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为何守不住40%“份额红线”

  5月9日下午,乘联会发布4月份中国乘用车销量数据显示,4月份包含微车在内的乘用车销量为160万辆,同比增长11.6%,环比下滑6.1%。今年1~4月份仍然保持10%左右的增幅。

  不过,市场两极分化局面继续,大众、通用和福特等合资公司继续保持逾20%以上的大幅度增长,而中国本土品牌继续维持一季度以来接近两位数的销量下滑。

  2014年,中国合资车企走过30年,中国本土品牌却在一季度失守40%的“份额红线”,跌至38.2%,4月份,本土品牌在整体增长的大环境下让人逆势下行,市场份额继续下滑,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和更为恶劣的外部环境,中国汽车品牌会面临何种命运?

  4月20日,北京车展媒体日下午,由中国汽车品牌媒体联盟联合《汽车公社》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汽车品牌领袖峰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当前国内汽车界的领军人物纷纷登台各抒高见,继续就中国品牌发展路径与模式,发展战略与策论进行分享与探讨。

  从2000年到2013年,中国汽车市场年销量从当初不足200万辆到如今超过接近2200万辆,平均增幅超过20%。但是,中国本土品牌在2011年开始面临历史性的转折。国内各汽车公司普涨的局面一去不回,强者恒强、弱者趋弱的趋势开始分野。

  其中,中国本土汽车品牌下滑趋势让我们担忧:今年一季度开始,中国汽车品牌市场份额继续快速下滑,相比去年同期下滑的幅度超过4%,包括微车在内的市场总份额已经下探到38%左右,创下2010年以来的新低。

  本届论坛上,东风汽车公司副总经理刘卫东在演讲中直言不讳地指出:“我们认为目前国内自主品牌处于最艰难的时刻,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国内以前自主品牌消费主力市场在三四线,但是这几年这些市场开始消费升级,消费者转向逐渐下移的合资品牌;第二,合资公司品牌快速向更低级别和价格的细分市场下探;第三,随着核心城市的限行、限购,导致用户一步到位的消费心理;第四,必须承认中国自主品牌整体的竞争能力仍然不够,特别是体系的竞争力不够。”

  华晨汽车集团董事长、总裁祁玉民也剖析了中国品牌遭遇困境的原因:“自主品牌的汽车发展了30多年,出现了三个大的不平衡。第一,供需不平衡。第二,合资和自主发展的不平衡。第三,制造和创造的不平衡。这三各不平衡折射出来的是自主品牌核心能力的严重缺失。”

  那么,中国本土品牌是不是在未来失去成长的机会?我想说,一定不是这样的。阳光能否照亮我们,不取决于阳光,而取决于,我们自己愿不愿意往下深深地扎根,往上,勇敢地在寻找新的生存空间。而衡量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的能力的,不在于他在事业高峰时欣赏到了什么绝顶风光,而是他处于低谷时,具备什么样的反弹力。这反弹力,同样取决于一种向下扎根的耐力,与向上眺望的能脱离地心引力的生长力。

  河水退去的时候,留下的是什么?是河床。河水总是相似,而河床却千差万别,越是困难的时候,总有长城汽车和长安汽车这样的企业在逆势飞扬,那么,为何中国汽车品牌没有更多的长城汽车和长安汽车?

  文 /卫金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