抄袭到改进到自主产权的诞生,这本来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或者用一种自我安慰的说法:山寨机器充斥着假冒的同时,也存在着创新。不过今天人们对于本土汽车品牌的态度和五年前相比,自然是大相径庭。
中国汽车出口的主流企业先前是以中兴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等为代表,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确实不好做。2004年,吉利汽车海外项目经理熊金国就曾表示中国汽车出口根本无人认可,“甚至在运输方面都受到别人的歧视”。2011年3月,江淮在进入巴西,欲打开南美这片全新而充满诱惑的市场。不过欧美日韩品牌很早以前就已经占据了巴西的市场半壁江山,这让中国品牌这个新来者很难扎根。
“虽然价廉,但物不美。”巴西玛瑙斯自贸区总管理委员会主任托马斯如此形容刚刚进入巴西的中国汽车。这让巴西消费者对中国制造有着很深的成见,甚至连招募经销商也遇到了麻烦。
2009年夏天,对于时任江淮汽车国际公司总经理佘才荣来说最为漫长。为了打开巴西这个新兴市场,他费尽周折,盛情邀请了巴西最大汽车经销商SHC公司前来考察。巴西人开始并不太相信中国汽车,所以经过前后来了两次,第二次董事长带队、包括总经理、财务总监等8人组成的顶级团队。经过两轮严谨的考察,董事长拍板:“只做江淮汽车独家代理。”2010年12月,首批500辆同悦依次驶入“夏洛特”号船仓,正式开启它们的桑巴之旅。
SHC公司对江淮汽车也显示出足够的诚意。2011年初,由SHC公司投资的46家江淮经销商在巴西同时开业。为了消除巴西消费者的不信任感,改善当时的不利形势,江淮便对整车进行了多达246项的适应性改进,没过多久,46家经销商变成了70家。这一系列的努力没有白费,江淮当年就在巴西市场销售了3万多辆汽车。在一段宣传片中,一位销售人员拿着销售成绩单掩面而泣,竟然激动地在地上打起滚来,以表达内心的喜悦。这画面看起来显得有些夸张,但至少反应出,巴西人对于江淮汽车已经有了好感,并愿意为之付上千金。
目前,许多国家都为长城、奇瑞、江淮、吉利等中国制造汽车敞开了大门,但是欲像打开新兴市场一样去打开汽车的发源地欧美地区却并非易事。
理性和务实变主流
在巴西,中国的汽车品牌已经被越来越认可,长城、奇瑞、江淮、吉利等都纷纷在当地建厂。巴西当地一位叫马佳蕾的女士不久前买了一辆江淮和悦RS,谈及这辆车时,她用“Nice”来形容。“江淮汽车在这里口碑不错,外形好看,配置丰富,我为什么不选呢?”当然,最让她心动的还是江淮汽车长达6年的“不限里程”质量保证。“这在巴西所有汽车品牌中是保修时间最长的。”《Top Gear》中,两位主持人一本正经地对中国汽车安全性冷嘲热讽,“中国也有自己的碰撞实验,只是速度稍微慢一点而已。”于是画面中出现一辆速度约等于零的车辆慢慢靠近衬垫墙……而马佳蕾的评价或许是个反击:那部影片只是纯粹的娱乐而已。
并不仅是巴西,欧洲的马路上也能见到中国汽车的身影了。路迪是一位在意大利工作的江淮汽车设计师,熟知当地的文化。路迪坦言,欧洲的消费者显然要务实很多,他们购买中国的产品最主要的原因便是物美价廉,不过他们对中国品牌却没什么明确的概念。“意大利人对于中国品牌的识别度并没有那么清晰,他们只知道这是Made in China。当然,除了联想以外。”路迪在国外生活多年,对国外消费文化甚至有了追根刨底的了解,在他看来,目前欧美对中国的产品是比较认可的。“现在欧美销售的70%左右的日用品、服装、电器都是中国生产的,他们用了好多年了,应该比较放心。所以欧洲人对于中国生产的汽车自然也不会有怎样的抵触。”
路迪认识一位当地餐厅的老板,不久前那位老板入手了一辆长城哈弗CUV,每天开着上下班,偶尔周末带上家人和狗到郊外兜兜风。谈及买这辆车的原因,那位老板的理由很简单。“这辆车的价格还不到其他同级别车的2/3,和其他中级车的二手车价格差不多。”看来价格对于任何国家的消费者都有巨大的诱惑力。除此之外,长城出口到意大利的车型还有3年5万公里的免费保修,这对人工费较高的国外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抗拒不了的诱惑。当问及质量如何时,老板耸了耸肩:“还可以啊。”中国汽车能够在世界名车大本营得到这样的评价,也算是一件鼓舞士气的事情。
“欧洲在进口中国汽车时,一般会做比较详细的质量检测。”欧洲的进口商和经销商对于中国生产的汽车非常谨慎。据路迪了解,意大利人比较喜欢购买长城的SUV和皮卡。“长城汽车是从皮卡起家的,还有他们每年参加达咯尔拉力赛比较有名气吧。”
《Top Gear》中尽管大部分表现出的是一种不屑一顾姿态,不过最后有句话透露了他们的担忧:“5年后,中国人不会再购买我们生产的车,我们得开始买他们的车。”
文/魏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