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流言终结者

  过年的时候在酒桌上听朋友说,某日在路上被追尾,对方车头保险杠都掉下来了,自己的车尾只是被蹭掉点油漆,由此得出结论-自己的车很耐撞,很安全。于是庆幸自己买对了车,大家把盏相庆……其实这种说法在汽车安全工程师看来,纯属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谣言。然而春节年年过,谣言代代传,和汽车有关的谣言还不止这一个。在酒桌上,笔者不想扫朋友的兴致,但是回家之后随便一想,就找出了6条颇具社会影响力的谣言。破除谣言最有力的武器是证据,只希望在证据面前,这些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谣言们会不攻自破。必须强调的是,以下谣言排名不分先后。

  日系车钢板太薄,不安全

  几乎所有的汽车消费者或是车迷都听到过这样的说辞。其实,这是一种对日系车的不负责任的偏见。记者掌握的证据显示,这条谣言其实是竞争对手为了打压日系车车企所进行的一次很成功的概念传播,该概念最初出现在2005年广本雅阁“婚礼门”事件之后。由于当时中国缺乏安全碰撞测试手段,而整车制造标准又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合资品牌都是依照落后的中国汽车制造标准来造车,出现“婚礼门”不过是迟早的事情,只不过撞枪口的是广本雅阁而已。有人将此事件解读为日系车企的良心“大大的坏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一个国家工业品的质量好坏看的不是企业的良心,而是由该国的工业制造标准来决定的。所以浙江相关机构在“婚礼门”事件发生后出具的事故质检报告中,涉事雅阁车型才会“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其实这并不矛盾。但不管怎么说,雅阁的“婚礼门”不但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也将所有的日系车品牌拖下水。然而此事过后,日系车企励精图治,在最近的C-NCAP公布的碰撞测试评分表中,获得超五星安全评价的一共有七款车,其中有四款是日系品牌-其中就包括广本雅阁,还有两款是韩系品牌,剩下的一款是吉利旗下的自主品牌,而消费者普遍认为安全性较好的德系车和美系车,却无一上榜。

  此外,有机构对市场上常见车型的钣金厚度进行了对比,发现无论德系车、美系车还是日系车,钣金厚度均介于0.65~0.8毫米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厚薄差异,而钣金最厚的车,居然是东南三菱旗下某款车型。即将在国内上市的雪佛兰首款小型SUV,为了在碰撞中保护行人,其引擎盖采用了一碰就凹的吸能设计,这种前瞻式的安全设计,没准在深受此谣言荼毒的消费者看来,就成了“钢板薄不安全”的铁证。梅赛德斯-奔驰作为安全车身理论的鼻祖,其旗下的smart安全碰撞系数相当高。在欧洲,smart的保险杠、翼子板门板和引擎盖都是薄薄的塑料,由此证明,钣金厚薄和车辆碰撞安全无关,车架的结构设计、用料以及热处理工艺,才是决定车辆碰撞安全性的第一要素。

  日系车省油

  这一说法在日系车的拥趸中有很大的市场。其实该谣言从发起到传播,并非是日系车企的预谋,而是美日汽车大战的结果。这条谣言的历史,恐怕比“钢板薄不安全”更长。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汽车市场刚刚兴起的时候,为了扩张海外市场,美日车企开始在中国设合资厂,结果日本来了个奥拓,美国来了个切诺基。老百姓一比较,噢,奥拓比切诺基省油。而在进口轿车层面,无论是丰田皇冠、日产蓝鸟,和凯迪拉克或林肯在油耗水平上也不可能同日而语。如此一来,谣言就形成了。在国内1.6升排量紧凑级车这个最大的细分市场中,记者调查了网友实际提供的百公里平均油耗数据,其中马自达3星骋为7.9升(134个样本),丰田卡罗拉为7.7升(126个样本),日产轩逸为6.8升(100个样本),大众高尔夫为7.1升(219个样本),福特福克斯为7.6升(859个样本)、大众朗逸为6.8升(111个样本),斯柯达明锐为7.1升(39个样本),标致408为8升(61个样本)……从中可以看出,在1.6升自然进气车型当中,大众朗逸和日产轩逸在油耗上不相上下,而日系车在整体上相对竞争对手也没有优势可言。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在技术上过于落后,1.6升排量的标致408在油耗评比中处于下风。这说明,油耗和品牌国籍无关,只和技术应用有关。如果日本人的引擎真的省油,也不至于在勒芒耐力赛中只拿过一次冠军-别人一箱油跑10圈我一箱油跑12圈,24小时跑下来,比别人少加十几次油,冠军舍我其谁?如果这一理论成立,日本车企还可以在F1上一手遮天……可惜,这是谣言。

  车身越硬越安全

  对于这条谣言的传播,其实上海大众难辞其咎。当年上海大众在中国市场投放了一条Polo的电视广告,说的是男主角为了在墙上钉墙钉,抓起手边的Polo汽车模型当锤子,以此来暗示Polo的车体像锤子一样硬。这条广告显然是误导了民众对于安全车身的正确认识。在这样的误导下,很多人会觉得最安全的陆上交通工具是坦克。美军坦克曾经在阿富汗遭遇交通事故滚下路基,车身没什么大碍,结果撞击力在没有缓冲的前提下直接传递给了车内乘员,导致二死一伤。这一事例告诉我们,车身刚性和钢板厚度,不是评价一款车是否安全的直接证据。在此必须强调一点,在全世界所有的碰撞测试中,没有一条安全评价是依据汽车形变和破碎程度来做出的。换句话说,哪怕车身被撞成麻花,只要里面的乘员安然无恙,这款车就足够安全。然而遗憾的是,大部分网友却喜欢根据车辆在事故后的形变破碎程度来评价一款车的安全性。

  很多人都在电视上见识过F1赛车在事故中支离破碎的惨状,雷诺F1赛车更是在北京车展上被观众一屁股坐裂-在很多人的概念中,一碰就碎的F1赛车无疑是最不安全的汽车;然而F1上一次的车手死亡事故要追溯到1994年了,20年间,F1虽然事故无数,但再无人命案子,由此又证明了F1赛车是最安全的。如此矛盾的结论该如何解释?F1赛车在事故中的支离破碎,其实是一种动能分解科技,车身以及零部件的分解会带走大部分动能,从而保障车手在事故中的存活率。但无论如何,F1赛车的一体式碳纤维座舱在事故中是绝不允许变形破碎的,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安全底线。依照安全车身之父巴恩伊的理论,安全车身应该是“软壳硬骨头”-F1赛车的车身设计完全符合这一理论。所以评价一款车在事故中的安全性,看的不是车头与车尾部位在事故中的形变程度,而是座舱结构在事故中的形变程度。

  车身越重,开起来就越稳越舒服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谣言。这个谣言在中国老百姓中很有市场,车厂对其却不感冒。坊间常见的说法是-“这车太轻,坐起来不舒服,在高速公路上有点飘”。照这么说的话,上世纪50年代的老解放在高速条件下的稳定性和舒适性,都要比现在的阿斯顿·马丁强。而与之相矛盾的是,从来没有哪家车厂会“以肥为美”,各大车厂都在拼命宣传自己的“轻量化”-例如捷豹路虎就以全铝车身作为宣传噱头。

  悬架结构、重心调校、避震调校、转向齿比、助力调校、轮胎以及外形的空气动力因素,才是影响车辆行驶舒适性以及高速状态下稳定性的主要原因。上世纪90年代中国汽车市场刚刚兴起的时候,并没有“轻量化”的概念,车重车轻其实就代表了车辆的贵贱级别。便宜的车诸如长安奥拓,在悬架结构设计、助力调校等各方面和进口丰田皇冠相比,完全不是一个等级,但是中国消费者只关注到两款车的大小和车重,而不会去深究两款车在配件结构和调校水平上的差异,所以就得出了“车身越重行驶起来越稳,坐起来越舒服”的错误结论。这其实是中国消费者不懂车,缺乏汽车文化的一种体现。高速状态下开起来最稳的车莫过于F1赛车,F1赛车加满油再算上车手体重,也不过800公斤,堪称是身轻如燕;而坐起来很舒服的车诸如劳斯莱斯幻影,也采用了铝合金车身,而且还曾经推出过碳纤维车身的版本……其实相对于传统钢板而言,碳纤维和铝合金板的最大优势就是轻量化,缺点是延展性差,受损之后无法修复,只能整块换掉受损钣金。试问如果轻量化都成为了罪过,那么铝合金以及碳纤维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试想一下如果这条谣言成为了中国市场的主流声音,本着“消费者永远是对的”的精神,各大车厂该以怎样的态度在中国开发新车?-钢板厚度从0.7毫米变成2毫米,铝合金轮毂全部换成钢轮毂,1.6升排量的车重量超过两吨,车内另外还加上200公斤的铅块……以上说法纯属YY,谨献给那些谣言笃信者。

  底盘越高越野性能越好

  在不少消费者心目中,底盘高低直接代表了一辆车的越野能力。底盘高低-用术语来说的话就是“离地间隙”,仅仅是衡量一辆车越野通过性的指标之一,但还算不上是“主要指标”。撇开动力系统、驱动模式以及车架结构不谈,能体现车辆越野能力的车身参数应该是接近角、离去角、纵向通过角以及轴距。一款车如果接近角、离去角以及纵向通过角越大,轴距越小,其越野能力就越出色。这里不妨举个例子,铃木吉姆尼,排量只有1.3升,离地间隙只有190毫米,但是在越野爱好者心目中,却有“越野钢炮”的诨名;而奥迪Q7,离地间隙有205毫米,动力输出也远在吉姆尼之上,但实际越野能力却远远比不上吉姆尼。换句话说,个子越高,不见得就一定能打好篮球。

  轮胎质量不好是因为“返炼胶”

  这是某些媒体不了解轮胎行业,从而制造出来的具有很强社会影响力的谣言。其实返炼胶的使用是业内的普遍现象,造成轮胎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不是返炼胶,而是钢丝帘布层的工艺质量问题。橡胶充其量只和轮胎表面开裂有关。

  当帘布层的某个部位的钢丝出现断裂之后,该部位的橡胶就会因为脱离钢丝的束缚,在内部气压的作用下向外鼓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鼓包”现象,这和“返炼胶”没有半毛钱关系。轮胎每滚动一周,胎壁的帘布钢丝都会经历一次“变形-恢复”的压缩过程。轮胎滚动若干次之后,如果钢丝太差,就会在反复的变形压缩过程中发热,出现物理强度衰减现象,当衰减到超过临界点时,帘子布上的某根钢丝就会断裂,从而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当断裂的钢丝越来越多的时候,就会导致爆胎发生。此外,胎压不足,导致帘布钢丝压缩变形程度严重,也会导致钢丝断裂进而引发爆胎-当然,这是人为因素,不能算是轮胎的质量问题。

  总而言之,决定轮胎质量的最主要因素是帘布,而不是“返炼胶”。媒体引领广大消费者集中炮轰“返炼胶”,只能说是“打偏了”。而被炮轰的轮胎企业们也乐得丢车保帅,就“返炼胶”问题“真诚道歉”,从而掩护了更深层的帘布工艺质量问题。如果某些媒体具备轮胎方面的基本常识,揪住帘布工艺质量问题大做文章,恐怕某些轮胎品牌在中国就没法呆下去了。

  文/韦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